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宋良医 > 第066章 煮酒论英才(1)

第066章 煮酒论英才(1)(2 / 2)

赵昕苦笑:“官家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样总可以了吧?”

包拯摇头道:“不可以,那样的话你只能是一个庸官。”

赵昕差点哭了:“那还要我怎么办?”

包拯道:“官家让你去做的,你觉得正确的话就一定要去做好,错误的呢就应该让官家放弃那样的想法。还有,即使是官家没有想到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应该去做,而且事关大局,那你也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

赵昕摇头道:“太难了,而且风险太大。”

包拯正色地道:“要想成为千古名臣,哪有不难的?”

赵昕顿时明白了,这老包,原来他本来就是朝着千古名臣在奋斗啊?还真个理想决定命运啊。

包拯见他依然没有多少醒悟的样子,不禁在心里叹息:难道此人真的是一块朽木么?

也不知道是怎么的,包拯觉得自己就是很喜欢他。包拯说道:“算了,有些事情以后再说吧。今天你可是又做了一件大好事,欧阳修这个人不容易啊,他的母亲更不容易,你今天救了他母亲,今后他会感激你一辈子的。”

赵昕摇头道:“这是我本应该做的事情,就如同老包你本应为朝廷好好效力一样。”

包拯道:“你也是我大宋的官员,为何就不愿意多为朝廷做些事情呢?”

赵昕这才顿时发现自己将自己套进去了,急忙地道:“老包,刚才你说欧阳先生很不容易,难道指的是他被贬这事吗?”

包拯瞪了他一眼,不过还是回答道:“这只是其中的一件事情,他们母子的不容易远不止如此啊。”

原来,欧阳修的父亲是一位小吏,他在欧阳修三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是一位德行高尚、性格坚韧之人,在欧阳修还很小的时候就教育他要有高尚的品格,即使家里再穷也要刻苦读书。

欧阳修长大后,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连续三场都是第一。

欧阳修致仕后,郑氏教导他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往往深表同情,叹息不止。

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而且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喜欢交结宾朋。他的官俸虽然不多,却常常不让有剩余。他常常说不要把金钱变成累赘。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

这些教育无疑地对欧阳修的为人、为官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后来,范仲淹因提出变法而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谪到了南方。这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

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人间有羞耻二字。为了这件事,他被高若讷谗言攻击,最终被降职到外地,四年之后才回到京城。

赵昕听了后也很少感慨,同时也明白了先前欧阳修对自己说不要再提自己被贬的事情并不是“往事不堪回首”,而是觉得那都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很显然,这是一个真正品格高尚的人。不过像这样的人似乎都当不了大官,如今他也就是一个宣德郎,级别也就是一个五品。

赵昕问道:“好像高若讷这个人在朝廷里面不算什么吧?官家为何听他的谗言?其他的朝廷官员怎么不替他说话呢?还有你老包,据我所知,像这样的事情你必定会仗义执言的啊?”

包拯叹息着说道:“我当然要站出来说话了,只不过当时范仲淹的事情搞得太大,差点让朝廷的政局不稳。在那样的情况下欧阳修站出来替范仲淹道不平,官家从大局出发,也就只好委屈他了。这不?四年后的今天不是让他回京来了吗?”

赵昕诧异地道:“据我所知,范仲淹可是一个很不错的人,能够说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其品格的高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我大宋目前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啊?他提出变法也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呢?”

包拯摇头道:“朝廷之事要是那么简单就好了,这里面的情况错综复杂,岂能用对错二字去简单判别?”

赵昕笑道:“老包,你看,我对这些事情一点都不懂,所以我还是做好我的郎中好了,免得到时候‘呼’地一下给贬到了一个不毛之地,到时候我连郎中都当不成了。”

包拯愕然,挠了挠头:“原来你在这里等着我的,是吧?”

赵昕大笑。

可是赵昕却不曾想到,刚才他的话到后来竟然真的一语成谶……这也是包拯完全不曾预料到的。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