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血色中华 > 第136章 蓝衣社

第136章 蓝衣社(2 / 2)

萧庆云倒是面不改容,仿佛什么事都没生,一副置身局外的然。

周英杰立马醒觉,暗骂自己沉不住气,虽然预感到张绍华成竹在胸,但仍然沉浸在忧虑中,他自问做不到萧庆云的笃定,觉得自己还需修炼提高。

不多时,何复生提着壶茶拿着几个茶杯摇摇晃晃地回来了,一坐下就忙着给三位上司沏茶,周英杰留意到他在俯身给张绍华倒茶时,似乎在张绍华耳边说了句什么,张绍华眼中闪过幽深的光芒,杯中的茶轻轻荡漾出层层涟漪……

四个人各怀心事地继续吃喝,张绍华原来的轻松被不动声色的沉默代替,“戴笠”这个名字在他脑海里翻滚,他早料到重庆政府派来的人肯定会有所动作,但没想到他们当中的某人竟然是戴笠的亲信!

对中国近代史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戴笠是何许人也,这位原蓝衣社的活跃人物,曾经积极参与蓝衣社的各种工作,表现出色,是蓝衣社著名的“十三太保”中之翘楚,从而得到蒋介石的赏识,1934年4月,蒋介石将南昌行营调查科与蓝衣社特务处合并,成立军事委员会特务处,由戴笠出任处长。

1937年4月,蒋介石重组特务机关,组成“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由中央党部秘书长陈立夫兼任局长,即后来的军统局。

“军统局”内设两处,第1处负责党务调查,由徐恩曾任处长;第2处为特务处,戴笠担任处长。

第2处另立门户,升格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仍由戴笠一手掌管,内设军事情报处、党政情报处、电讯情报处、警务处、惩戒处、训练和策反处、特种及心理作战处、特种技术研究应用处。

想起蓝衣社的结社起源,想起戴笠其人,张绍华不得不再三琢磨,戴笠这个大名鼎鼎的特务头子派人辗转约见自己,到底是居心何在?对于他们这群人来说是福是祸?

军统局在后世可谓臭名远播,但其前身蓝衣社开始时却是个非常正气凛然的组织。蓝衣社的缘起,是一群忧国忧民的黄埔青年才俊。

他们在日本留学期间现日本侵华战争迫在眉睫,而内患积重内乱不已的政府国民或浑然不觉或熟视无睹。蓝衣社创始人于是开始四下游说,终于联合国民党军内的一群有志青年,结成社团,肩负起救党救国,抵御外侮的历史使命。这时的蓝衣社与戊戌六君子,黄花岗烈士和秋瑾、孙中山无异,都是壮怀激烈的革命志士。

蓝衣社成立之初,对内励精图志纪律严明,这在**成风的民国政坛不啻是吹入一缕清新的气息;对外则是复兴狂飙廉政风暴,锋芒所指贪官污吏日寇汉奸。就抗日而言,东北义勇军的领马占山是蓝衣社护送去外蒙古,以从而保留了东北抗日力量的火种。蓝衣社还在长城与日寇血战,损失惨重。江南的忠义救**也是蓝衣社领导的。日本特务组织对蓝衣社恨之入骨,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蓝衣社和所有青年组织一样,在展壮大成国民党三大派系之后,在权力中心泡久了,就开始变味,最后成为蒋介石政府的锦衣卫,那也是创始人做梦也想不到的吧。

饭馆里的嘈杂声逐渐淡去,中国这几十年的重大变迁在张绍华眼前不停浮浮沉沉,变成白茫茫的云山雾海,遮住了他的视线……

这次大炒作,还真的如愿以偿地把剑刺进了国民党政府中心去,这是个契机,但招惹来了戴笠的人,搞不好也是个危机!

张绍华沉吟着,既然都来到跟前了,今晚就去会他一会!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