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十朝代 > 第五十八章兵家~亚圣——吴起

第五十八章兵家~亚圣——吴起(1 / 2)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说菏泽市定陶区)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前381年,因变法得罪贵族,遭其杀害。他被后世称为武庙十哲,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其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世。

中山国三起三灭,在群雄争霸烽烟四起的春秋战国时期写下了一首慷慨壮歌。公元前406年,魏灭中山,其中魏国的大将吴起在魏灭中山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吴起一生从无败绩,在“兵家四圣”中被称为亚圣,和孙武并称孙吴,他所著的《吴起兵法》被历代兵学家所重视,与《孙子兵法》同列《武经七书》。曹操曾说过,“吴起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三晋不敢南谋。”

吴起出身富贵之家,曾想在卫国通过游说和贿赂得到官职。然家财散尽终不可得,他的同乡嘲笑他如此落魄,一怒之下,吴起杀死三十多个诽谤和嘲讽自己的人。后辞别母亲,咬臂发誓:“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后赴鲁国拜师曾子的儿子曾申门下。彼时,齐国大夫田居到鲁国问政,与吴起谈论相欢,嘉其好学,将女儿嫁给吴起为妻。后吴起不奔母丧,守“不入公卿不复回”的誓言,被重视孝道的曾申厌弃,将他逐出师门。吴起于是弃儒学法,求仕与鲁。

吴起在卫国曾有一任妻子,后将其休掉。吴起休妻有两种说法。吴起曾经让他的妻子织丝带,结果幅宽比他要求的尺度窄些。吴起让她改一下等到织成,又量了量,结果还是不符合要求的尺度,吴起非常生气。他妻子回答说:“我开头就把经线确定好了,不可以更改了。”吴起便休掉了她。吴起妻子请求哥哥求情,她哥哥说:“吴起是制定法令的人,他制定法令,是想用来为大国建立功业。他必须首先在自己妻妾身上兑现,然后才能推行开去,你不要希望再回去了。”

另一种说法:吴起把丝织的带拿给他妻子看过,让她织条这样的丝带。丝带织成后一经比较,新织的那条特别好。吴起说:“让你织条丝带,要求像样品一样。现在织得特别好,为什么?”他妻子说:“用的材料是一样的,只是额外多用了工夫,所以更好。”吴起说:“这不是我的吩咐。”把她休回娘家。

齐国相田和谋窜齐国,因鲁国与齐国世代联姻,恐鲁国讨伐,兴兵伐鲁。鲁相公休仪举荐吴起为将,鲁穆公因吴起妻子是齐国大夫田宗之女而踌躇不绝。吴起听说之后,杀妻以示衷心,后被拜为鲁将,率师拒齐。

吴起为鲁将,与士卒同衣同食,为士卒口吮其脓血,带领军队大败齐军,被进为上卿。鲁穆公因吴起杀妻本就对吴起存疑,后吴起接受齐国谋士张丑的贿赂。张丑故意泄露行踪,说吴起受贿通齐,关于吴起的谗言四起,又有人言重用吴起会影响与卫国的关系。鲁穆公听说此事,更加怀疑吴起,吴起于是逃奔魏国。

当时魏国正在变法图强,对人才需求极大。吴起来到魏国,经翟璜等人推荐,被魏文侯拜为大将。吴起在魏国主持进行军事变革,建立了第一支职业化军队“魏武卒”,将秦国的河西之地全部夺取。吴起率领魏武卒“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曾在阴晋之战中,以五万魏武卒破五十万秦军。

吴起还曾参与魏国对中山的作战。魏国对秦国确立优势后,开始攻打中山国。《韩非子》中记载,吴起担任魏国的将军,率军去攻打中山国。士兵中有一个生了毒疮的人,吴起就跪下来,亲自为他吸吮脓血。这个士兵的母亲知道以后,马上就哭了,有人问她:“将军像这样对待你的儿子,你为什么还要哭呢”她回答说:“吴起曾经为我儿子的父亲吸吮伤口,他父亲因此拼命作战,就战死了,如今看来这孩子也要因此而战死了,现在我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才哭的啊。”后吴起与魏将乐羊用时三年,攻克中山,魏文侯随即命太子击镇守中山地,封乐羊于灵寿。这是中山国三起三落的第二次国亡。

