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帝师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2 / 2)

没钱?</p>

谁敢再提这两个字,绝对是脑袋被门夹了。</p>

当日早朝,在群情激奋中开始,于君臣相谐中结束。</p>

朱厚照达成目的,敕令当天下达,遣快马送往江浙。</p>

群臣走出奉天殿,本晴朗无云的天空,骤起一阵惊雷。</p>

李东阳,刘健和谢迁转道文渊阁,六部官员各回衙门。谢迁往弘文馆为天子讲习,顾晣臣冒雨出城,策马赶往武学。</p>

天子未回乾清宫,命张永备车。</p>

“朕去豹房。”</p>

“张伴伴随驾,谷伴伴去尚膳监,问一问,皇后用的补汤可好。再去太医院,问问刘院判,皇后用膳还有什么忌讳。”</p>

“是。”</p>

“南边又送来不少好东西,有番人从海外带回的谷物。等朕回宫,让御膳房做了,朕想看看,番邦的东西,和大明有什么不同。”</p>

“是。”</p>

车舆备好,平顶之上,多铺一层油布。</p>

“天子起驾”</p>

仪仗从简,也有二三十名内侍禁卫。</p>

宫内不许打伞,张永等人只能多加一层罩袍,冒雨加快行速,赶往豹房。</p>

此时,豹房已全部竣工。</p>

役夫领了工钱,陆续返还原籍。</p>

朱厚照不差钱,陈宽御下又严,监工不敢有半分可口,青白的银角,黄灿灿的铜钱,一文不差,发到役夫手中。</p>

因工程提前竣工,剩下的粮米肉蔬,运不走的,由厨夫当日炖煮,每人都得满满一碗,几乎走不动路。</p>

能带走的,由陈宽报于内府,按人头划分,填补役夫路上干粮。</p>

“天子仁德,国朝之福,百姓之福”</p>

临行前,役夫均伏身在地,行大礼,四拜不起。</p>

“陛下仁德”</p>

朴实的百姓,说不出更多感谢之言,仍让观者眼底发酸。</p>

“起来吧,快都起来。”</p>

奉旨送来工钱的内库太监,哑着嗓子,眼圈通红。</p>

在宫中大半生,都快忘记,早年间,爹娘活不下去,不得不送他进了宫。</p>

现如今,也不晓得得娘如何,几个兄弟姊妹过得怎样。</p>

张铭管豹房事,正巡视时,看到这一幕,也不禁顿住脚步。许久,方深吸一口气,想起父亲嘱托之言,心中愈发坚定。</p>

出身勋贵功臣之家,袭祖辈武职,同科举官员,天生存在隔阂。</p>

文官互相抱团,自成一体,织成偌大关系网,巩固自身利益。</p>

勋贵功臣则不然。</p>

归根结底,他们的荣辱,全系于天子。天子好,他们即好。天子不振,他们也会被压得抬不起头。</p>

故而,明知是坑,只要是天子挖的,闭着眼睛,捏着鼻子,也要纵身往下跳。</p>

管事豹房,在旁人眼中,可不是桩好差事。但天子有令,上刀山下油锅,不能有半分迟疑,更不能后退半步。</p>

如今看来,此中之事,同预想中大为不同。</p>

视线从役夫身上移开,望着石路两端的高墙,张铭心思微闪,神情中,多出些许洒脱,增加两分释然。</p>

役夫离开之后,工匠亦陆续启程。</p>

到九月间,往日热闹的工地,忽然安静下来。仅作坊之内,仍每日敲敲打打,往来运送的木箱,更是一天多过一天。</p>

大雨中,天子仪仗停在豹房前。</p>

张铭着虎补绯袍,腰束素金带,悬执事牙牌,戴乌纱帽,未撑伞,立在雨中。</p>

“臣张铭,叩见陛下”</p>

“免。”</p>

张铭未跪,车舆前的雨布既被掀起。</p>

朱厚照一身盘龙常服,头戴金翼善冠,腰束玉带,似嫌麻犯,没用中官撑伞,竟是跃下车板,一路小跑,对张铭道:“随朕来”</p>

“陛下”</p>

张永吓得不轻。</p>

天子淋雨,万一着了凉,该怎么办?</p>

顾不得体统,忙举起衣袖,就要为天子挡雨。</p>

“无碍。”</p>

朱厚照抹一把脸上的雨水,大笑道:“闷热得很,如此倒也痛快”</p>

痛快?</p>

张永差点哭出来。</p>

张铭看着天子,也是无语。</p>

如果杨瓒在场,必会摇摇头,小屁孩不犯熊,也很欠揍。</p>

雨成瓢泼,天像破开了口子。</p>

雷电轰鸣,众人不敢迟疑,护着朱厚照,穿过回廊,直往墙内房舍躲雨。</p>

借机会,张铭终于走进虎城大门,得见墙后情形。</p>

成排的作坊,墙壁打通,炉火通红。</p>

上百名工匠,光着膀子,抡起锤凿,片刻不歇。</p>

宫内派遣的中官和小黄门在坊内穿梭,长随抬起装满的木箱,装上大车,常伴着一声钝响。</p>

看到箱子里装的都是什么,张铭倒吸一口凉气,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p>

官银</p>

全是白花花,铸造成方形的官印</p>

看分量,一块至少十两。</p>

