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十朝代 > 第五十章法家~书法笔祖——李斯

第五十章法家~书法笔祖——李斯(2 / 2)

如果现今时代,也能够把所有文字统一,货币统一,那么距离大同世界又将迈出一大步。可以这么说,李斯的理念就算放到现在也是不过时的。

但就是这么厉害的一个人,在诸多历史名仕眼中却极不喜欢他,甚至是讨厌他。以致于李斯如此厉害的一个人物,历史名声却十分的不好。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李斯太过于追求利益,有本事,但却没有坚定的信仰。

公元前209年,秦始皇嬴政死于沙丘,留下遗诏,说立扶苏为太子。结果,李斯和赵高两人合谋改了遗诏,立了二世胡亥为帝。

当时在车上的就只有李斯和赵高两个人,他完全可以反对赵高,结果他没有。而是为了利益,背叛了提携他,让他施展出抱负理想的秦始皇嬴政。

李斯十分聪明,但是却不智慧。也正是因为他只聪明不智慧,所以让他做出了错误的抉择。

当时扶苏和蒙恬在修长城,胡亥在宫里头吃吃喝喝。李斯就合计着,说我要是遵从秦始皇嬴政的遗愿立扶苏为帝,其获得的利益好处,不如改立胡亥为帝来得多。

立扶苏的话,那就不过是做了为人臣子该做的本职工作罢了,扶苏并不会对李斯太过感激。但是立胡亥为帝那可就不一样了,胡亥肯定得感谢他八辈祖宗。

而且,李斯还有许多远大抱负没有实现。跟着扶苏的话,可能就实现不了。因为扶苏比较主张仁政,以仁之国,不推崇那些惨无人道的刑法等戾政。

而李斯却恰恰相反,推崇法政,也就是法家那套。法家主张的政策很是暴戾,譬如商鞅,他推崇用各种法子把老百姓当成行尸走肉去管理,十分可恶。这点以后会聊,可以这么说,商鞅的管理政策很合乎帝王心意,但是对老百姓而言的话,那商鞅真不叫一个人。

也便是出于这些种种原因,李斯就背叛了秦始皇嬴政,选择了跟着赵高去扶持胡亥为帝。李斯就单纯的以为,这样做自己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结果,选错了。

李斯最终惨淡收场,严苛的刑罚,死亡的深渊在等待着他,他成为秦二世杀人游戏里的一颗棋子。受“五刑”,全身都被肢解,然后腰斩,最后尸体还被丢弃到了荒山野岭。

千古一相的传奇就此画上句号,亲手毁灭了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制度。是李斯推动了秦始皇在统一大业的进程,开创了心动政治制度,并被后世沿用两千年,可谓是功在千秋。

最终因为对权力的迷恋,在关乎帝国命运的抉择上充分反映出他的格局,在帝国命运和一己私欲之间他选择了后者,间隔断送了大秦王朝命,又何来统一天下之功呢!

战国时期的李斯和韩非都是荀卿的学生,李斯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韩非。

秦王见到韩非所写的《说难》,赞叹不已,恨不得马上见到韩非。后来,韩非出使秦国,秦王与韩非相谈甚欢。

李斯害怕韩非得到秦王的宠信,就在秦王面前说韩非的坏话,使得韩非含冤入狱。韩非想要亲自向秦王陈述,李斯不让他有机会觐见。韩非因此死在狱中。

秦王并吞天下,称始皇帝,任用李斯为相。

始皇三十四年,李斯奏请秦始皇焚书坑儒,相对谈论诗书者斩首于市,引古非今者诛杀亲族。

时过三年,秦始皇去世,宦官赵高胁迫李斯伪造始皇遗诏,逼迫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次子胡亥即位。

胡亥成为二世皇帝后,听从赵高的谗言,害死了一些将军,并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接着,赵高又准备向李斯下手,以便独揽朝政。

赵高故意对秦二世说:“皇帝要显得尊贵,应当深居简出,不轻易和大臣见面。今后朝廷的事就由我来办理,我天天向陛下报告。陛下考虑好了再作决定。这样,大臣们就不会小看陛下了。”

与此同时,赵高怂恿李斯求见秦二世,劝谏不要再征发老百姓去修建皇宫和陵墓。结果,秦二世对李斯一再求见非常恼怒。赵高乘机进谗,诬告李斯的大儿子李由与起义军首领项梁私通,准备谋反。秦二世信以为真,命赵高调查李斯通敌之事。