吴起担任魏国西河郡郡守,“将三军,治百官,守西河”,颇有威望。魏武侯即位后,任命田文为相国,田文之后,公叔痤接任相国。公叔痤忌惮吴起资历能力,公叔痤的妻子是魏国公主,他故意让自己的妻子在吴起面前责怒自己,又鼓动魏武侯下嫁公主来试探吴起,若吴起同意,那他便对魏国衷心,若不同意,则有异心。吴起拒绝公主下嫁,魏武侯更加猜忌,下诏从西河郡召回吴起。加之吴起已明白自己在魏国处境艰难,难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决定离开魏国。

彼时的楚国,正处于十分窘迫的处境。内有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对外连年遭到韩、赵、魏等国的攻击,不断丧失领地,楚国国君楚悼王不得已贿秦以与“三晋”讲和。因此楚悼王十分渴求变法图强的真正人才和支持者,他对吴起十分赏识,先任命他为宛守,防御韩、魏。一年后拜他为相国,吴起在楚国实现了离开卫国时对母亲的誓言“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大胆推行了一系列变法。一是明法审令,实行法治,确立法律的权威性;二是论功行赏,废减无功而疏远的公卿俸禄,提高作战兵士的待遇;三是精选、操练军队将士,加紧备战,增强军队战斗力;四是整顿吏治,重用廉能官员,裁减官员贬斥清谈投机之士,重用有真才实学的人。这些变法举措,使楚国国益富、兵益强。南收百越,北并陈国、蔡国,却“三晋”,连战连捷,击败秦国,使国势日臻强盛,达到诸侯各国皆畏服楚国,楚人“兵震天下,威服诸侯”的效果。

吴起因为变法改革严重打击到了楚国贵族既得的政治经济利益,得罪楚国的贵族势力。楚悼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悼王病死。吴起回到楚国都城奔丧,王公贵族乘机作乱,射杀吴起。吴起逃到楚悼王灵堂中,爬伏在楚悼王的尸体上。但贵族们依旧下令射杀吴起,吴起最终被箭射杀。按照当时律法,损坏君王尸体应株连三族。后楚肃王继位,夷灭当时射杀楚悼王贵族的三族共七十多家。

吴起的死亡宣告了变法的失败。吴起变法虽然失败,但变法的余温仍在,促进了楚国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楚国仍强盛一时,大阔疆域,联合赵国大败魏国。

吴起于用兵上,既与孙子齐名;于变法改革,又可与商鞅比美,建立的功业意义非凡。吴起虽死,但他在政治特别是在军事上的建树却影响深远。吴起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继承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还提出“以治为胜、教戎为先”等军事思想。吴起的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是我国军事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至今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吴起兵法》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多种语言介绍到各国,与《孙子兵法》一起享誉中外。吉备真备是著名的传播唐朝文化的日本使者,作为遣唐使两度赴唐学习,他曾开课讲解《吴子兵法》和《孙子兵法》,并运用书中原则,迅速消灭惠美押胜的叛军,被升为中卫大将。

相关文献

“吴起,卫左氏中人也,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其妻对曰:“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吴子出之,其妻请其兄而索入,其兄曰:“吴子,为法者也。其为法也,且欲以与万乘致功,必先践之妻妾,然后行之,子毋几索入矣。”其妻之弟又重于卫君,乃因以卫君之重请吴子。吴子不听,遂去卫而入。一曰:吴起示其妻以组,曰:“子为我织组,令之如是。”组已就而效之,其组异善。起曰:“使子为组,令之如是,而今也异善,何也?”其妻曰:“用财若一也,加务善之。”吴起曰:“非语也。”使之衣而归。其父往请之,吴起曰:起家无虚言。”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母立而泣,人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曰:“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子又将死也,今吾是以泣。”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者;去之,则不足以征甲兵。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遂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人争趋之,于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吴起为楚悼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壹楚国之俗,南攻杨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功已成矣,卒支解。

——《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语》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河健,伏尸何劣。

——曹丕《煌煌京洛行》

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令》

商鞅为秦立相坐之法,而百姓怨矣;吴起为楚减爵禄之令,而功臣畔矣。商鞅之立法也,吴起之用兵也,天下之善者也。然商鞅之法亡秦,察于刀笔之,而不知治乱之本也;吴起以兵弱楚,习于行陈之事,而不知庙战之权也。

——《淮南子·泰族训》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与士卒分劳苦。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因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试延以公主,以此卜之。吴起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公元前381年,有“军神”之称的吴起,被乱箭穿心而亡。

