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都市言情 > 历史名人在都市 > 第217章 大汉农牧九.五

第217章 大汉农牧九.五(1 / 2)

 即便是书呆子,即便是想着当官享乐的书呆子,也应该对生活的具体细节有所认识。【】经历过乌台诗案之后的苏轼,便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改进,相比起叫嚣着要恢复共同耕作的井田制,但却少有人真正实践的其它士大夫们,苏轼的选择就比较实在。</p>

秧马和龙骨水车的出现,在政治上没有多大意义,在学术上也没有让苏轼超过张载和二程,在农业上也没能让粮食的产量上升一个档次。他们的意义,简洁的让人抓狂,就是为了给操作者省些力气。</p>

苏轼的聪明才智,有很多都被用来偷懒。他喜欢用当时的预备役士兵当成家奴一样使唤,当王安石变法对此提出异议的时候,他很不高兴的上书说,没了厢兵之后的士大夫之家,凋弊太甚,厨传萧然,怎么看都像是岌岌可危的国家才会出现的景象,根本就不像是太平盛世该有的景象。</p>

在苏轼当人的世界观里,当时的北宋看来还没到生死存亡之秋,还是可以继续享乐的。但一次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世界观就被重塑了。从东坡旁边的雪屋,到当时并不受待见的猪肉新做法,苏轼开始注意那些细小的生活琐事。直到有一天,他的聪明才智不再是仅仅为了帮助自己偷懒,而是为了帮助别人一起偷懒的时候,他的人生才有了另一升次华。</p>

诸葛亮和爱丽斯离开之后不久,苏轼就顺利的复原了他当年鼓捣出来的秧马和龙骨水车。虽然这两样东西曾经消失于党争的浪潮之中,虽然这两样东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甚至在这个农场里,他都知不道一块合适的地方去演示秧马的使用方法,但是他还是觉得,现在做的事情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至少,可以向某些一直鼓吹者要恢复古代制度的人,证明哪个方向的发展才是大势所趋。</p>

就在不远处的地方,号召要恢复井田制的北宋名儒之一张载,正在按照古代记载尝试恢复井田制度。上辈子的时候,他是为数不多曾经亲身实践过的人,而这辈子,由于上辈子打出来的巨大名气,他顺利的找到了更多人来和他一起实践井田制的复活。</p>

不过他们的工作进展,却并没有因为人多而取得迅速的进展。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之间对井田制的认同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一般认为,所谓的井田制,就是布局上“似井之字”的田地。但也有人认为,这种布局已经在“田”字上有所体现,依照古代人的记录事物非常简约的特色,不会在前面多加一个“井”字,但是古代的先贤们加上了,那么“井”这个字肯定是有别的意思。这种古代先贤没有错,有错的只能是后人学说的逻辑,统治了中国不知几千年,在他们重生之后,想不到竟然继续延续了下来。</p>

就因为这方面的认识差异,汉朝社的郑玄和清朝社的金鹗大吵一架。周围的围观者也分成两派,互相攻击辩论着,最终整个井田制的试验田之上,只有张载一个人在忙着耕种。其他人都在忙着吵架。</p>

站在这块试验田边上的苏轼,看到这一幕之后,仅仅是奉上了属于自己的一阵冷笑。可怜张子厚一片恢复井田制的雄心壮志,结果却成了引发两方口水战的导火索,也不知道张载现在的心里,究竟是怎样的感受。</p>

最新小说: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 诱吻春夜 赶海:整个大海成了我的后花园 重生后,霍太太一心求离婚 吻红眸!揽细腰!冷欲魔尊太会撩 重生:拒绝当舔狗,女神校花急了 战神之帝狼归来 女友抑郁症跳楼后,我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