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爵 > 第172章 第一批杂交水稻

第172章 第一批杂交水稻(2 / 2)

“对,你说的这个确实是减产的很大原因,尤其是在水稻即将成熟的时候经常出现大风天气,所以还是选择低杆的水稻更稳妥一些,但是这低杆的水稻长的稻穗实在太少了!”

朱元璋对这低杆的稻穗哪里都满意,唯独不满意的就是一株水稻长出来的稻穗数量太少!

“所以儿臣就要让这些水稻杂交,到时候长出来的水稻既要有抗倒伏的优势,又要有高产的优势。”李霖认真的说道。

“这就像驴和马杂交生出骡子一样,只是这个样子会不会很麻烦?以后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培育新的稻种么?万一稻种也像骡子无法生育怎么办?”

朱元璋担心培育出来的新型稻种无法长出谷粒,到时候全国就要变的颗粒无收了!

“父皇不必担心,水稻杂交毕竟不是驴马杂交,只要选取了高产的粮种,不再种植不育系水稻传播花粉,就不会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李霖笑着解释道。

“你小子到底是从哪儿学来的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为何朕以前从未听说过这种培育粮种的方法?”

朱元璋以前只知道李霖是个大才子,对诗词歌赋有所研究,也知道对方懂一些谋略,总是会出其不意的想到好点子。

但是朱元璋还从来没觉得李霖是种田方面的农业博士。

之前朱元璋之所以听从李霖的意见让汤和下南洋寻找稻种,他仅仅是想把高产的稻种收回来直接种植,并不认为李霖在农业方面真的有什么真知灼见!

可是现在看到这些明显比着普通水稻植株高大、产量暴增的水稻,朱元璋这才意识到李霖在农业方面也是有着真才实学的!

李霖也知道朱元璋早晚会询问自己这些事情,所以就笑着解释道:“回禀父皇,其实儿臣年幼之时就喜欢研读杂学古籍,像齐民要术、水经注、道藏之类的杂学书籍,微臣都读过一些,这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出自于科学通报上面的一篇著作。”

“嗯?科学通报?这是什么著作?”

朱元璋听说过水经注、齐民要术和道藏等著作,却唯独没有听说过科学通报,所以心里十分好奇。

“回禀父皇,科学通报是一部专门收录杂学的书籍,知道者甚少,再加上当年元朝暴政,想要抹杀百姓的智慧,让百姓变成愚昧听话的牲畜,所以有很多珍贵的古籍名著都遗失或者被焚毁了,您没有听说过也是很正常的。”

李霖这么一说,朱元璋信以为真,因为元朝统治时期确实奴役着百姓,焚毁了大量书籍。

“看来确实有必要加快洪武大典的编撰了,只有让百姓不再愚昧,大明才能真正的走向强盛!”

朱元璋突然觉得知识文化也是非常强大的力量!若是今后大明的粮食高产,百姓生活富足,何愁灭不了北元余孽?

“父皇圣明!现在编撰洪武大典耗费的人力物力都在不断增加,还请父皇多给翰林院拨款,让洪武大典和四库全书尽快编撰完毕,这样也能为大明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李霖上个月就给朱元璋提过好几次,只是对方也一直缺钱,所以很难再给翰林院的人拨款了。

不过现在玻璃厂已经步入了正轨,而且大量夏粮开始出售,所以国库也逐渐充盈,给翰林院拨款几十万两银子肯定是没问题的!

朱元璋仔细想了想,毕竟只要是让他花钱,他就十分的心疼,所以琢磨了片刻之后说道:“以后朕每个月给翰林院拨款一万两白银吧。”

“父皇,要不您再追加一万两吧,这每个月两万两的银子全都由玻璃厂担负,您觉得如何?”

李霖觉得一万两银子还是太少了,每个月多发两万两银子才能让别人尽心尽力的做事!

朱元璋听到李霖要出这一笔银子,顿时心情大好。

“好,一切就依驸马所言,朕这就写一封手谕,马上给翰林院拨银子。”

对于朱元璋来说,只要不花他的钱,怎样都行!

不过对于李霖来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他只不过是顶了一个虚名而已。

三天之后,李霖把所有的水稻都分好了种类,选取了优势最大的八种稻谷当做需要杂交的粮种,其他粮种则是备用培育。

这八百斤粮种虽然不多,但是明年再杂交一次,除去损耗之后,差不多能收获五万斤以上的粮种。

等到第三年基本上就可以推广全国了,到时候亩产突破到两百斤以上应该还是可以实现的!

等到这一切都做好之后,李霖把粮种交给了朱元璋,让对方派人小心存放,千万不能出现任何闪失,否则这一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朱元璋也知道这件事情关系重大,不敢有半点儿闪失,让二虎派人日夜守护,只等来年播种。

原本朱元璋让人调查的虫害事件好像不了了之了。

不过李霖心里也很清楚,朱元璋之所以没有再提这件事情,并不是因为他忘了,而是他目前不想把这件事情闹的太大!

所以李霖就当做什么也不知道,反正他该说的都说了,至于对方以后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他也根本管不着。

其实早在七天之前,朱元璋就已经把虫害的事情调查清楚了。

这件事情的幕后主使果然是胡惟庸,对方为了报复李霖,专门派人搜集大量虫子放入试验田之中。

胡惟庸非常清楚朱元璋有多么看重这些粮种,一旦粮种出了问题,第一个被杀的肯定是李霖!

但是胡惟庸没有想到在这件事情上,朱元璋非常的冷静,竟然没有拿李霖问罪!这是他最失算的地方!

朱元璋其他时候可能易怒不冷静,但只要是关于民生大计的问题,他都会非常冷静严肃的处理!

再加上朱元璋看到了李霖的这种杂交水稻确实比着以前的粮种高产,所以他根本不可能因为虫害的问题把李霖杀了!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立刻把胡惟庸抓起来,是因为他觉得现在还不是和胡惟庸清算的时候。

要不然短时间之内连续更换两次丞相,对朝堂局势会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胡惟庸这段时间也低调了许多,之前的那些宾客基本上都闭门不见。

他的这种改变也让朱元璋满意了许多,所以目前的朝堂之上还算一派祥和。

(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