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后唐兴衰 > 第五百九十八回、不愿意讲和(二)

第五百九十八回、不愿意讲和(二)(1 / 2)

 李存霸问郭崇韬,咱就这么回去,咱来干什么呢?</p>

郭崇韬说,这是我的一计,我这是让王衍先撤兵,等王衍撤兵后,我想给他来个突然袭击。</p>

李存霸说:“好,这个主意好。”</p>

郭崇韬当然不愿意退兵了。他和李嗣源商量好了,李嗣源在那边打高兴周,他在这边打西蜀,李嗣源要在那边大获全胜,他要在这边一无所获,他也觉得他面子上过不去。</p>

另外,郭崇韬也想一举拿下西蜀,尽早统一全国。</p>

前文在分析各国力量的时候说了,南方七国占了全国九分之四的地盘和人口,李唐占了全国九分之五的地盘和人口,南方七国中的西蜀占了全国九分之一的地盘和人口,李唐和整个南方七国比,他们的力量相差不大,他们是一方九分之四,一方九分之五。如果李唐把西蜀那占全国九分之一的地盘和人口收过来,那就成了李唐占全国地盘和人口的九分之六,和除西蜀以外的南方六国占全国地盘和人口的九分之三的比例了。到那时李唐再想灭南方六国就容易了。</p>

所以,郭崇韬才这么想把西蜀灭掉。</p>

******</p>

再说王衍。</p>

戴荣回去后,他把他这次见郭崇韬的情况就和王衍一说。</p>

王衍听了后,他非常高兴。</p>

这时,王衍就准备撤兵。</p>

这时候,有一个叫凌守人的的人说话了。</p>

凌守人是西蜀丞相凌异人本家的一个兄弟。</p>

凌守人说:“皇上,您说郭崇韬会讲信用吗?万一他退了兵之后再回来可怎么办?咱退兵和他退兵可不同。他那边都是好走的平原路,他退了兵之后想再回来容易。咱这边都是难走的山路。咱退了兵之后再想回来,还是走上山路,就更不容易了!”</p>

王衍说:“郭崇韬那么大的丞相,他不会说话不算数吗?真格的,他那么大的李唐丞相会说话不算数?”</p>

凌守人见王衍这么说,他不说话了:万一王衍的猜测是对的呢?退兵也有退兵的好处。退兵是退了兵之后让这些兵展农业,让国富民强。万一听我的坏了事呢?</p>

凌守人心想:看来王衍已经决定退兵了,我就是再说,也没用。我再说只能是给皇上添烦。</p>

凌守人想到那些,他就没多说什么。</p>

王衍决定退兵了。</p>

******</p>

王衍想退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p>

王衍想退了兵之后,让一些士兵开些荒种些地展展他的国力。现在正是春天,正是开荒种地的时候。西蜀是小国,西蜀经不起长期的战争。要打长期的战争,就得花费好多的军饷。需要军饷就得对老百姓要,对老百姓要少了不够,对老百姓要多了闹不好就会引起农民起义。对于这个,王衍也反复考虑过。</p>

王衍兵退了二十里。</p>

******</p>

几天后,王衍听说,郭崇韬又退了二十里,他又随之兵退了二十里。</p>

数些天后,王衍和郭崇韬就都退到百里之外了。</p>

王衍见郭崇韬确实退了,他就开始安排他下一步的事了。</p>

王衍让一些兵开荒种田去了。</p>

王衍十万兵下放了五万。</p>

这就说明小国日子得需要精打细算。像李唐那样的大国拿出二十万人马来,他们国内的老百姓压力不大,像西蜀这样的小国拿出十万人马来,他国内老百姓的压力就非常大。</p>

王衍将他十万人马下放了五万,他把留下的五万人马驻扎在一个叫凤尾坡的地方。</p>

王衍没敢把所有的人马全部下放,他也没敢把他人马离剑门关太远了,因为郭崇韬的人马离剑门关不远,他对郭崇韬还不十分放心。</p>

王衍觉可没想到,剑门关那边真出事了。</p>

******</p>

再说郭崇韬。</p>

郭崇韬听到王衍退了兵之后,王衍将人马解散了一部分的消息之后,他“哈”,“哈”大笑。</p>

郭崇韬马上传令升帐。</p>

郭崇韬升帐了。</p>

郭崇韬拿起了头一支大令:“李粗霸听令!”</p>

“在!”</p>

李存霸站出来了。</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