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重振旗鼓(2 / 2)

不一会儿这三千人来到了义军的万人大帐外,崔延伯骑在马头大声说:“来吧,勇士们,操练起来!”三千敢死队抡起大刀长矛,在烈烈炎日下一边喊着号子,一边演练。崔延伯可不只是来炫耀武力的,他暗中观察着起义军的各项部署。

莫折天生才反应过来,他感觉自己智商受到了侮辱,他对帐中军官怒喝道:“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来呀,全军集合,立马给我进攻魏军!”

看到义军被激怒,崔延伯示意大家停下,然后有条不紊地朝着黑水东岸走去,没有一人乱了阵脚。

莫折天生指挥着十倍的军队快速接近魏军,崔延伯与十几个肌肉男调转马头,将长矛插在地上,崔延伯扯着嗓子:“我是博陵崔延伯,不怕死的就冲过来!”

崔延伯连续喊了三声,眼睛都快蹦了出来。按照预先的安排,此时萧宝寅吩咐下去,所有将士齐声呐喊:“英勇无敌崔将军!”莫折天生的大军被这气势给震住了,以为萧宝寅要下令总攻。

莫折天生正在犹豫的时候,崔延伯看那三千人已经安全渡河,自己才优哉游哉地渡过黑水。

莫折天生看自己这边士气全无,便吩咐大家退回营中。萧宝寅看到这一幕,不禁对身边的魏兰根激动地说:“崔公英勇,我看关羽、张飞也不过如此而已。今年必能讨平叛军!”

崔延伯拍马飞驰到中军帐下,还没等萧宝寅开口,崔延伯的话就倾泻而出:“叛军不是我的对手,明天,大都督看我明天破敌!”萧宝寅叫来手下,要给崔延伯敬酒。

崔延伯连忙摆手:“明日破贼之后再喝酒庆功不迟,今晚让士兵们吃饱休息好才是关键。”萧宝寅心中涌起了对崔延伯的无限敬意,他坚信明日一战必定大胜。

次日,崔延伯早早就全副武装在帐中闭幕眼神,等副官来报告军队已经集结完毕后,他不紧不慢睁开了眼睛:“灭贼就在今日。”

崔延伯身先士卒,带着部队朝着莫折天生冲去,萧宝寅留下少部分人看守大营,也随后上了战场。义军这边听到了魏军的进攻号角,莫折天生也召集了人马准备和魏军决战,他觉得自己更有胜算,毕竟自己有十多万人马。

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什么计谋可言,在这开阔的战场上,打的只是勇气。

最终,莫折天生的十余万部众被俘虏或斩杀,辎重被丢弃得漫山遍野,魏军第一次迎来这重大胜利,萧宝寅和崔延伯完全无法约束部队,大家都忙着去争抢财物。

莫折天生本来以为自己要死在乱军之中,没想到还能捡条命,抓紧时间叫剩下的人马上了陇山,给革命保留下了一丝火种。岐州等地也重新回归北魏怀抱。

在给崔延伯举办的庆功宴上,萧宝寅将俘虏来的十位美女赏赐给魏兰根,魏兰根义正辞严地对萧宝寅说:“大都督,这些人也是迫于生计不得已加入了造反军,如今我们天朝的军队得了胜利,正应该让她们回归故土,怎么能让她们做奴隶呢?”

魏兰根的一番话,情真意切,萧宝寅大为叹服。他拉着崔延伯、魏兰根的手说:“有勇冠三军的崔公,有清正廉明的魏公,咱们何愁不能早日成功?”