事情还要从楚悼王病逝说起,当时正在地方上落实变法措施的吴起,听到这个消息后望着郢都长长叹了一口气,眼中含泪。

他放下手中正在精修的法律条令,执起书简毫不犹豫地将其投入到旁边的火盆中,闭着眼睛任泪水流下来。

他让小厮备车打算回郢都悼念楚王,小厮欲为其收拾行囊却被他拒绝了。

他知道,这次郢都之行只怕是有去无回,楚悼王去世了,意味着他的寿命也到头了。

坐上车后他便闭目养神,几天的路途中滴水未进,进入郢都,守卫看是令尹大人的马车便自动放行了。

畅通无阻来到楚王宫殿,他知道这才是要命的龙潭虎穴,踏进大殿穿过帷幔还未到达楚王跟前,身后万箭齐发。

吴起听到声音只快步上前抱住楚王遗体,却不想那些杀手并未因此住手,直到乱箭刺入吴起的身体,连楚王的尸体都没能幸免于难。

可怜一代军神吴起,就这样被乱箭射死,退出历史舞台。

很难想象在生死存亡关头,他还不忘略施小计,严惩了刺杀他的一众人。

“你糊涂啊,为何要杀人?你赶紧走,连夜走不然等天亮了,官府的人知道了你必得杀人偿命。”母亲含泪为他收拾几件衣物,便推着他出了门。

20岁的吴起跪在地上向母亲磕了三个头,说道:“母亲保重,孩儿此去,不当卿相绝不回卫”。

说完拿着包裹趁着夜色便离开了家乡,谁也不知道这个年轻莽撞的少年,以后的路要如何走。

这是公元前420年,发生在卫国一户农民家庭母子间送别的一幕。

吴起因无法忍受被人奚落诽谤,一怒之下杀死了30多个侮辱他的人,这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重罪,因此为逃避刑罚他只能连夜逃往其他国家。

20岁的吴起虽身背命案,但他并不在乎,齐国的稷下学宫一直被视为读书人的天堂。

无处可去的吴起决定到稷下学宫一探究竟,他不会想到这一步会让他背上上千年的“渣男”标签,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来到物资富庶学术活跃的齐国,吴起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吸收着各个门派的学说。

经过一段时日的了解,最终他选择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正统入学,曾申欣然接受将其收为弟子。

儒学是当时的主要门派,无论是文化典籍还是学习氛围都是最好的,曾申也算得上名师。

整整5年,吴起废寝忘食钻研入学,虽然之后他成为带兵打仗无往不利的战神,但是儒学早已深入其骨髓中。

入门第5年,吴起母亲病逝,按照儒礼母亲去世儿子当回家守孝三年,但吴起想起当初离家时发下的誓言,如今并未功成名就怎可回家。

吴起拒绝回家为母守孝,老师曾申认为他不孝便将其逐出师门。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被逐出师门这件事确实让人悲伤。

强人之所以强大,不是因为他与生俱来的力量,而是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

杀了人的吴起没有畏手畏脚躲躲藏藏,反而来到人潮如织的齐国,拜入孔门。

被逐出师门的吴起同样没有一蹶不振,他开始反思自己,学习儒家的初衷和目的,此后他改变自己的轨道,开始涉猎其他学派,法家就是这个时候进入他的视野的。

此时的他不再拘泥于一个门派,开始集百家之所长充实贫瘠的自己,也不再埋头做学问,而是抓住机会表现自己。

争取让统治者看到自己,为实现自己当初答应母亲的目标,创造一切条件。

他开始在稷下学宫与诸多学子论述,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扎实的儒学功底和丰富的涉猎见闻,让他很快从学子中脱颖而出。

公元前414年,26岁的吴起,不仅在学问上出名,这一年他还娶了一房美娇妻。

妻子是齐国本地人,婚后两人琴瑟和鸣恩爱有加,谁也不会想到正是这位贤惠的妻子,让吴起走上了“渣男”之路。

公元前412年,28岁的吴起,被伯乐引荐给鲁元公,鲁元公早就听闻过吴起的大名,对于他的到来自是十分欢迎。

但此时的鲁国表面是一片国泰民安的场景,因此吴起并没有受到大用,只是朝廷的边缘人物。

好巧不巧,不得不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吴起进入鲁国的当年,齐国派兵攻打鲁国。

面对强大的齐国,弱小的鲁国不仅兵力有限,就连领军作战的将领也没有,此时有人推荐了吴起。

鲁元公说出自己的顾虑:“我早就想过他了,我知道他是难得一见的将才,但此次战争对他来说恐怕有些顾忌,我听说他的妻子是齐国人,这样他还能对齐国痛下杀手吗?”

