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十朝代 > 第六十一章墨家~墨家钜子——孟胜

第六十一章墨家~墨家钜子——孟胜(1 / 2)

 孟胜是中国东周末年的墨家巨子。其著名事迹是为了守义,与约180名弟子死于楚国阳城君(一说鲁阳文君)的封地。公尚过,作为墨子的弟子,深得墨子器重。

子墨子游公尚过于越。公尚过说越王,越王大说,谓公尚过曰:

“先生苟能使子墨子于越而教寡人,请裂故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子墨子”。

公尚过许诺。遂为公尚过束车五十乘,以迎子墨子于鲁。曰:

“吾以夫子之道说越王,越王大说,谓过曰:‘苟能使子墨子至于越而教寡人,请裂故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子。’”

子墨子谓公尚过曰:

“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我道,则翟将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抑越不听吾言,不用吾道,而吾往焉,则是我以义粜也。钧之粜,亦于中国耳,何必于越哉!”

此故事是公尚过被派到越国宣传墨家主张,结果让越王对墨家之学叹服不已。越王表示要用五百地的代价礼遇墨子,这足以说明公尚过对墨子思想理解深入,表达清楚,阐发得当,应是深得墨子思想精髓的人。

墨子甚至直接称赞过公尚过,其赞许之词连在大弟子禽滑厘身上都没用过。

墨子南游到卫国,车上装满了书。弟子弦唐子觉得很奇怪,问墨子道:

“我记得老师您曾教导公尚过说,读书只是为了衡量事物的是非曲直。现在您出门带这么多书,又做什么用呢?”

弦唐子的意思就是说,按您的意思,许多事情的理解是不用从书上去学的,可你自己出行却是带足了书的呀!

墨子说:

“殊途同归的道理,流传的时候确实也会出现差错。正是由于人们听到的不能一致,书就多起来了。但像公尚过那样的人,对于事理已能洞察精微,对于殊途同归的道理,已能把握要领,因此就不必事事用书教导了。这有什么奇怪的呢?”

墨子能如此评价公尚过,足以说明他对公尚过理解之深。两个学识上互相信赖之人,无疑是难得的思想上的知己。

东周末年的墨家钜子名叫孟胜,其著名事迹是为了守义,与约180名弟子死于楚国阳城君的封地。

孟胜与楚国的阳城君是上下属兼好友关系,阳城君外出之时,令孟胜守护其领地,并将一个叫璜的玉器分成两半当做符,将一半交给孟胜并吩咐他“符合听之”。

楚悼王去世,之前妒恨吴起的众大臣群起作乱要杀这位名将,最后吴起故意伏在楚悼王遗体上,被弓箭射杀,但有些箭也因此射中楚悼王的遗体。楚国有法律,毁坏王尸是大罪,罪连三族。

楚国太子继任,为楚肃王,他要杀光“射吴起并中王尸者”,共有70多个家族被牵连。阳城君也是其中一个参与射杀吴起的大臣,阳城君闻知消息之后逃跑。楚肃王要收回阳城君的封地,当然并没有阳城君的“符令”。

孟胜认为受阳城君所托,现在无法守护其属地,必须一死。

其弟子徐弱劝告孟胜,认为事已如此,死亦对阳城君无任何益处,且此举将令墨家损失惨重,更有可能“绝墨者于世”。

孟胜却认为他与阳城君的关系非浅,若不死,将来恐怕没人会信任墨者。并认为他会将钜子之位传给宋国的田襄子,不怕墨者绝世。徐弱听了孟胜的话,先去赴死。

孟胜令三个人传钜子之位于田襄子,然后赴死,跟随孟胜赴死者约有180人。三人转告田襄子继任钜子之后,又要折返楚国与孟胜共同赴死,田襄子以刚接任的钜子地位命令三人留下,但失败。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