下意识数着木箱,估算车上银数,张铭心中骇然。</p>

这么多的银子,都是从何而来?</p>

天子建造豹房,不为游玩赏乐,竟是为铸造官银?</p>

说出去,谁会相信?</p>

不是亲眼所见,张铭也不敢置信。</p>

“奴婢拜见陛下”</p>

管事的中官上前,躬身下拜。</p>

房中忙碌的工匠同时停下,跪地行礼。</p>

“都起来。”</p>

朱厚照抬手,示意众人继续铸银,该做什么做什么。</p>

“朕随意看看。”</p>

天子有令,工匠们再次忙碌起来,比起先时,用出更多力气。</p>

“抬一箱铸好的官银,呈陛下过目。”</p>

张永小声提醒,管事太监立即动作,绑上车的木箱不好动,未装满的银箱还有两只。</p>

“陛下请看。”</p>

箱中银锭,不是两头翘起的形,而是长短类似,宽窄略有区别的条形。</p>

翻过一面,压刻有正德元年,银锭重量等字样。</p>

“小者五两,大者五十两。”</p>

“银矿石熔炼之后,熔铸成锭,成色亦有少许不同。”</p>

朱厚照拿起两枚银锭,掂了掂重量,问道:“比府库官银如何?”</p>

“回陛下,好于成化弘治官银,比天顺官银稍有不如。”</p>

“恩。”</p>

放回银锭,离开铸银坊,穿过两条回廊,打击声消失,骤然变得安静。</p>

“此为熔铸金银器皿,番邦器物之所。”</p>

“此间分拣钗环拆下的珠玉宝石。”</p>

“运银矿石之木,虽已凿空,然其质地尚好,可制桌椅工具,供房内支用。”</p>

“陛下,熔铸的金锭,五至十两不等,均另外装箱,运送宫城,交承运库。”</p>

“往来出入,均有簿册记录,损耗亦有详实记载。”</p>

办事太监引路,没到一处,便做详细讲解。</p>

宫中再多金银珍宝,番邦贡品,也是前朝积累。豹房中的金银珠宝,俱为自己所得,朱厚照负着手,勉强克制,嘴角也差点咧到耳根。</p>

多亏有杨先生</p>

不然的话,内库国库都得跑马。</p>

现如今,朕有钱了,设卫造船,仿效太宗皇帝,扫平草原,指日可待</p>

三绕两绕,历史的惯性再次发挥作用。</p>

浙海匪患解除,贪官污吏被一通收拾,造船出航尚需时日,坐不住的少年皇帝,终于将视线盯向了北边。</p>

正想着到边镇打谷草的小王子,尚且不知,熊孩子有了钱,财大气粗,终于耐不住寂寞,计划北上,同他玩耍。</p>

正德元年,九月丁卯</p>

国库事发,天子处置近四十名朝官,下狱抄家。所得金银器物,珍珠字画,折银可到四十万两。</p>

户部尚书韩文,兵部尚书刘大夏上疏乞致仕。</p>

“臣老病,失察部中。复贪位,必至愧恩误国。”</p>

奏疏三上,天子允刘大夏所请,褒加太子太保,令有司给米,年四十八石。岁用役夫六人。</p>

韩文所请未允,仍继续留任户部。</p>

同月,钦差奏疏递京,言江浙事了,将启程还京复命。</p>

奏疏抵达不久,宣府忽来急报,八月以来,连遭雨雹,恐今岁颗粒无收。</p>

奏报下六部,议减免税粮,赈济灾民。</p>

不想,北边的草原同样遭灾,牛羊被砸死无数。</p>

兀良哈同明朝友好,名义上属明朝卫所,遇到灾祸,自可请朝廷赈济。加上弘治帝临终安排,杨瓒一力推动,朱厚照登基不久,即派遣锦衣卫,敕令镇守太监,在广宁等地重开贸易。</p>

如此一来,损失些牲畜,对朵颜三卫的壮汉而言,算不得伤筋动骨。</p>

没肉吃?</p>

没关系,东边就有野人女真,上山去抢就是。</p>

瓦剌被鞑靼感出漠南,憋屈在漠西和漠北一小块地界,距明朝较远,想打谷草,必须穿过鞑靼势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人物。</p>

相比之下,鞑靼占据地利之便,兵强马壮,损失了牲畜,眼见活不下去,自然打起了邻居的主意。</p>

小股游骑扰边,立即引起守将警觉,向京城递送急报。</p>

秋收不到,就想南下打谷草,还有没有点职业道德?</p>

于此同时,江浙匪患终于清除大半,余下再形不成威胁。扫尾工作完成,杨瓒计划启程,返回京城。</p>

王主事有意外放,诱捕佛郎机海盗之事,即可交他完成。余下的一些琐事,也可日后一一清扫。</p>

凭王主事的能力,绝对手到擒来,眼不眨一下。</p>

算算时间,再不启程,定会错过万寿圣节。杨瓒遣人知会刘公公,打点行囊,北归神京。</p>

至于同顾同知的约谈,可留待回京后再言。</p>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p>

不管事出何因,杨御史必会“负责”到底。</p>

跑?</p>

随便跑。</p>

他最不缺的就是耐心。</p>

...</p>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