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武侠修真 > 千古长安客 > 第二章 爱如潮水

第二章 爱如潮水(2 / 2)

“那为什么不让白玲珑知晓白云道士已故消息,为何还要让青城山的众人受到如此惨痛伤害?”

黑虎:“白云道士临死前也考虑过,一是怕白玲珑知道白云道长是因自己而死,会自寻短见,二来就是担心其会失去理智降罪于青城山,如今看来还是让其尽早知道为妙,不然整个青城山迟早有会被其生灵涂炭”。

黑虎引领着李白朝着迷魂函走去,可是刚走了没有多久,突然青城山方向周遭大水冲天,三江之水漫天席卷而来,直逼巍峨高耸的青城山。

黑虎惊色道:“白玲珑又要水淹青城山了”。

李白生气道:“真是不可理喻”。

光子:“我这就去劝解白玲珑赶来此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于她”。

“你快去快回”,李白急催道。

飘身而起的光子飞奔向青城山方向,顿见洪水肆虐,而在大水中央正是白玲珑,化身双头银蛇,山腰涌动三江之水,而其正挺身立于浪头之上,四目血红,双头攒聚三江之水,身子猛然一摆动,飞流乱涌,巨石滔天,直直地砸向青城山上。

光子飞至其跟前,正色道:“白玲珑,请你不要意气用事,我们找到了白云道长”。

“你休要欺骗我,青城山的臭道士一个个虚与委蛇,为了苟活下去,肯定派你来当说客,好让我放他们一条生路,我告诉你休想,今天我就要整个青城山陪葬,就算是玉石俱焚,我也在所不惜,你闪开,不要怪我对你不客气”。

光子见其不可理喻,忽然灵机一动,呼之欲出:“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这首《白头吟》是你和白云道长许下的海誓山盟,你可记得”。

此话一出,白玲珑顿时心中明白,连忙催促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且随我而来,到了一切你自会明白”。光子登时转身朝着摩崖石刻飞去。

白玲珑不曾耽搁紧紧跟随,等到了摩崖石刻光子指了指前面,白玲珑细细端详,尤其是看到最后四个大字:白云绝笔,蓦然有气无力朝后跌倒去,光子及时搀扶住,关心道:“白云道长已故了,他的尸体就藏在西岭雪山的迷魂函”。

“不可能”。

“他不可能先我而去,他一定不会死的,我不允许他死,我不允许他怎么可以死呢”。

白玲珑踉踉跄跄的双膝跪地,泪流满面,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就连旁边的光子也被其感动万分,忙上前安慰道:“白云道长知晓你的性情,所以才会一直对你隐瞒,他不想因为自己的死而对你造成永远地愧疚”。

忽而大笑一声的白玲珑:“永远地愧疚,哈哈”。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愿得一心人……都是骗人的鬼话,既然你已死,那我也没有活下去的必要了,就让我用整个青城山为我们的誓言殉葬”。

白玲珑眼睛闪过一道阴森寒芒,突然仰天大吼一声,三江之水犹如一头猛兽迅疾地直扑青城山。

光子劝解道:“不要,白云道长知道你这样,他一定会死不瞑目的,你还是早点收手吧,或许还有挽回机会,不然你连最后一点见面机会都没有了”。

话音刚落,李白气喘吁吁地奔跑来,脱口而出道:“我们找到了白云道长的尸体了”。

白玲珑眼前大亮,眉头一挑,咄咄逼人道:“他在哪儿?”

李白二话不说在前带路,三步并两步,火急火燎的直达迷魂函,等到了一方冰冷阴森的雪洞之内,白云道长尸身未腐,两眼紧闭,面色铁青,想来是中毒已深,双腿盘膝端坐于地,静静地手持拂尘,李白见其倍感一股似曾相识感觉,却在脑海中一瞬间变得模糊不清,又急急的消失无影无踪。

白玲珑失声道:“白云,你让我找的好苦,你怎么可以弃我者去,终究是我害苦了你”。

突然奔向白云道长尸身大哭不止,但却毫无半点任何的回应,冰冷洞内只有无尽地抽泣。

白玲珑自怨自艾道:“白云,你说过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纵然是死,我也会对你不离不弃”。

一说完忽然显现原身,腰身直接绕着白云道长尸体盘旋而上,双头银蛇化作一尊石像。

李白:“你这是作何?”

