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1 / 2)

 茶馆里的听客们齐齐喧闹起来“是啊司徒风都兵败如山倒了还有什么资格向轩辕诚下战书还有他到底死了没有快说快说!”</p>

说书先生喝了口茶水“容我歇歇再继续。”</p>

“别卖关子了快点儿。”“快点儿!”“再这么磨叽可别怪我们下次不来捧场。”“你倒是说啊。”</p>

说书先生匆匆吞下茶水又拿扇子给自己扇了扇凉风而后袍子一撩重新站起来走到台子后面惊堂木一拍。</p>

“上一回说到啊轩辕朝禅让大典盛况空前但隔空忽然传来一枚响箭上书战书两个大字那字写的是龙飞凤舞、刚劲有力话说这是何人向轩辕诚下的战书呢?正是那兵败如山倒的代王司徒风。司徒风这一下战书不要紧轩辕诚那个气啊好端端的禅让大典给这封战书搅得不得安宁。战书上也没写时间也没写地点就战书两个大字。这一来陪都人心惶惶谁都不知道司徒风何时会出击到哪里向轩辕诚挑战轩辕诚自然是严加防备、不敢懈怠。再说这代王司徒风也端的是个人物就在封禅大典两个月之后他用三千人的鲜血证明了战书二字的真义!就在一个大雪纷飞、寒气入骨的清晨就在陪都郊外的铜鼎山上忽然冲下三千勇士带头的正是那代王司徒风只见他身披铠甲、手持长剑一声令下三千人就向着陪都城内起了冲击!”</p>

“霍!”“哇!”虽然有些人已经听过好几次这著名的铜鼎山三千人战。但再次听到此处时众人还是忍不住出赞叹声。</p>

“再说那陪都是何等所在轩辕朝新立的皇都把守地兵将如云三千人又如何能撼得动一分一毫?最后这三千勇士全都血洒疆场。司徒风也力竭而死。但这还不算奇的更奇的是三千人战那一仗打的是昏天黑地、山河为之动摇、草木为之动容居然还有两位中途加入三千人的义士。”</p>

底下地听客纷纷点头“正是正是。”</p>

“那三千人都身穿孝服自知有去无回另外两位中途加入的义士。却一个穿青衣一个穿红氅只不知是何方英雄想必也对那轩辕朝恨之入骨。三千人战之后铜鼎山的南山坡改名血祭坡每年都有行人前往祭奠乱石岗中多少英魂如昨。”</p>

说书先生还在台上滔滔不绝台下一个茶客命小二封了一小封银两送到说书先生手中说书先生打开一开。居然有二两之多连忙朝着那茶客的方向作揖道谢茶客是个看上去三十左右的男子男子只微微对说书先生点了点头。随即离开茶楼。</p>

小二从后面茶客后面追了上来“祈公子你的伞。”</p>

“多谢。”男子接过伞来望了望外面的天空。</p>

此时距离三千人战已过去了七年就在五年前登基大宝、风光无限的轩辕诚一日忽然猝死在朝堂上据说是长年过度亢奋、也是力竭而死。世事难料原本就对轩辕朝卷土重来极为不满地各地起义军一下子有星火燎原之势。而更为添乱的是轩辕诚没有子嗣轩辕昙又在禅让大典之后就病死了轩辕氏已没有什么能继承大统的后人。朝臣们扶植了一个年幼的只有七岁的轩辕氏后代但一直得不到天下的承认。而轩辕朝的地盘也在不断的征战中越来越小。</p>

于是。华夏大地重新陷入了你争我夺、互相讨伐的割据状态所不同的只是这次割据地诸侯换了一批人而已。</p>

男子缓缓离开茶楼。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市上这里是凤城司徒氏的老家而走在这街上的男子正是前朝轩辕朝地内廷将军祈承晚祈承晚于七年前辞职归隐于乱世中到处漂泊游走七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从信守关、紫云峡到老皇都、柳城一直到凤城祈承晚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找寻些什么。</p>

乱世的变化总是很快仅仅七年弱小的轩辕朝似乎已经被人们所遗忘新的霸主从民间崛起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前尘往事如今更多的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用于消遣的谈资就像在司徒朝地老家凤城三千人战是说书先生的必备段子。(电脑阅读net)</p>

凤城外的河面上烟雾蒙蒙祈承晚叫来一个船家渡河上船之后祈承晚倚坐在船头回想起自己这一生的戎马生涯、跌宕起伏如今只剩嘴角一个淡淡的微笑。</p>

“客官您渡河后要去哪儿啊?”</p>

“我要去江南谭家集。”</p>

“哦那地方我知道。”船家显得很兴奋“那儿有个有名的神医郝郎中对了他那个药堂叫什么来着……”</p>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