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都市言情 > 历史名人在都市 > 第234章 东坡游记九.零

第234章 东坡游记九.零(2 / 2)

在这块不到一亩地的小地方里,生存着数量颇多的蚯蚓。由于“人口密度”实在太高,有些老蚯蚓就会主动的远离这块生存的土地,搬家去其他地方。</p>

这种为了延续种族而进化出来的社会道德约束,也不知道在蚯蚓世界里是被怎样看待的,但特别珍惜自己生命的人类,尤其是资格越老往往越被看重的人类社会之中,这种行为时受到很多年轻人看中的。倒不一定是因为这群年轻人着急想要接班,而是因为他们更欣赏果断的奉献虽然他们自己不一定能做得到。。越是冰冷的奉献,其内在的暖暖热情越容易被人类所看重。因为这不是他们所拥有的,却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内,所以在被接受的前提之下,他们的这种行为更受推崇。</p>

说其蚯蚓搬家,今天苏轼见到的一个情况就比较让人着急。</p>

在附近的一条马路上,很多蚯蚓都被刚刚升起来的太阳晒死了。一般情况下,他们都躲在量身定做的饲养田里,虽然摩肩接踵的显得拥挤了一些,但在怎么说也不会被晒死。而且就算是正常的搬家行为,老蚯蚓们也不会选择直接死去。</p>

像格陵兰岛上的某些啮齿动物那样,直接从悬崖之上纵身跃入大海的事情,是不会发生在蚯蚓身上的。他们会默默的离开,寻找一个能够了却残生的地方。绝对不采用什么过于激烈的方式,也许是为了防止后来者对此行为的恐惧吧。</p>

不过不光怎么说,这种蚯蚓集体死亡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周围很多人的注意。(http://)。网络上甚至已经有传闻说,这是蚯蚓的集体自杀行为。并且还井井有条的给出了许多种解释。苏轼对此的看法就是不屑一顾。显然她一眼就看中了所谓的“集体自杀”只不过是博取别人的眼球而已,很有可能亡故事实真相。</p>

苏轼对这种心理其实是很了解的。想当年他们爷仨在汴京城寻找举荐人的时候,没少在文章之中夸大其词。以至于王安石这些文学家,都把三苏的学问当成纵横家一流的把戏,十分不看在眼里。</p>

苏轼心里很清楚,文章本来就应该起到“文以载道”的效果,夸大其词的东西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别人的重视而已。所以现在的他,对这种行为已经非常反感了。</p>

被晒死的蚯蚓接近一千多条,对于养殖户来说算是不小的损失。像刚才那么大的场地,这一家养殖场只有六七块。虽然是很有特色,但数量上其实也不算高。有这么一千条的损失,当然不会小。而且,以后说不定还会出现这种事情。</p>

为了彻底的杜绝这类损失的发生,苏轼决定尽快赶回名人大学,找一两个上辈子研究生物学的人过来看看,说不定他们会有解决的办法。</p>

听到苏轼愿意帮助他们之后,养殖场的老板非常高兴。苏轼也感到责任重大,和史强商量了一会,就准备带着还没有痊愈的伤势,启程赶回锦绣市去。养殖场的老板把他们送到了机场,虽然口头上说:“解决不了也没关系”。但苏轼只看到了他们的殷殷期望。</p>

最新小说: 我的母亲是现代人 新江奇缘 人生何处不春天 苟在末日魔道成圣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四合院之贾东旭的逆袭 豪门第一新妻:hi,老公大人 日月星事务所 隐龙令 盖世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