崔延伯没来及说什么感谢的客套话,他的心思一直都在战场上,他对萧宝寅分析道:“莫折念生的贼兵如今龟缩进了陇山,元气大伤,一时半会掀不起大风浪,当务之急还是得北上迎击胡琛、万俟丑奴的叛军。”

萧宝寅点头称是。随后,萧宝寅让魏兰根留任岐州,带着大军北上汇合元颢、卢祖迁的部队,两支部队加起来共有士兵十二万,战马八千匹,威震关陇。

3.重见天日

在同一时间,北魏宫廷发生了政变。

胡太后这几年很郁闷,天天生活在小黑屋中,没有机会处理政事,把时间贡献给佛教事业还是可以的,每天是吃斋念佛,但一直对元叉耿耿于怀。

在刘腾死后,元叉对胡太后的看管松懈了,自己带领的政府班子总是被起义军打脸,元叉也日渐沉沦,威信扫地。皇亲贵胄对元叉也失去了耐心,胡太后从中看到了机会,翻身重掌政权的机会。

这天,元叉出宫游玩,带走了大量随从,胡太后赶紧派人去找首富元雍。二人一拍即合,决定解除元叉兵权,小皇帝元诩自然是站在母亲这边,其他大臣也立刻和元叉划清界限。

等朝中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元叉带着亲信们醉醺醺地回到了大殿。他一进门就看到胡太后坐在小皇帝身边,立刻提高了警觉,酒醒了一半,他开口要说些什么,却被早已埋伏在两侧的侍卫拿下。

在太后和元雍的示意下,元诩不紧不慢地下了旨:“江阳王元叉把持朝政,执掌军权屡战屡败,朕念你辅政有功,暂且褫夺军权,免去侍中一职。”元叉被侍卫押着,双腿都在颤抖,他以为皇帝要杀他,听完后,连忙叩头谢恩,向水珠一样滚了出去。

元叉整天在家惴惴不安,他已经知道这是胡太后和元雍的意思,小皇帝自己是没有这个胆量的。“好你个元雍,当初支持我和刘腾一起囚禁了胡太后,如今却又联手她来对付我!真是个势利眼呀!”元叉一边喝着闷酒,一边怒骂着。

元叉的担心不是多余的,马上他就收到了胡太后送来的毒酒。胡太后经过这几年的软禁生活,她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权力斗争中没有输赢,只有死活。

元叉借着酒意,一手端过毒酒,叹息道:“元叉呀元叉,你败就败在太过于仁慈,呵呵。”说完便一饮而尽,气绝身亡。

树倒猢狲散,很多大臣纷纷上奏,翻元叉和刘腾的旧账,他们积极主动向胡太后靠拢。这正是胡太后想要的结果,看到大家的奏折后,她眼中射出了一道寒光,吩咐下去:“将元叉废为庶人,剥夺一切官职;将刘腾开棺戮尸,没收全部家产。”

元叉和刘腾的党羽全部被诛杀,财产一律充公。

胡太后启用了一批新人,最引入注目的是两位,中书令郑俨和中书舍人徐纥。

郑俨出身荥阳郑氏,仪表出众,之前就是胡太后的男友之一,在胡太后被软禁这几年,郑俨没有放弃这只潜力股,多次来看望胡太后,胡太后经常对他神情地说:“郑郎,只有你是真心待我!”

元叉倒台后,胡太后每日以公务为由,把郑俨留在宫中,继续他们的爱情故事,但毕竟朝政大事需要人处理,胡太后的占有欲极强,郑俨很少有时间来处理政务,于是他向胡太后引荐了徐纥。

徐纥出身寒门,为了翻身改变命运,他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了权力核心。察言观色、溜须拍马是徐纥步步高升的关键因素,但如果只靠谄媚就能进入权力中枢,那迟早有一天他会被更加谄媚的人替代。

徐纥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工作能力出众,孜孜不倦,而且懂得权变,做事滴水不漏。在处理公务上,皇帝太后满意,下面的大臣也心服口服。为了进一步得到胡太后的信任,徐纥在业余时间经常钻研佛学,还在沙门讲经。

胡太后在郑、徐二人的帮助下,迅速稳住了朝政。不过一个坏消息很快就传到她的耳朵里,徐州刺史元法僧造反称帝了······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