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十朝代 > 第六十八章阴阳家~少年丞相——甘罗

第六十八章阴阳家~少年丞相——甘罗(1 / 2)

 甘罗,子姓,楚国下蔡(今安徽凤台县)人,战国时秦国名臣甘茂之孙,秦国上卿。

“甘罗十二岁作宰相,周瑜七岁调令兵”,这估计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典故了。司马迁的《史记》中对甘罗是这样描述的:“甘罗者,甘茂孙也,甘茂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甘罗的祖父甘茂,原来是秦国的左丞相,声名显赫,后来卒于魏国,作为政治家的后代,如果没有土地,也不去经商,那么只有沿袭父辈的老路去当门客,一来解决饭碗,二来有机会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这样甘罗父子便到秦国投奔了吕不韦,吕不韦当然很高兴,这父子二人毕竟是名门之后。

甘罗说服张唐去燕国,这段故事史书有记载,但是细节可能是为了渲染甘罗而作了艺术夸张,混淆了史实与故事之间的区别,也就是说甘罗在这个事件突发奇想,提醒了吕不韦,吕不韦又独出心裁选派年仅十二岁的甘罗作为大使。

理由是:

一、甘罗是名门之后;

二、甘罗天资聪颖并且参与了整个研究过程,对外交细节了如指掌;

三、派一名小孩出使赵国,可以名震诸侯,显示秦国的强大,在政治上能达到震慑诸侯的目的,为统一六国先在精神上解除各国的武装。

吕不韦所以能做出这惊人的举措,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是故伎重演,历史上他就把在赵国当人质的“异人”变成秦国的太子“子楚”,他把自己歌姬宠妾也变成了赵太后,这就是樊於期所说的“纳妾盗国”,他把秦王嬴政把玩於鼓掌之中,何况一介布衣三尺顽童的甘罗。在这场密谋策划中,充分体现出吕不韦的商人气质和本色。

这场外交活动结束之后,甘罗为秦国立下大功,封为上卿,被世人传为佳话。

他就是少年丞相甘罗,秦国左丞相甘茂之孙。

甘茂去世时,甘罗年仅12岁,在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手下担任少庶子之职。

当时,权倾朝野的吕不韦想要攻打赵国来扩张自己在河间的封地,于是派刚成君蔡泽在燕国做大臣。三年后,蔡泽说服燕王派燕太子丹到秦国为质。

吕不韦便打算将张唐派去燕国做相国,这样他便可以联合燕国攻打赵国,他的封地就得以扩张了。

可是吕不韦千算万算,偏偏算漏了一件事,那就是张唐愿不愿意去燕国。

原来张唐早些年帮助秦昭襄王攻打过赵国,赵王恨他至极,曾扬言谁要逮住他,就赏赐方圆百里的土地。若要前往燕国,必定经过赵国,张唐害怕,自然不肯去燕国。

强扭的瓜不甜,吕不韦没办法强人所难,只好先让张唐退下,另外想办法。就在这时,甘罗站了出来,说:“我有办法让张唐去燕国。”

吕不韦听了却厉声斥到:“去去去!我亲自出马他尚且无动于衷,你个小孩子还能有什么办法!”

甘罗说:“古时项橐七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如今我12岁,君侯为何不让我试一试,还不由分说地呵斥我呢?”

吕不韦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吧,就同意让甘罗劝说张唐。让吕不韦意外的是,甘罗不仅成功说服了张唐,还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十几座城池,立下奇功,连秦始皇都惊叹不已。

甘罗拜见张唐,问了张唐两个问题,一是“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二是“应侯范雎与吕不韦相比,谁的权势更大?”

张唐认为他功不及白起,而且吕不韦权势大于范雎。甘罗听后便说:“当年范雎想攻打赵国,可白起阻拦他,结果范雎绞死白起。现在吕不韦亲自请您前往燕国而您不肯,我不知您将身死何地啊!”

张唐听了惊出一身冷汗,于是立刻让人准备车马盘缠,择日起程。

说服张唐后,甘罗又对吕不韦说:“请君侯替我准备五辆马车,让我先去赵国替张唐打通关节。”

吕不韦将他推荐给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了甘罗,耳提面命一番后才派他前往赵国。

来到赵国的甘罗见到了赵悼襄王,面对君王的强大气场,他豪不怯懦,询问赵王是否知道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以及张唐要到燕国任相的事,赵王回答有所耳闻。

甘罗便说:“燕国秦国这是要结盟起来攻打赵国,可若是赵王肯先送我五座城池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就能说服秦王放弃结盟燕国,而是帮助赵国攻打燕国。”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