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学府追溯历史不知几万年,看似‘架子’很大,高悬空中,却极其平易近人。
与其它修道门派动不动就是护山大阵不同,这里常年都是不设防御,体现在建园以来这里就没有过大门。
更没有什么禁止御剑飞行区域,骑马坐轿等等限制外人登门的限制门槛儿。
起初人们进门前还要走上一天的爬坡儿路。算是给腿脚儿不利索的人天然设置了门槛儿,后来一场地牛翻身之祸,致使这条登山之路陷入地底,学府自此跌落尘埃,比之先前更加接地气了许多。
从帝王公卿到贩夫走卒。无论是想请教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政方略,还是想学一门养家糊口的赚钱手艺。只要是想前来学习,学府无一例外一视同仁。
无他,这就是第一任学府带头人形成的学风,定立的规矩。
这里走出了无数高贤大德,或留在学府继续传道授业,或散于世间教化苍生。
这里走出的文臣能安邦,武将能定国。
纵观历史,自打学府创建以来,各国的文臣武将几乎都直接或者间接来自学府。
自从昆山书院四圣登仙不理俗事落寞之后,这座学府便承担起世间文脉抗鼎之责。
而自打天帝送女求学,被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园主拒之门外。而修为境界举世无双的天帝也没有暴怒砸场子之后,学府便在修道界声名鹊起一时无两。
这里的山峰不设禁地,求道者和游客都可以随便参观踏足。
这里的学舍讲堂不分贫富贵贱男女老少,都可以驻足休息旁听学习。
只是有一点,就是没有人敢于在这里寻衅滋事扰乱授课。也许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也曾经有过,但无一例外都死的很惨。
因为天下英才皆出此处,与此处为敌便举世皆敌。
这里山高、楼高、塔高、碑高、学问高,唯有人不高傲。
学府的名字也因为原来取得太大招邪,而被创建者识丁散人改为稀松平常毫不亮眼的‘小园’二字。
这便是如今世间第一学府,尽人皆知的世间最和谐之地――小园。
自从老园主识丁散人失踪之后,那个当年在登山石阶上搭讪天帝之女,被小姑娘挤怼多管闲事的弟子,如今已经勉为其难接过师父的衣钵成为小园第二任园主。
常言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师父能在这个位置上稳居几万年,那是因为师父是世间一双手都能数得着的几位超凡入圣者之一。
因此自认没有超凡入圣之能的方博之,坐在这个万众瞩目的位置上,心中多少也是有些忐忑的。
事实上做为师父的得意弟子,在别人眼里他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今他正坐在昔年师父等待天帝登山时,蹲坐的那块儿平坦大石之上发呆。
身边是五峰首座唾沫横飞,针对过段时间举行的秋季五脉会武之事争执不休。
之所以几位选择此处扎堆开会,也是园主另有深意。
五位峰主将围在中间的园主你一把我一把,如不倒翁一般推得东摇西晃,希冀着园主能赞同自己的想法,并且力排众议一锤定音。
哪里晓得方博之如今正神游万里,在为另外一件事劳心费神。
好不容易见园主睁眼张口,大家立即屏气收声,却不料园主的话与大家议论之事风马牛不相及。
“诸位可还记得,昔年某日天帝携女登山求学之事吗?”
众人闻言皆面面相觑目瞪口呆,这都哪儿跟哪儿呀?
虽心中不解,但还是相继疑惑回答道:“此事小园上下流传甚广,人尽皆知呀!缘何无端提起此事呢?”
世人多以为小园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既能教文又能授武,其实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小园主人来此驻留时供奉了三本书《道德经》、《连山》和《归藏》。
也就是说小园最厉害之处就在于推演的本事已达通天彻地之境,上能观天下能望地,中能断人间诸事吉凶。知阴阳晓因果善能趋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