这话传到吴起耳中后,他什么也没说,当天夜里趁着妻子熟睡之时,毫不犹豫地将妻子的头颅砍下,呈给了鲁元公。

鲁元公见此惊讶不已,打消了内心的顾虑便将兵权交给吴起,空有理论缺乏实战的吴起,终于能以实战论英雄,让天下人都看看他的能力。

没有任何意外吴起率领鲁军大败齐军,让弱小的鲁国好好扬眉吐气了一番。

鲁元公大喜,大大嘉奖了吴起。

但人性总是丑恶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人根深蒂固的自私基因,一炮而红的吴起被国君看重,却遭到有心人的排挤,失望的吴起离开鲁国,前往了魏国。

在魏国,才真正让吴起屹立于史书,流传于后世,他在魏国创下了不朽的传奇。

“军神”吴起之所以被称为“神”,是因为他在魏国带兵打仗期间,创下了大战76次,全胜64次的辉煌纪录。

这样了不起的战绩,离不开吴起的英明领导,更离不开普通士兵的英勇奋战,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吴起多年经验的累积。

首先,他创设了武卒制,将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动员征兵制度改为募兵制,选择年轻有力能征善战的士兵,增大战胜几率。

其次,采用规范化、严格化的军事考核标准考核士兵。

考核时士兵身穿3层护甲,头带铁盔、腰配剑、肩长矛、操十石弓,携箭五十支,背三天干粮,半天能行军百里(约合四十公里),才算合格。

合格的士兵上阵杀敌,有优厚待遇不仅家里能免除徭役,还能给自己挣军工,这在相当程度上调动了战士们的作战积极性,也是战无不胜的前提条件。

吴起相当于将原先训练士兵松散无序的方法改进,真正将军事化运用到军队中。

后来的商鞅变法很多改革措施,都是借鉴吴起的方法,只不过商鞅变法采取强制的法家严刑峻法的思想,将人视为机器,短期会走上富国强民的道路,长时间会导致国强民乏的局面。

吴起的很多措施更为人性化,例如,在行军打仗途中,他能做到和普通士兵同吃同睡,绝不摆将领的架子。

在历史上流传最广的一个例子,就是行军途中他曾为一名腿上长疥疮的小兵吸脓。

能做到这个份上的将军,试问哪个士兵不会为他卖命?吴起的平易近人从不是口头说说而已。

极端条件下他和士兵以天为盖地为庐,不分尊卑同榻而眠,这种军事思想被历代军事将领所沿用。

红军长征途中,各将领与红军战士同吃同住,也是这种思想的延续,更容易让战士认可将领,增加两者的亲密度有利于培养向心力,吴起可谓是玩心理战的高手。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兵战力不断提升,凝聚力增强,对将领从心底里接受,这样的军队当然能做到无往不胜。

魏国在吴起的征战下,逐步强大起来足以傲视诸侯国,将西部的秦人打到遥远的蛮荒之地。

吴起在魏国的地位水涨船高,魏文侯去世魏武侯即位后,担心吴起手握重兵威胁王权,选择削其权力夺其兵权。

吴起一怒之下奔赴南方的楚国,此时的楚国正值楚悼王执政时期,楚悼王有治理国家的雄心。

但楚国各地的封君贵族势力强盛,威胁王权,楚悼王却对此一筹莫展,来到楚国的吴起与楚悼王详谈到半夜。

他明确指出要想楚国强大起来,必须削弱贵族的势力,重视农业和军事,这样才能国富民强。

楚悼王将吴起视为楚国崛起的杠杆,放权给吴起让其大展宏图,封其为令尹全权负责变法。

首先:吴起提出封君贵族只能传承两代,第三代如果没有任何建树,国家就要没收他们的爵位、土地和人民。

其次:将没收的土地分给有军功的战士,调动军队的积极性,这样在对外战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将没落贵族前往偏远地区务农垦荒,楚国国土面积大,却开发不足,农民大多集中在中部水网密集土地肥沃的地区。

楚国东部和西部大都是荒地,将这些土地开发出来,不仅能促进农业发展还能增加军队粮草。

战国时代战争频繁,军队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强有力保障,兵马未动粮草现象,供养一支庞大军队的开支自是离不开粮草。

这些措施相当程度上调动军队的作战能力,短时间内让楚国的对外扩张战争连战连捷,延续了吴起军神的名号。

但是变法中被压制的贵族,是一只隐蔽的火药桶,一旦爆发威力不可小觑。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的离世就是引燃火药桶的火星。

吴起作为外来客卿,在楚国毫无根基,能全权掌握变法完全依赖楚悼王的支持。

楚悼王一旦去世,贵族群起而攻之,最终才会面临万箭穿心而死的结局。

但吴起死之前也没让自己的对手好过,楚国有规定,任何人不能伤害破坏楚王遗体,否则被施以极刑。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