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龙兴之所 > 第三十二章 王佐文若

第三十二章 王佐文若(1 / 2)

 刘璋看了看近在咫尺的许县,对荀攸道:“公达,思乡之情急切否?”

荀攸道:“家父早丧,家慈孀居在家,幸得族中长辈照扶,衣食无忧。一年前族中叔伯们始重建因黄巾之乱而毁损严重之书院,半年前书院重新开放、广纳学子之时,我曾回乡探亲,此时思乡之情倒未显急迫,倒是有些近乡情怯!”

刘璋不由得想起后世课本中的一首诗,张口吟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徐晃听罢浑身一震,想到自己外出闯荡已达两年,两年来几乎与家人断了联系,此时他不禁想起年迈的父亲和满头银发的母亲,或许他们此时正倚门远眺,盼望儿子回家吧!“爹、娘,你们放心吧,孩儿马上就要出人头地了,很快孩儿就会把您二老接到身边……”

许褚也想起了自己临行前一晚,父亲、哥哥拉住自己说了大半夜的话,一遍又一遍的关照着他出门在外需要注意的事项,虽然离家仅半月,此时他却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已经离开家很久很久了……

荀攸感触最深,刘璋这一首《游子吟》全部说到他的心里面去了,自幼丧父的他一直有母亲带大,随着自己的长大,母亲一天比一天苍老,自己却常年在外为官,不能侍奉在侧,真是大大的不孝啊!想到孀居的母亲,心里哪还有什么近乡情怯,他只想立即出现在母亲身边,为母亲烫烫脚,聆听一下母亲的唠叨……

倒是典韦一家人此刻都在一起,没有太大的感触。

许褚心绪稍平,道:“公子,这几句话说的真好,这是诗吗?不过怎么听着和大哥常读的诗书不一样?”

“是的,这是早年我于洛阳时目睹一位从军士兵离家奔赴战场时心有所感,写下的几句闲话,算不得诗!”刘璋无耻的将这首名传千古,曾经令无数远游之人心生悲伤的《游子吟》占为了己有,并且居然还说是什么“闲”话,不知道孟效先生以后知道了,会不会告他侵权和诽谤啊!

荀攸道:“公子这几句小诗写的情真意切,道出了我辈离家远行之人的思乡之情,不禁令人闻之落泪,不知此诗可有名字?”

“此诗名为游子吟!”

“游子吟,果然吟出了我辈思乡、思亲之情!在下此刻恨不得肋下生翼,立即回到母亲的身边!”荀攸道。

“公达,我有个不情之请,希望你能同意!”

“公子请说!”

刘璋道:“我希望公达能稍抑思乡之情,我等入许县稍适休息,待我沐浴更衣后,再前去拜访荀氏高才,不然太唐突、失礼了!”他明白文人都有些臭脾气和强烈的自尊心,如果自己不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想要征辟他们难度将直线上升。

荀攸当然也明白这其中的意义,何况也不差这一夜时间,便道:“一切但凭公子吩咐!”

刘璋道:“那么我便不近人情一次了,公达莫怪!”

一行人当既进了许县,荀攸作为颖川人,许县倒也来过许多次,当下由他领路,一行人寻了家干净的客栈住下,刘璋等人没有注意的是,客栈的招牌只有两个字——荀氏。

这一晚,刘璋学着古人斋戒淋浴后,于天色将明之际出了客栈,往颖阴而去。

颖川荀氏家族庞大、家财丰饶。先说人,据说整个荀氏一族有族人上万,奴仆更是无法计数,而整个颖川郡几乎五个人里就有一个人直接或间接在为荀氏工作;再说财,套用后世的一句话“李嘉诚不管在香港哪个商场消费,花消最后都是进入了他自己的腰包”,当然,这话有些夸张,然而这话套用在颖川荀氏之上,没有人会觉得有什么问题,颖川郡半数以上的商业其持有者都只是一个名字——荀氏!而且这还是在黄巾之乱后,荀氏严重受损的情况之下,如果在黄巾之乱以前,可以说颖川郡的郡守见到荀家人都得当作上宾对待,如果是要催收赋税,也几乎不用找别人,只要荀氏足额交纳,一郡赋税征收任务也便完成了。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