这时,李斯才知道赵高在设计害他,便与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一起,联名给秦二世上了一道奏章,要求撤掉赵高的职务,停止修建皇宫和陵墓,减轻赋税和徭役。但秦二世已经完全听信赵高的话,竟把李斯等三人抓进监狱。

李斯希望见到秦二世澄清事实,不愿不明不白地死去。于是,赵高天天派人拷打李斯,硬逼他承认和李由一起通敌谋反。

李斯实在忍受不了严刑拷打,只得招供。之后,他找了一个机会,给秦二世上书,陈述冤情,但奏书却落到赵高手里。

赵高怕有朝一日事情败露,便让心腹扮成秦二世亲自派遣的官员,去监狱轮番审问李斯。李斯每次要求申雪,都被那些人再拷打一顿。逼得他再也不敢说实话了。后来秦二世真的派人去核对供词,李斯以为是赵高派来的人,便供认不讳。

秦二世看了定案的文书后,高兴地对赵高说:“要是没有你郎中令,寡人差点遭到丞相的愚弄!”

不久,派去调查李由的专使回来了,说李由已被项梁杀死。赵高以为死无对证,假造李斯、李由父子通敌谋反的罪状,去向秦二世报告。秦二世下令将李斯腰斩,李斯的家人也一并处死。

李斯和他的二儿子同时被押上刑场,临刑前,李斯对二儿子凄然叹道:“我想和你再一起牵着黄犬,出上蔡东门追逐狡兔,看来是不可能了。”说罢,父子相对痛哭。

李斯之名,在历史上也是大大有名,不过对于他的评价却一直都褒贬不一。

李斯帮助秦始皇统一华夏,推动了大一统的历史进程,与秦始皇一起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他的政治理念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

秦统一六国之后,李斯不久便当上了丞相,他反对淳于越等人的分封子弟之意,明确以郡县制治国。同时主张禁私学,废《诗》、《书》、六国史记及“百家语”。

李斯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践着法家思想的。他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辅助秦王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又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之后又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无论是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还是秦朝颁布的一系列政策中,都有着李斯的身影。

其次,李斯又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极为自私的人

李斯有一个很出名的理论——老鼠哲学。

有一次,李斯看到厕所里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厕所来,它们都赶快逃走;但在米仓看到的老鼠,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交配,没有人或狗带来的威胁和惊恐。

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李斯内心追逐权力的欲望。正因为他内心深处有着这样的欲望,所以才在后来犯下了一些严重的错误。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临死之前,秦始皇立下遗诏,召扶苏回来继承皇位。

这时候,秦始皇身边的近臣赵高不愿意了,他与胡亥很亲近,与蒙毅有仇,而蒙毅又与扶苏亲近。一旦扶苏即位,自己哪里有活命的机会?

因此,他心中生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修改遗诏,改立胡亥为继承人。

但是赵高只是一个宦官,虽是近臣,但却是职微权低,如果要实行他的计划,那就必须让丞相李斯也加入进来。因此,他找到了赵高。

对于赵高的计划,李斯一开始是不同意的,但赵高稍一分析,他就同意了。

原因是,如果扶苏即位,李斯这个丞相肯定就当不成了。为什么?因为扶苏更加亲近儒家,而李斯是法家。扶苏即位,必然会改变现在法家主政的格局。

另外,一旦他的丞相之位不保,按照秦国其他几位丞相的历史,他必然会遭到清算。以前全国尚未统一的时候,失去丞相之位,还可以跑到其他国家去。现在统一了,他还能跑到哪里去呢?

故而,李斯背叛了他的理念,加入到了赵高的阵营中,说到底,还是他贪恋权位,太过爱惜自己。

《史记》说,“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李斯与秦始皇,一路走来共同扶持,最终创下了万世之功,君臣的关系也堪称是古代的君臣典范。如果李斯死在秦始皇的前面,或许他的美名将传遍青史。如果他没有选择与赵高战在一起,或许会死,但或许也能留下个美名吧!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它就是这么有趣,先是将李斯推向了极高的地步,而后又将其打落凡尘,身败名裂。

但不管怎么说,李斯的功绩还是非常大的,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辅助秦王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他的那些主张也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