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定远侯班超 > 第四十六章 自备军粮

第四十六章 自备军粮(2 / 2)

然后把粟黍面团擀得又薄又圆,像一片偌大的荷叶,放到热腾腾的鏊子上。另一刑卒则拿一根扁竹劈,快速地上下一翻,一张烙馍就做好了。但这还未完,另一刑卒会用把子(注:即刷锅把)快速将咸面酱涂上烙馍,再两张烙馍这么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张。至此,军粮成了。</p>

尤其是华涂的中军,一个个身手利索,做出的烙馍做得脆、薄、香、咸,惹人舌底生津。各队都派出士卒来中军学习,回去参照着做。寒风中,栖身这个都尉府中的十几户牧民,则都在舂米碾米帮忙。</p>

这忙碌的景象和士卒们娴熟的工夫,让窦固和耿忠等人看得眼花缭乱。夜晚天黑,班超、淳于蓟陪着二位都尉在西部都尉府遗址内里里外外转了一圈,只见别部大营内此刻无一闲人,一个个面团在刑卒们手下飞快地起舞、翻滚、旋转、跳跃着,瞬间就变成了一迭迭“军粮”。</p>

窦固和耿忠兴致勃勃,在华涂的中军,分别拿起身旁的“军粮”便大嚼开了。香脆、咸咸,口感极好。两位都尉的亲兵们也都拿起一张品尝,俱连连称叹。众人一起来到班超的中军大帐,耿忠已吃完一块,口里连连称好,“这是谁的主意,本尉要记其首功!”</p>

淳于蓟说,“禀报都尉,此班司马之功也!”</p>

班超谦虚地道,“禀报都尉,先翁过世后,吾家贫,便回三辅五陵原农桑。农忙时节,来不及做饭,徒附们便烙粢饼,晾干为干粮。别部需轻装方保快捷,不能携带烹煮器物,更不能携带运送粮秣之役夫,将军粮、马料制成干粮,晾干后月余不馊不迂,极为方便。”</p>

耿忠道,“窦将军命大宴三军,汝却在制军粮,须知士气可鼓而不可泄!”</p>

班超道,“都尉勿怒,别部均为刑卒,憋着气欲杀敌立功、赎身为民。朝廷大宴之资,已尽变成无数鏊子、石舂和碾子。现军中无酒,实在抱歉!”</p>

“别部此法,全军可用!”窦固虽然心有大事,不想纠缠这些枝节小事,但别部的携带给养方法,还是让他深受启迪。“出征日期未到,移师敦煌玉门大营后还有月余才能出塞,军粮做早了会不会坏?”</p>

淳于蓟道,“都尉请放心,此次只是全军习做军粮,仅做够十余人小队一月之食即可。大军出征之前,才会做出别部全军军粮!”</p>

前汉时,因牛马不足,汉军出塞远征,为保证一名骑兵供给,常要有三至五名役夫运送给养。也就是一支万人大军远征,辎重、给养人员就要占去约八成以上。</p>

后世正史所载,秦汉时的历次远征,往往只记出征人数。其实,在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供给战争的能力,往往是一个国家或一支军队取胜的关键。而正是由于庞大的战争支出,使汉武大帝虽然取得对匈奴战争完全胜利,但同时也让汉帝国险些被生生拖垮。</p>

到了汉明帝时代,汉军马匹充足。但汉军出塞远征,一名骑兵也约需要一峰骆驼或一匹役马运送给养。在一万远征大军中,约有一至二成,是专门负责运输和保护辎重、给养的。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古今亦然!</p>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