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康熙皇帝正在上早朝。
高士奇心情沉重的离开了紫禁城隆宗门,他的怀中还捧着一大叠精心赶制好的各部官员履历表,他一边走一边深思着,然而心思却并不在差事上。
高士奇身兼御前行走的衔头,和大内总管顾问行的关系十分交好。明面里但有人时,自然是顾总管、高侍讲的正式职称。私下里无人之时,高士奇常常会亲切地尊称一声顾公公,顾问行也会笑眯眯地喊他为高相公。
今日,当高士奇凌晨就从西华门入宫,想尽早赶到南书房外候驾,把自己的工作成绩汇报给皇帝。然而顾总管特意使人等在隆宗门处,传了话给高相公:但有好信儿,便向皇帝请安、道个吉祥。倘无紧急必要,择日再来,小心为妥。高士奇何等精乖,立刻决定今日不去觐见皇帝了。
提起翰林院御讲高士奇大人,禁宫里相熟的小太监们也是对他赞不绝口。高侍讲的为人行事口碑很好,打赏起金豆子、银踝子来一向大方。因此,但凡在宫里上得了说嘴的事儿,高士奇很是知道不少。高士奇刚才就已经间接得知:
昨儿晚上,皇帝气怒攻心之下,摔碎了一只景德镇的茶壶。根据某位小太监绘声绘色地转述、加上添油加醋的想像,这只茶壶就擦着顾总管的脑袋四分之一柱香的距离,飞到乾清宫的门上碎了。今早小内侍去收拾的时候现,门板上被砸出了一个坑儿。
高士奇自动忽略了后面一段生动的描述,而是直接关注皇帝因何会气怒攻心的重点。辗转重金托付,高士奇又打听了一个得用的内侍,终于知道乃是因一本奏折触怒了天颜。高士奇纳闷不已,昨日皇帝分明是“龙体欠安”,怎么晚间还要批阅奏折吗?到底又是哪个部里敬呈御览的折子,如此“玄妙”?竟把皇帝给气极了呢。
高士奇心底里存疑,自然不肯回家去等消息,坐困愁城的滋味,委实太令人闹心了。老高直接绕道去了乾清门外等候散朝。
卯正三刻,堂官们66续续、三三两两、行了出来。高士奇连忙唤住一位与他交情十分要好的汉大臣督察院给事中李仙根。
高士奇悄声向他打听:“李大人,今日可有大事?”
李仙根连忙看了看前后左右出来同路并行的官员,见刑部的人都距离得很远,便示意高士奇边走边说道:
“今儿早晨皇上大雷霆,说是京都治安不好,竟然有人明目张胆殴打朝廷命官,你看黄大人、九门提督、顺天府尹都还没有出来呢,连刑部的冯大人和高大人也被皇帝特意留下来了,估计这会儿,都在里头挨骂呢。”
高士奇赶紧追问:“李大人,究竟是哪一位要员被殴打了?怎会惹得天颜震怒?”
李仙根苦着眉眼叹道:“唉,听说是在礼部当差的一个区区九品的小官,其实各位大人也真是冤枉,平白受了无妄之灾。”
高士奇闻言,霎时一惊,又立时追问一句:“李大人,您可知道,那个九品小官叫甚么名字?”
李仙根紧着眉头想了一下:
“那个人应该是在四译会同馆里当差的,我听礼部左侍郎杜大人说,好象是姓王。”
高士奇顿时心底一沉,这正是关心则乱,担心什么便来什么。昨日高士奇才听说了有这么一个人物,今日便有了意外的着落,可惜这关节的趋势动向,不怎么玄妙啊。难道无意中他反而成了知情人?该不会被牵扯进去吧。高士奇心思混乱、万千愁绪地想着。
※
那户部右侍郎陈廷敬,昨日曾亲自拜会了翰林院侍讲高士奇。两个人坐在书房里,刚开始陈廷敬甚至还称颂了一番书房中悬挂地各色书画墨宝,连连夸赞高澹人品味清雅、眼光非凡。高士奇听了也十分高兴,毕竟其中还有几幅是他自己亲笔写的字帖。两人一边品茗春茶,一边不着痕迹地聊些朝野逸闻。
譬如户部尚书伊桑阿大人的儿子,新近迷上了一个漂亮的小寡妇,听说狎戏几次尚且不够,甚至还想要娶回家去做正头姨奶奶,家中闹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