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十朝代 > 第三十八章专诸,豫让,要离

第三十八章专诸,豫让,要离(1 / 2)

 专诸,是吴国堂邑人。据《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途中,见“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伍子胥知道专诸是一位敢于赴难的勇士,就与之结交。对此,在笔者看来,伍子胥主动和专诸结交,和燕太子丹结交荆轲一样,都是准备在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出自《战国策》,最早说这句话的人在春秋那段历史上非常有名,他就是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

提到春秋四大刺客,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刺杀秦始皇的荆轲,但是这个豫让的刺杀经历绝对比荆轲的更精彩、更刺激,也更令人动容!

豫让是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最初他投靠在范、中行氏门下,由于一身本事却受不到重用,豫让便另投明主,投靠了智伯。智伯十分宠信豫让,豫让也将智伯视作伯乐和恩人。

后来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瓜分了智伯的土地,其中赵襄子还把智伯杀掉,取了智伯的头盖骨来作饮器。

智伯死后,豫让逃到了山里,他当初效忠于智伯,是因为只有智伯愿意重用他,他愿意用自己的忠诚回报智伯,于是就有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感慨,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一定要替智伯报仇!

后来,豫让隐姓埋名,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受过刑的人,偷偷潜入赵国王宫,做了涮厕所的仆人,寻机杀死赵襄子。有一次,赵襄子如厕,他忽然之间觉得心跳快了许多,就把涮厕所的人提来审问。不久之后,豫让就被人带了上来,他拿出匕首,大喊着“我要为智伯报仇!”

最后,赵襄子身边的侍卫抓住了豫让,正当他们打算将豫让就地正法的时候,赵襄子却出手拦住了他们,赵襄子说:“这是一位义士,他刺杀我,我躲过去就好了。智伯没有后人,他的这个臣子却肯来找我报仇,此人是个有气节的贤人啊!”于是就释放了豫让。

豫让并没有因赵襄子放他一马就放弃报仇,他第一次行刺失败之后,就迅速策划好了第二次行刺。为了不让人认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豫让全身涂漆,剃光了胡须和眉毛,把自己彻底毁容,然后假扮乞丐。可是,他的妻子却还能从他的声音辨认出他,所以他又吞下火炭,改变了自己的声音。

豫让的朋友劝说道:“你不会成功的,凭你的才干,如果肯侍奉赵襄子,那必然能受到重用,等你取得了他的信任,到时候再实行你的报仇大计,这样一定能成功的。”

豫让听后却说:“你的意思难道让我为了老朋友去打新朋友,为旧主而杀新主?这种极端败坏君臣大义的事,请恕我恕难从命。我之所以要一直找赵襄子报仇,并不在乎最后是否成功,我只是在阐明君臣大义而已。”

后来豫让再次刺杀赵襄子,又被抓住。赵襄子被豫让的忠诚所感动,豫让临死之前请求赵襄子赐他一件衣服,这样一来,他就可以用刺破赵襄子的衣服这种方式代替刺杀赵襄子了。赵襄子完成了他的愿望,最后豫让自刎而死。

在公元前453年之时,有六大家族共同在争夺晋国的政权,豫让曾经投靠过范氏和中行氏,但都没有受到重用,后来他又投靠了智伯,智伯很重视他。

赵襄子和智伯之间仇怨很深。一次,赵襄子联合了韩、魏二家,一举消灭了智伯,还把他的头骨拿来做了酒杯。豫让感到:“一个人,应该为了能够赏识自己的人而献出生命,就犹如一个女子,应该为了喜欢她的人而展现最美的容貌。”于是,豫让下定决心要为智伯报仇。

豫让更名改姓,假冒成一个罪犯,混入宫廷,他企图借整修厕所的时机,用匕首刺杀赵襄子。但是赵襄子警惕性很强,发现了这个刺客,他命令手下将豫让搜捕了出来。赵襄子觉得豫让能一心为故主复仇,是个有情有义之人,便阻止了手下要杀他的举动,还把他给放了。

豫让还是不死心,想要继续复仇。他为了改变自己的容貌和声音,不惜在全身抹上油漆、吞下煤炭,将自己乔装成一名乞丐,伺机报仇。豫让的朋友劝他说:“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假意投靠赵襄子。赵襄子一日重用你,自然就会亲近你,这样你不就有机会复仇了吗干吗要这样折腾自己呢”豫让却说:“如果我投靠了赵襄子,便应对他忠诚不贰,绝不能够虚情假意,这样的手段太过卑鄙。”所以豫让还是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复仇。

又一次,刺杀的机会来了,豫让预先在一座桥下埋伏好,打算在赵襄子过桥之时刺杀他。赵襄子过桥时,他的马突然惊跳起来,这一下便让豫让刺杀再次失败了。赵襄子捉到了豫让,非常生气地问他说:“你以前也曾为范氏和中行氏效力,当年智伯消灭他们的时候,你为何不为他们复仇,反而还投靠了智伯现在我已经消灭了智伯,你为什么不投靠我,却要一次次为智伯报仇呢”豫让说:“在范氏和中行氏之时,他们点也不重视我,把我当作普通人,只有智伯重视我,将我视作优秀的人才,他是我的知己,所以我一定要替他报仇!”

赵襄子听后十分感慨,便对豫让说:“你对智伯算是做到仁至义尽了。我也饶恕过你,可这次,我不能再饶恕你了,你好自为之吧!”像让心知自己这一次再也逃脱不了了,便恳求赵襄子说:“我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希望你能答应我最后一个请求,将你的衣服脱下来,让我刺穿;如此,我就算是死了,也不会有所遗憾。”

赵襄子感慨于豫让的忠心,便答应了他的请求,豫让拔剑,在赵襄子的衣服上连刺了三剑,而后便自杀了。豫让自杀的那天,赵国内的侠士们都为他所感动,痛哭不已。

伍子胥来到吴国,见到了吴国君主——吴王僚。因为自己的家人被楚国君主杀害,所以,伍子胥就希望借助于吴国的力量,以此来报复楚国。在此基础上,伍子胥就劝说吴王僚攻打楚国。但是,吴公子光说:“那个伍子胥,父亲、哥哥都是被楚国杀死的,伍员才讲攻打楚国,他这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并不是替吴国打算。”吴王僚就不再议伐楚的事了。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杀掉吴王僚,就说:“那个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现在还不能劝说他向国外出兵。”于是就把专诸这位刺客推荐给了吴公子光。

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吴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分别是余祭、夷眛、季子札。吴王诸樊知道季子札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传递下去,最后好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子札。

因此,吴王诸樊去世后,王位传给了余祭。余祭死后,传给夷眛。夷眛死后本当传给季子札,但是,季子札却逃避不肯立为国君。于是,吴国人就拥立夷眛的儿子僚为国君,这就是吴王僚。对此,公子光作为吴王诸樊之子,说:“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子札当立;如果一定要传给儿子的话,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子,应当立我为君。”所以他悄悄收留了一些有智谋的人,以便靠他们的帮助取得王位。而这,促使专诸这样的刺客,自然获得了公子光的器重。

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好好待他。与此相对应的是,燕太子丹对于荆轲,同样是礼贤下士。换而言之,要想让这些刺客为自己效力,前期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这年春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君主更替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属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谮城,派延陵季子到晋国,用以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面对吴国大军的进攻,楚国上下同仇敌忾,出动大军切断了吴国大军的后路。因此,这意味着吴国大军随时有被消灭的危险。

在这个关键时刻,公子光对专诸这位刺客说:“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子札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