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转向之快,连宋宽都感到有些意外。
按照他原来跟孙同仁商议的而计划,是准备在朝上杀掉一半的大臣,才能达到威逼的目的。没想到,仅仅杀了一个蔡奉,就一举扭转了局面。
赵英麒此时已经穷途末路,只好同意退位。
罗启华拿出已经准备好的退位诏书,赵英麒在上面画押,盖上了国玺,就算是完成了退位程序。
至于新的皇帝,则出乎大多数大臣的意料。
原来人们以为宋宽出头操纵此事,会是东平王继位,实际却是南安王韩天斗继位。
不过,人们细想一下以前关于韩天斗斩白蛇的那些传言,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原来,在那个时候,三藩就已经做韩天斗继位的准备了。
按照宋宽和罗启华等人的安排,众大臣们各自散去。回到自己的衙门,安抚官员。
候孝廉暂时署理兵部尚书一职,向各地发出公文,号令各地兵马停止抵抗,向三藩军队投降。
贾雨村急忙离去,回到顺天府衙门,发出安民告示。
军机处则向各地官府发出公文,号令各地官员各守本分,保境安民,等待新皇旨意。
至于各个大臣的官职,宋宽也许下了诺言,待新皇登基后,再行确定。鉴于各位大臣拥立新皇有功,到时候会论功行赏。
大臣们自然不用出走长安了,于是纷纷重操旧职,各个恪尽职守,比起以前更加卖力了。
皇宫的守卫,已经全部被换成了锦衣军。原来的皇宫侍卫,除了被杀掉的一些,全数被编入御林军。
御林军由原来的守卫皇城外围,现在履行的是原来锦衣军的职责。
锦衣军和御林军的职责,正好互换了。
原来大开的,方便人们逃走的城门,仍然敞开着。
随着天佑退位消息的传开,外逃的人流几乎不见了。原来想走的人,也不走了。
王朝更替之时,血战帝都,烧杀抢掠,处处战火,横尸遍地以及屠城这类恐怖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官员们照旧在衙门里做自己的差事,老百姓照旧过自己的日子。除了换了一个皇帝,一切都没有改变。
养心殿内,废皇赵英麒这这里传了最后一顿御膳,跟他在一起吃饭的,是宋宽。
就在不久前,两人这样在一起吃饭的情形,还时常发生。
那个时候,两人还情同兄弟,至少表面上如此。
再往前推,这样的情形就更多了。更多的时候,还多了两个人,一个是韩奇,一个是李乾。
不过,那个时候,赵英麒的身份还是太子。
“宋宽,你们究竟是什么时候想造反的?”
赵英麒的情绪,现在已经平静下来,说话的语气,就像在谈论着一件与自己关系不大的事情似的。
“从我的祖父的时候,就想了。”
“为什么拖了这么久?”
“以前造反,不可能成功。”
“这次怎么就下定决心了?”
“这次能成功。”
“为何?”
“因为你做了皇帝。”
“你是说朕……,你是说我昏庸无能?”
“倒也不全是,主要是没人会帮你家,你家把人都给得罪了。”
“我家待你们不薄,为何非要造反?”
“因为你家不信任我们,随时可能把我们杀了。”
“其实我们也很忌惮你们,早就想撤藩,到底也没有撤。其实你们不必造反,我没想过要杀你们。”
“我相信你的话是真的。但是,我们不敢把身家性命押在你的一念之间。做人质的滋味,并不好受。你原来也没想过对那六家国公府下手,最后不也是下手了?有些事情,由不得你自己的。”
“你们打算怎么处置我一家?”
“新皇的意思是,封你为幽王,交出皇宫和财产,举家迁往云南。你放心,吃穿用度什么的,会供给你们。不过,要想保持原来的规制礼仪,是不可能的。”
“其实你们可以杀了我,也一样可以登基,开立新朝。为何非要我禅让?”
“天下有德者居之,这可以让我们尽快收拾民心,平稳过渡。杀人太多,毕竟不是一件好事。你主动退位了,可以让天下人尽快忘了前朝。毕竟新皇也是需要天下拥戴的。”
“怎么是韩天斗做了皇帝,我还以为是东平王当皇帝呢?”
“其一,韩家兵力最多,财力最盛。其二,新皇在西南名望最高。其三,二十年后,轮到我家,我家做二十年,轮到李家。”
“这就是皇帝轮流做了,你们就不怕他做了二十年,不给你家做?”
“二十年后的事情,谁又知道会怎么样呢?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真有些后悔没有早日识破罗启华、孙同仁。贾雨村之流的真面目。不过,现在我把他们甩给你们了,以后该头疼的的,就是你们了。”
“你放心,他们在我们手里,是不会像以前那样的。”
两人一边吃着,一边聊着,真的就像老朋友一样。
孙同仁带着一队锦衣军过来,赵英麒放下筷子。
“我是不是该走了?”
“我送送赵兄弟。”
宋宽也站起身来。
已经有一队车马在等候了,皇后、太子以及几个妃嫔和宫女太监们,一共四五十人,分坐在车上。
他们即将启程,锦衣军将护送他们,远赴云南。
出了紫禁城,赵英麒停住。
“宋兄留步吧。”
“一路顺风,多多保重。”
宋宽说完,又转向护送的锦衣军首领。
“一路上要以礼相待,不得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