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十朝代 > 第二十七章伍举

第二十七章伍举(1 / 2)

 伍举,春秋时期楚国人。因封于椒(今安徽省阜南县焦陂镇),又称椒举(出自《册府元龟●卷七百三十三》)。曾任春秋楚庄王时期负责军事兵员管理的武职右司马。

楚国大夫伍参之子,伍奢之父,伍员(即伍子胥)祖父。公元前547年,因避祸奔郑,并且准备下一步投奔晋国。在郑国遇到好友蔡声子,表达了还想回到楚国的愿望,于是声子到楚国告诉令尹子木:以前从楚国逃到晋国的人才,都被晋国重用,给楚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楚才晋用”的典故就出自这里)。现在椒举又逃到晋国,如果被晋国重用,指不定会给楚国添多大的麻烦呢。令尹子木急忙派他的儿子椒鸣把他从晋国接了回来。楚灵王三年(前538),出使晋,请诸侯与楚会盟。盟已,诫灵王慎终勿骄,他亦因功著称于楚。

当时,楚国内有权臣,外有强敌,可谓内忧外患。可刚刚即位的楚庄王们却没有指点江山、一展宏图的急迫心情,反而贪图享乐,国事不闻不问。

当时,楚国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为人刚直不阿。看到楚庄王天天沉迷享乐,他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见到楚庄王时,伍举故意问道:“有人让我猜个谜,我实在猜不着。大王您是个聪明人,想请您猜猜,看您是否知道谜底是什么。”

楚庄王好奇地问:“什么谜语?你说出来听听。”

伍举说:“传说在楚国的山上,有一只大鸟,这只鸟身披五彩羽衣,样子十分神气。可是这样一只神鸟竟然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请问大王,这是什么鸟”

这样的故事可谓苦心孤诣,语重心长。它深深地触动了楚庄王。楚庄王若有所思,沉默半晌之后才缓缓地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此非凡鸟,凡人莫知。”

此后,年轻的楚庄王意气风发、励精图治,他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当年楚国,就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第六年楚庄王又带领军队,打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打败了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公元前594年冬,楚庄王终于成就伟业,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因病逝世。他在临死前嘱托群臣:“无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一片爱民之心殷殷可鉴。

楚庄王励精图治二十载最终成就霸业。楚国在“春秋五霸”中占据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威名远扬。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楚庄王成为春秋时期当之无愧,而且是名副其实的第三位霸主。

楚庄王一声戎马倥偬,南征北战,“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称霸中原,威播四方,让楚国异军突起,成为一方霸主。楚庄王在争霸的同时,举贤任能、整顿吏治,依法治国,改善民生,真可谓是“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楚庄王傲立春秋五霸,可谓实至名归。

楚国大夫伍举和蔡国大夫声子是好朋友,而且是世交。伍举的岳父申公犯了罪,偷偷地逃跑了。有人说:申公畏罪潜逃,是其女婿伍举送他走的。伍举听说后,很害怕,因此躲避到邻近的郑国去,还准备从郑国逃到晋国去。在郑国都城外,伍举恰好遇上途经郑国的好友声子。好友相遇,异常高兴,由于郊外,两人便铺荆树条在地上当垫子,坐在上面一边吃一边谈起过去的事情。后来声子和楚国的令尹谈起伍举蒙受的不白之冤,为伍举恢复了名誉和爵位。

公元前534年(楚灵王七年),楚灵王举全国之力,建成了章华台(又称“章华宫”)。章华台是当时最宏大的建筑,“台高10丈,基广15丈”,普通人需中途休息三次才能到达顶点,故又称“三休台”,她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台”。

楚灵王和伍举一起登了章华台。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