“生不能同床,死愿同棺,一生一世,永不分离,多谢你们替我找到白云,没有什么作为报答,请收下我的小小礼物”。

一道绿光飞来,光子激动道:“这是你的修炼千年的内丹,我们怎么可以收下如此贵重的礼物?”

“不必推辞,我已找到意中人,此生再也不会踏出这洞门一步,留着这内丹也别无他用,权当感谢几位的大恩大德”。

李白不知如何婉拒,不等几人反应,从石像处生出一道道冰花,光子:“那我等就不打扰了”。

刚一出的冰洞,一道寒冰死死地将洞门封死。

几人回眸看去,徒留下沉重地一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

光子大喊道:“快看三江水退去了”。

李白喜出望外,顺手抱起了光子猛亲一口,高兴道:“青城山再也不会大难临头了”。

光子脸颊微红,不好意思的蜷缩一团低头不语,而这时身后的黑虎打破两人的尴尬局面。

“我也该走了”。

“多谢你今天的指引,要不然我们真不知道如何化解这场灾难”。

黑虎:“一切都是机缘巧合,你是道祖一脉,我焉有不识之理,上天注定好了一切,我只不过是听天命,而你不过是尽人事而已”。

李白虽然有些不惑,但是明白黑虎所说的也不无道理,忙关心道:“你去哪里?”

“回我的森林去,一切都已尘埃落定,我也没有守护摩崖石刻的必要”,黑虎边说着边朝着西岭雪山的深处走远,徒留下一袭深深地脚印。

李白和光子面面相觑,出了西岭雪山的迷魂函,还未至青城山就碰到了清风道长,众人刚一见面就噗通应声跪地感激涕零一番。

一行人走至上清宫祖师殿内,清风道长感激道:“公子,刚才三江之水退却,以后是不是再也不会发生此等事情了?”

点了点头的李白侃侃而谈:“双头银蛇王已经找到了白云道长尸体,从此以后青城山再也不会出现双头银蛇王踪影”。

刚刚一说完,突然有人大喊道:“不好了,门口出现了一大堆青蛇”。

众人急匆匆的冲出祖师殿,来到上清宫外面,一排排群蛇整齐地盘旋游移,一圈圈的缠绕在房梁之上,遍地皆是青蛇。

清风道长惶恐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白摇了摇头,再看向毫无敌意的蛇群,一时也不知如何应对。

有人喊道:“看来是双头银蛇王还是亡我青城山之心不死”。

“这青城山真是没法待了”。

“我不想惨死在群蛇的毒液下”。

……

瞬间整个青城山众人再次人心惶惶,李白不敢耽搁,忙上前去看向群蛇,小声质问:“你们为何爬上青城山,银蛇王已经找到自己的归宿,你们还是早点赶紧下山,免得伤了和气”。

领头青蛇:“不见银蛇王我们绝不会下山,不然我要让所有青城山臭道士全部葬身于此”。

李白无语。

身旁的光子灵机一动,随手掏出双头银蛇王临走前送的金丹,义正言辞道:“见银蛇王金丹如见蛇王本人,你们还不快快听我命令急急退下”。

青蛇不惑:“银蛇王怎么会将金丹交付于你,这可是她历经千年修行才得来的金丹,我不信她会将金丹教给一个陌生人”。

光子:“既然你明白金丹来之不易,还敢在此放肆,更何况银蛇王神通广大,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盗去她的金丹,唯有银蛇王亲自交付我手中,难道此时此刻到现在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吗,银蛇王已经找到自己归属,以后再也不会回来了”。

