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2 / 2)

“你是谁呀”</p>

“我是带翅膀的花朵,”种子回答说,“我准备在这儿,在草丛里生长。”</p>

草青高兴地欢迎新来的邻居。</p>

冬季过去了,小草开始发绿。在种子落下去的那个地方,露出一根壮实的茎。它的上面开了一朵黄花。它鲜艳得像一颗小太阳。</p>

“啊,这原来是蒲公英呀”青草说。</p>

谁更聪明三年级加里亚作</p>

公牛、山羊和绵羊争论谁最聪明。每一个都说:“我比大家都聪明。”谁也不想比别人愚笨。</p>

于是它们去找驴子,让驴子评一评谁最聪明。驴子给它们出了一道题。</p>

“你们每一位都说说,为什么青草会生长。谁说得比别人更聪明,它就是最聪明的。”</p>

公牛说:“青草能生长,因为常常下雨。”</p>

山羊说:“青草能生长,因为有太阳晒。”</p>

可是绵羊闷声不响。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星期,它还是闷声不响。</p>

于是,驴子决定说,绵羊最聪明。既然他闷声不响,说明它有心眼儿。而公牛和山羊,</p>

虽然它们说了,作兴会说错了呢。</p>

我面前放着几千篇儿童编的故事,每一篇都各有各的长处。现在你们读了其中的三篇。我再重复地说一遍:只有当词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他的带有深刻个性的创作工具的时候,才能取得这样的成果。这个工具,正是要在童年期和少年早期加以运用。在这几年里特别是从6岁到10岁这个年龄期没有做到的事,以后永远也弥补不上了。如果儿童在小学里没有学习用词来进行思考和创作,那么到五年级再来开始这项极其精细的劳动,就毫无意义了。</p>

现在的学校的整个教学和智育的体系,需要从根本上加以科学的改善。让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精神来统治学校的王国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性质,都应当建立在这三根支柱上。</p>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p>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p>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p>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p>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p>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p>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p>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p>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p>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p>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p>

...</p>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