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唐枭 > 第91章 李子奇

第91章 李子奇(2 / 2)

牢卒恭敬回应,韦扶风转身走了,他去见祖父说话。

在州衙进见了祖父,向祖父禀告了均州和房州的情况,以及治理的策略和税赋,与祖父达成了共识。

之后又探讨川南危机和金州的外患,一起酌词给杨守亮书信,谋求杨守亮相安,促使其不与王建联盟。

信曰:“朝廷寡恩,见危不援,贪利丧义,贼求尚可节度,奈何良臣尊崇遭忌,吾幸得金州之地为业,然守成艰难,北有朝廷猜忌,东北有强藩韩建虎视,东有忠义军仇视,南有荆南成汭崛起,拥兵五万之众窥视房州。”

“吾与杨使君西界相邻,不求联盟图强,只求唇齿相依各安其业,共拒朝廷算计,使强藩无机可乘。”

次日发出信使,同时释放了大牢俘虏出城。

......

兴元府,杨守亮接到了金州刺史的来信,看了后招来心腹商议。

心腹的意见不一,有的说不可轻信,有的说金州既然主动求安,也确实存在四周皆敌,立足艰难,可以相信。

原来王建攻陷成都城的信息,不只是让韦扶风忧心忡忡,就是杨守亮也是忧心忡忡。

主要是王建太过骁勇善战,但川南节度使也是让杨守亮顾忌,羞恼。

另外龙剑节度使,接到了西川彭州节度使的求援,表示愿意附属。

回师兴元府之后,杨守亮面临很多难题,主要是过冬的军粮不足。

属下建议在王建还没有彻底夺占西川前,发兵攻占东川,只是金州和朝廷威胁着兴元府。

正踌躇中,李子奇与数十将官归来了。

杨守亮愕然,只能装出惊喜的出迎,得知李子奇和数十将官不肯归降金州,才被放了回来。

虽然疑虑,杨守亮也认为是金州求安的一种表态,他问计李子奇。

李子奇道:“金州自顾不暇,战后急需休养立足,属下曾经建议过先夺东川,再取川南,龙剑节度使占据剑州,有利于用兵,如今的形势,大帅不如与川南联合瓜分东川,然后进图西川,属下认为王建最可怕。”

杨守亮深以为然,使人去往金州商谈。

金州刺史答应了合作,保证绝不会乘虚进犯兴元府,条件是只出兵进取昌州西北的荣州和陵州,允许金州与渝州通行嘉陵江水路。

杨守亮欣悦,金州之战的无功而返,让他需要另一场战事获得过冬给养,于是再次备战,兵锋指向西南的东川。

杨守亮的主动联合,让韦扶风为之欣喜,结果超出了他的预期。

所谓兵不厌诈,金州的防御不能出现懈怠。

韦扶风向祖父建议城门的镇守,依然由扶风军独立承担,除非是祖父亲临城门,否则任何人都不能号令。

祖父采纳,韦扶风安排两千扶风军镇守城门,提拔了四个兵马使。

其它的扶风军力,一部分隐藏原本的扶风军驻地,一部分继续驻扎均州郧县。

五十护军,护卫着一辆能够四人扛抬的轿车,由金州向西去往洋州,车内坐着林清雪和小雪。

韦扶风则低调的成为一名护卫,远离轿车二十多米的隐藏在队伍里。

韦扶风没有南下夔州,走大江水路回归川南,一是大江那里存在危机,指不定会被成汭的军力突袭,二是逆江的行程缓慢。

五十护卫用护送官眷的名义,自石泉县走出金州,进入汉中地界的洋州。

一路顺利的走过黄金峡,走过兴元府,走过阳平关,横跨汉中地域抵达兴州顺政县,乘船顺流而下。

船行至利州广元县泊停,韦扶风使人登岸打听信息,没有获得新的信息,船离广元一路顺流而下。

六日后,平安抵达渝州,绕过渝中半岛,直接泊去了南岸巴城。

自水城门低调入城,直接去往了州衙,州衙就是扶风侯府,节度使行辕,都督府所在,渝州刺史的州衙迁回了渝中半岛。

回到州衙,韦扶风换上紫袍玉带,梁冠官靴,聚见都督府的大小文武官员。

包括虎贲卫四个都尉,各营指挥使,兵马使,牙将,只有执掌白虎堂,兼任千鹤营指挥使的老冯在外城未归。

聚在一起,韦扶风简单说了金州那里的建树,之后询问川南军政。

其实就是与属下见一下,彰显一下权威存在,很多的军政不能公开听议。

半时后,大半属下散离,只留了指挥使和都督府的长史,判官和推官议事,指挥使老冯也回来了拜见参与。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