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宋威 > 第四十五章 抗敌统一阵线

第四十五章 抗敌统一阵线(2 / 2)

“诸葛武侯!”

冯石匠道:“诸葛武侯天下何人不敬仰?定军山又是他老人家的归葬之所……最重要的是,上次修江堰之时,四邻乡间便有说法,称孟公子一身本领是受了诸葛武侯点拨。说实话,老冯我是愿意相信的……”

“这个……”孟韬岂敢如此大言不惭?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很好的名头。

于是孟韬在定军山下竖起了武侯军的大旗,称得到诸葛武侯梦中嘱托,招募义勇阻叛军,守卫武侯陵寝,卫我家园。

诸葛亮的名头还真是非同一般,消息一出,便有一些复姓诸葛的青年前来。他们自称是诸葛武侯后裔,数百年来定居山下就是为了祖先守灵,焉能让歹人侵扰了祖先安眠之地?

加之孟韬在定军山一带名声不错,有些威望,又有诸葛武侯“亲传弟子”这杆大旗在,确实有一些人来投奔。

其实真正起到作用的是“卫我家园”四个字,试问有哪个人愿意看到家园毁于叛军之手?又有谁愿意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流离失所呢?他们也有心反抗,只是一两个人势单力薄,如今有人主动站起来组织,他们自然乐见其成,愿意加入出力。

再者,粮食的吸引力也很大。很多人加入叛军的缘故便是为了一口饭吃,那还是要铤而走险,事败之后有杀头,甚至满门抄斩风险的。武侯军这边就不一样的,是抗击叛军的正义之师,正大光明,有饭吃,甚至有钱拿,甚至没有风险。

无论是风险,还是心理上,显然是比加入叛军更好的选择。

是以,不过一两日时间,便聚集了四五百人,效率确实很高了,但是相比于叛军数千,甚至上万人的规模,还是相差悬殊。

再者,这些人大都是乡间农人,有把子力气没错,但是说到行军作战,排兵布阵,显然太业余。

好在叛军似乎寻到了什么难得契机,正在全力进攻兴元府城,暂时停下了对周围村寨的袭掠,给定军寨以喘息之机,也留出了一点难得的训练时间。

冯石匠没有耽搁,立即开始整编兵卒,开始操练。兵器匮乏是不可避免的,这些玩意平时管控严格,寻常百姓根本无处可寻。

甲胄没有就算了,但刀枪箭戟似乎很必要。无可奈何,众人只好拿打猎的弓弩、猎叉、柴刀、长矛甚至木棒为武器,简单武装。

情况远比预期差很多,组建抗敌义军当真不容易,孟韬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过异想天开。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已经没有后悔的余地,武侯军已经成为太多人的希望。

可问题是以目前的实力,想要对抗叛军还远远不够,还需增强实力。

该怎么办呢?毫无疑问,现在最好是能寻到一些骁勇强悍之人加入。如果规模比较大的话,除了官军便只有土匪了。

孟韬提出这个想法时,很多人都不看好,认为土匪平时以打家劫舍为生,品德不佳,恐怕不堪重用。但孟韬并不这么认为,一来是确实无人可用,二来……后世面对外敌之时,有种说法叫统一阵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击来犯之敌……

以前的出身不重要,大敌当前,捐弃前嫌,一致对外,秦岭巴山上的土匪完全可以拉拢。

不过想要拉拢土匪同样不是容易事,一群好勇斗狠之徒,如何肯轻易服人呢?再者,没有足够的利益,焉能打动他们?

说白了,叛军本身也是盗匪出身,必然会对他们加以拉拢。南北二山的土匪不加入叛军就算不错,想让他们帮着平叛抗敌,哼哼……

这些人可没有悲天悯人,仁义慈悲之心,让他们平白卖命是不可能的。

想要和他们说上话,说服他们参加抗敌统一阵线,必须要用实际利益为交换?可是如何能打动他们呢?

孟韬正为此万般苦恼之时,一个熟悉的人再度登上定军寨的江岸,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

ps:今天有事耽搁,更新太晚,只能先一章,抱歉!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