青蛇待在原地良久一言不发,李白关心道:“银蛇王再也不会侵犯青城山了,希望你早日改邪归正,有朝一日可以修成无上大道”。

“蛇王能完成的自己的遗愿,我等着实也替她高兴,多谢公子开导”,一说完,青蛇仰天抬头表示感谢,其余众蛇也如法炮制。

之后青蛇看了看青城山众人一眼,尤其是紧盯着金丹,心知肚明一切,转头率领群蛇消失在青城山。

清风道长一脸疑惑,再看向李白等人,感激道:“公子,再次感谢你的大恩大德,要不是你两次舍身相救青城山,恐怕我们早已葬身于此了”。

其余之人更是连连叩谢:“公子,多谢救命之恩”。

……

李白搀扶起众人,在清风道长的引领下,众人再次来到祖师殿前,荒芜的大殿内早已搁置了很久。

一行人满心欢喜的上上下下的开始打扫整个青城山的各个角落,尤其是祖师殿内的尊像全部焕然一新。

清风道长召集整个青城山道士全部聚集于祖师殿内,李白在侧,从未有过的庄重,就连之前病恹恹的清风道长也是气色上佳,其余道士们更是精神抖擞焕发,一个个喜不自胜万分。

清风道长礼貌道:“众弟子第一拜谢祖师爷保佑”。

所有人齐齐地跪拜眼前的石像,李白也是如此。

“第二感谢李公子的鼎力相助,救我们青城山逃离苦难”。

众人心甘情愿的跪拜一番。

李白下意识搀扶起清风道长,心中很是惬意道:“我说过天下道门本是一家,没有什么谢不谢的,一切都是我应该的”。

欣然一笑的清风道长再次感谢道:“公子舍身卫道的行为,值得我们青城山所有道士学习,我在这再次感谢”。

一来二去,李白站在原地尴尬地不知作何,最后独自出的祖师殿后,一人站在青城山的最高处环视一圈。

远处的西岭雪山依旧积雪覆盖,死亡之地迷魂函分外地醒目,再抬头看向日光所照的摩崖石刻,那许下的一行行的海誓山盟的誓言,格外地记忆犹新那行: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

…...

青城天下幽,西岭雪山美如画,李白在祖师殿待了几天便继续踏上长安的科举之路。

清风道长率领青城山道士十里相送,直至消失在大道尽头,还是不曾离开,凝望着其远去的背影,两行清泪徐徐落下,未曾擦拭半点。

李白出了青城山赶了一天一夜的路,临近傍晚时分,突然大雨滂沱,夜雨下,前面显现出一座祠堂急忙奔去。

脱下淋湿衣服后,拧了拧雨水,无意间才注意到大门上的牌匾:武侯祠。

李白不顾衣服,自言自语道:“难道这里就是蜀国纪念汉昭烈帝刘备和诸葛亮的祠堂?”

推门而进,眼前灯火通明,一排排火烛照亮了整个大殿,李白急忙奔跑过去,正中间是刘备雕像,却不见诸葛亮的雕像,李白满腹奇怪,在右侧一个不显眼的角落树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两行大字: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原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李白感慨道:“千古一相诸葛亮一生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终不能克复中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又在大殿环视一圈,在左侧又刻着一行行字迹很是引人注目: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李白读完一遍内心不知如何又开始默默地重复一遍,来回踱步,忽然眼前的烛台吸引了自己,有规律顺序的摆放,仔细端详才发觉完全是按照十方九宫八卦七星六合五行四象三才两仪的道法位置摆放,由于受凉的缘故加上大殿内暖烘烘的气流,不知不觉间,已是靠着墙壁昏昏欲睡过去。

微风轻拂,一叶扁舟,上面一人羽扇纶巾,身披一袭道袍,面带微笑道:“孔明在此等候多时”,说着礼貌地拱了拱手。

李白大惊道:“你是蜀国丞相卧龙诸葛孔明”。

“正是在下,敢问你此来所谓何事?”

“我”。

……

一时语塞的李白不知如何回答,卧龙捋了捋胡须佯笑道:“既然如此,那你就既来之则安之,让我好生带你领略一下这天下无双的机关城奥秘”。

“机关城?”

“自我五丈原前点燃七七四十九盏续命灯后,灵魂一直就游荡在这机关城中,无所事事间只能研究各式各样机关”。

“听闻你有一只木牛流马可以无人驱动,我有幸可以见识一下吗?”

