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定远侯班超 > 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

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2 / 2)

城内外血流成河,联军士卒已经撂下数百具尸首。城头已经被血染红,尸横枕籍,惨不忍睹。仅仅一天时间,赤河城内兵民已经伤亡近半。但依然没有人害怕,连老人、孩子都一齐上了城头。妇女们制哺食、抢救伤员,并将阵亡者、重伤者移下城头,迅速整修城池,准备再战!</p>

枇冉与圪鬻都已经带伤,枇冉左臂被箭射穿,胳膊吊在胸前。而圪鬻左耳被匈奴士卒用刀削去,血流不止,只好将刀烧红烙住伤口,整个脑袋上都裹着毡布。夜晚来临,联军也在舔伤口,但枇冉与圪鬻二人不敢大意,轮流睡觉,始终保持警惕。</p>

这场力量悬殊的殊死较量整整死磕了三天,权鱼精心修筑的坚城发挥了关键作用。到了第四天午后申时,枇冉与圪鬻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北城率先被突破。枇冉与圪鬻知道最后时刻已经到来,便率领州兵与吏民用伤残、疲惫的身躯拚死堵上,激烈的巷战迅速展开!</p>

大量的联军骑卒蜂涌冲进城内,双方力量呈现一边倒之势,枇冉与圪鬻先后殉国,州兵们大部战死,城中吏民男女老少几乎伤亡殆尽,老人、妇女、儿童陈尸遍地,到处的血渍、肢体残块,血染黄沙,凄惨决绝!</p>

户监陶垆、队率甘偄率领仅州兵剩下的二十余轻伤员、伤痕累累的四五十名青壮吏民,仍在逐屋争夺,做最后的抗争。每一堵院墙、每一座房屋、每一所马厩,双方都要留下无数尸体。最终,他们寡不敌众,慢慢的被逼进武备库院内。</p>

武备库在赤河城官署之后,与官署仅隔着一条马路,都位于城池的中心。由于官署北面的两座箭楼较高,联军士卒从箭楼上大量杀伤武备库院内的赤河城兵民,户监陶垆不得不高声喝令,“进入箭堡据守……”</p>

伤卒和吏民们退入武备库四周的四座坚固箭堡内,用密集的弩箭严密封锁着武备库院子,并大量杀伤四周街道上的联军士卒。联军强攻了数次都被如蝗的锋镝赶了回去,于是他们改变打法,运来无数草捆,准备用火攻!</p>

申时二刻,也就是在城池即将完全陷落的最后一刻,站在箭堡最上层的户监陶垆惊喜地发现绿洲南方的地平线上骤然出现一个黑点,并迅速增大,原来果真是一支劲旅。他们旌旗飘荡,战马嘶鸣,士卒们呐喊着如潮水一般向城内外的龟兹、焉耆、姑墨联军冲杀过来!</p>

“大使来了,大使来了,赤河城得救了……”户监陶垆看着一往无前的疏勒军,不禁热泪纵横,高声叫喊起来。队率甘偄和州兵、吏民们闻之则士气大振,“万岁”、“万岁”的欢呼声不绝于耳!</p>

他们惊讶地看到,疏勒军为首一将手执环首刀,一个冲击中,便将当面联军数将一一斩落马下,正在准备向城中涌来的龟兹、焉耆、姑墨联军迅速被他们冲垮。而他左右各有一将,一将手执一对金光闪闪的巨大链铜球,将无数联军士卒砸成肉泥。一将手执长矛,揽星戴月,将无数联军士卒挑飞!</p>

小小的赤河城已经让联军付出重大代价,可谓大伤元气,此时也是强弩之末,哪里抵挡得住如此凶猛冲杀,慌乱中便突然鸣金,不顾已经攻入城中的数百卒,迅速向荒芜的尉头城绿洲方向退去。</p>

城内的联军士卒闻城外鸣金声,便仓皇向城外退去,城外追击联军的疏勒国兵则回师堵杀。户监陶垆、队率甘偄则率领赤河城数十名吏民冲出武备库开始反击,在双方的夹击下,竟然将攻入城内的四百余联军士卒斩杀干净!</p>

来将不是别人,正是汉使团副使、汉朝大将淳于蓟!</p>

阴历七月七日夜色将尽时,淳于蓟便赶回疏勒城。可整整两日,烽燧未传回任何警讯。派出的斥侯,也无一回还。</p>

这太反常了,即便无事,探马也应该回禀啊。当第一批斥侯未在规定的时间返回,淳于蓟与蒙榆便迅速判断,龟兹、焉耆联军定然在闪击赤河城,疏勒军的斥侯应该都被焉渑的人捕杀了。</p>

淳于蓟当机立断,一边派驿吏禀报盘橐城中的班超,一边迅速率左将苏矸的屯骑营、右将山溥茯的越骑营离开疏勒城外大营,驰援赤河城。</p>

与此同时,人在盘橐城的班超,也迅速令黎弇的汉使营、吴英的昆仑屯备战,继续驻守在盘橐城外北大营,并随时准备驰援淳于蓟!</p>

由于疏勒军穷困,苏矸的屯骑营、山溥茯的越骑营只有一半人有战马,其余人均为步兵。淳于蓟只得率骑兵们先行,步兵随后快速跟进。但也不敢相离太远,防止为敌各个击破。他们在半道碰见十余名从赤河城外村落中逃脱出的吏民,得知龟兹、焉耆人马不过五千余,淳于蓟当即决定直接陷阵。</p>

他们快马加鞭,终于在城破的最后时刻约千余骑堪堪赶到这里!</p>

进城后,惨烈的赤河城令淳于蓟震惊不已。州长与城尉率领州兵死战至最后一刻,几乎全部战死,赤河城内外几被屠城,城内吏民仅仅剩下三十余人,且人人带伤。整个赤河城保卫战官民死伤千五百余人,可无一人降!</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