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血色中华 > 第五十八章 风雨兼程到广州

第五十八章 风雨兼程到广州(2 / 2)

陈勇也张望着茶楼木墙上雕龙走凤的通花装饰、桌面上精美的茶具,还有茶楼内各式茶客或穿西服,或穿长袍,但大部分是穿着对襟短衫的劳动阶层,不由得低声说:“你们看,来这里消费的都是平民,看得出广州人的生计很宽裕,比香港人还讲究。”

当时香港开埠未久,在港的华人地位低下,生活远远不如古城广州的居民过得精致优悠。

除了窗外走廊上挂着那排雀笼子里传出的清脆鸟鸣声外,茶楼大堂尽头的包厢里飘出阵阵悠扬的二胡声和婉转的粤曲唱咏声,更加让人疑似在世外桃源,不象是战火动乱的三十年代……

张绍华把桌上搁着的餐牌看了一遍,颇为惊讶这里的物价低廉,港币一个令先就可以叫一份“套餐”:一碟芽菜炒河粉、一碗肉粥、一根油条。

他把餐牌递出去,笑着说:“你们尽情点吧,今天庆祝我们回国,大家好好吃一顿!”

大伙都乐了,忙抢着看餐牌叫东西吃,何复生看到几张桌子外有个大婶推着辆热气腾腾的小车在叫卖什么,他听不懂粤语,就问:“老大,那位大婶在叫什么?”

张绍华在嘈杂的人声中侧耳听了听,留意到那位大婶在叫:“干蒸——虾饺——烧卖——叉烧包!”,他自己也不精通粤语,但好歹以前去过香港,会听几句,也知道那是点心车,就告诉何复生:“那是卖点心的,广东人的点心做得精致,味道很好,你招呼大婶过来,我们每样要一笼,大家尝尝。”

何复生很高兴,立即跳起来走过去把推点心车的大婶拉到这边,大家都很好奇地伸颈一看,但见一栋栋小小的竹蒸笼叠得整整齐齐,蹲在一个大蒸笼里,大蒸笼用木头车盛着,下面用炭火烧开热水,以蒸汽炖热小蒸笼里的点心。大婶一打开大蒸笼,荷叶的清香、肉类的浓香、冬菇独特的香味、腊肠味一股脑儿扑面而来,引得大家口水直流。

何复生在指手画脚让大婶把什么五香凤爪、荷叶糯米鸡、清蒸排骨、虾饺、烧卖、莲蓉包叉烧包等等摆了满满一桌时,透过冉冉上升的水蒸汽,两个熟悉的身影很突兀地出现在张绍华的视线里,他定睛一看,嗯?竟然是孙克勤……

只见这家伙穿着套合体的灰色中山装,显得儒雅精神,他正站在对面那溜在卖即点即做的点心柜位前,兴致勃勃地指指点点,和身边的李佳在说着些什么。

李佳今天看起来很正常,很斯文,她戴着顶米色的小礼帽,身上是套当时西方极为流行的翻领西装套裙,白袜丁字皮鞋,时尚之余又带点复古怀旧情怀(这个怀旧是对于张绍华他们这些穿越者而言),此刻她正冲着张绍华侧目微笑。

他们俩怎么跑这里来了?这两人明明不在出征名单上的!张绍华怔了怔,站起来饶过几桌茶客走过去。

孙克勤竖起两根手指对茶楼的肠粉师傅用粤语说:“唔该,两份鲜虾肠。”(“肠粉”在广东俗称“猪肠粉”,用米粉浆蒸成薄薄的一片,然后趁热迅把粉皮推成一卷,浇上酱油等调味,切成小段即可进食,里面还可以放进不同馅料,放鲜虾仁的叫“虾肠”,放牛肉的叫“牛肉肠”,放叉烧的叫“叉烧肠”,没有馅料的叫“斋肠”,粉皮蒸得又滑又有弹性,非常美味可口,是广东各地驰名的特色小吃。)

那一脸富态的师傅爽快地应道:“收到!两份虾肠!”说完就手脚麻利地在钢制小托盘上淋上层薄薄的米粉浆,搁上几只鲜虾仁,一手推进热气腾腾的蒸笼里。

“别这样瞪着我.”李佳见张绍华面色不善地走过来,轻笑着说:“是孙二炮非要拉我来的。”

孙克勤因为经常说自己可能是孙中山的同宗亲戚,而孙中山在未成为国父之前有个外号叫“孙大炮”,因此孙克勤得了个昵称“二炮”。

孙克勤回头看到张绍华,忙咧开嘴笑道:“老大,欢迎驾临羊城。”

*************************

(注第二层门,起着大概象今天的铁闸的作用,广东天气闷热,不是富贵人家家里当然没有花园,打开大门就是客厅,但家里平时不可能整天关着门,于是就有了这种用碗口粗的木柱子做成的“趟拢”,一般用十多根木柱横着钉成个门闸,配上框架装在大木门框内,用时拉出来挡住任何比猫大的动物进内,不用时往大门后一推,就可以缩进去,人就可以自如地进出。也算是岭南风情吧!)

&1t;ahref=.>.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