大笑一声的卧龙先生道:“区区木牛流马有何意思,我让你见识一下天外飞马”。

刚一说完,从水里升腾起一匹木马,羽扇一挥之后,木马身上两侧渐渐地伸出两只翅膀,又是羽扇摇了三下,天外飞马一飞冲天,转瞬即逝又落在李白跟前,卧龙先生笑道:“你大可放心一试”。

禁不住满腹好奇李白飞身上马,抓住木马脖子上的小木桩,卧龙羽扇轻轻地摇了摇,天外飞马不停地驰骋在水面之上,突然水面之上燃起熊熊大火,赤炎烈烈,天外飞马翅膀煽动两三下,直达九天云端,正当玩的不亦乐乎之时,卧龙先生的小舟也飞将起来,而且风速疾快。

卧龙先生好笑道:“这是我的小飞舟,让你见识一下巨龙飞舟”。

一说完,羽扇朝着水面挥了挥,正中央的水立刻沸腾滚动地往两侧排开,慢慢地升腾起一只圆形尖顶露出水面,接踵而来的是圆圆地巨龙飞舟,久久地盘旋转动未曾停止,巨龙飞舟周围悬泉瀑布,飞漱流淌,激起千层惊涛骇浪。

李白目瞪口呆,卧龙先生继续道:“还有更厉害的”。

话音一落,巨龙飞舟四周露出一道口子,紧接着上面走下来一排排木佣兵士,手持弓弩枪,井然有序地站成数排,又从巨龙飞舟最顶端飞出和李白胯下一样的天外飞马,如蝗虫般在空中列队。

看着水面上手持弓弩枪的战队和天空之上不计其数的天外飞马,李白惊叹道:“此等设计规模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下巨观”。

卧龙先生:“这就是我钻研的千军万马,纵观我一生,先学墨家先祖的墨家机关术以及加深研究鲁班玄木神术,后学道家星相学术,集百家之长,才有现在的成千上万的军队”。

李白赞叹道:“这等奇异的玄木神术可不是轻易就能研制成功的,想来先生花费了不少心思”。

哈哈一笑的卧龙先生道:“不不不,这玄木神术我只用了半天就学会了,主要是造这艘巨龙飞舟,其中的构造原理和驱动原力花费了一些心思,最后不得不阅览古今各种书籍,最后在《山海经》中找到记载,传说在远古大陆的周天世界飞来一艘天外巨龙飞舟,形状诡异,似螺舟,水不侵入,遍体奇光闪闪,速度极快,肉眼根本无法识别,而我这艘巨龙飞舟远远还达不到传说中那般”。

李白急忙附和道:“《山海经》中的确有过对螺舟记载,但只是神话传说不可轻信,先生已经有此成就可真是无人可比”。

挥了挥手的孔明先生道:“你永远要记住学无止境的道理,无极宇宙之中一切都皆有可能,我坚信《山海经》中记载,或许那就是先祖记录远古大陆世界的最好证明,我希望你也有机会可以参悟无极宇宙大道,那是人世间最无极的上乘大道”。

闻言后,李白再看向那艘巨龙飞舟以及那些整装待发的千军万马,无穷的困惑涌上心头,还有这到底是哪里,正在苦苦思索之际,卧龙先生羽扇一摇,李白沉入无尽地熊熊烈火之内,就在水火交融之处毫发无损,可是身不由己沉入冰冷刺骨的水中,拼命挣扎却又那般无力。

一觉入梦起,天已大亮,外面雨也住了,只有雨滴敲打着青砖绿瓦,李白迷糊糊地起身,再次看向眼前的碑文,一股落寞无端打破心底冷静,只有无尽地愁思和困惑。

在大殿内再次踱步开来,李白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奇怪,沉思良久才不依不舍地离开了武侯祠。

站在远处登高眺望,整个武侯祠充满无穷地神秘,无形之中打开了自己心中那道禁锢的大门,分解的自己脑洞无限大开,对万物重新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

最新小说: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 早夭的边缘路人成仙了 白天侯门主母,夜里却被权臣亲哭 仙子别回头,我来助你修行 综武,开局崩坏师娘宁中则 前夫在线看我被兽人族长宠成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