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八 百年积怨 第五十五章 外太空作战

卷八 百年积怨 第五十五章 外太空作战(2 / 2)

军事通信方面,日本在5年间先后发射了3代12颗通信卫星。其最先进的jc-3b型通信卫星的上行带宽达到24gbps、拥有240条通信线路、初步具备实时战术通信能力,以该卫星为基础的军事指挥平台能够保证后方指挥官与前线作战部队保持实时联系,从而拥有战术网络指挥功能。

军事侦察方面,日本在5年间先后发射了2类6型共计24颗侦察卫星。其最先进的雷达成相卫星与光学成相卫星的分辨能力分别达到了0.5米与0.15米{均为南北向},能够准确辨别军用设施。由24颗侦察卫星组建的“星座”能够对东亚与西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目标每2小时侦察一次。

军事定位方面,日本的“太阳神”卫星定位系统与美国的gps-3系统相仿,采用“星座”方式部署,在6条轨道上各部署4颗工作卫星与1颗备用卫星,能够对除了南北两极之外的全球所有地区提供卫星定位信号。其采用的“双轨制”工作方式,不但能够为民用客户提供精度为3米的定位信号,还能为军用客户提供精度为1米的定位信号。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这3套军事卫星系统都是日军的“力量倍增器”。

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军事航天系统的共和国,非常清楚军事卫星系统对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也难怪项铤辉将日本的军事卫星系统当作首要打击对象。只要打掉日本的军事卫星系统,日军就将成为瞎子、聋子、哑巴与路盲,从而失去战争的主动权,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做出错误判断!

共和国不惜耗费重金,全力打造天兵,目的也是占领战争的制高点。

当然,反卫星作战,并不是拥有几套武器系统那么简单的事情。

战役开始前,天兵利用部署在共和国各个方向上的“太空监视雷达”精确测量了日本军事卫星的运行轨道与运行周期,基本上掌握了日本军事卫星的活动规律。随后,还得用高精度大气层外探测雷达确定日本军事卫星的准确位置,为地基拦截系统提供目标的准确飞行参数。

战斗开始后,才轮到“地基激光拦截系统”登台表演。

作为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地基定向能武器系统,“低级激光拦截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用来对付以军事卫星为主的外太空目标。

最初的时候,“地基激光拦截系统”的针对目标是弹道导弹。

在设计测试阶段,工程师发现,定向能武器在对付弹道导弹的时候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大气层对激光束的干扰与衰减效应。对飞行在上万米高度的“空基激光拦截系统”来说,大气干扰与衰减效应还不是很明显。如果有必要,“空基激光拦截系统”还可以部署在高空气球上,将部署平台的高度提高到20到40千米,最大限度的减弱大气层对激光束的影响。“地基激光拦截系统”却没有这样的优越条件,即便海拔高度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也只有8000多米。一般情况下,“地基激光拦截系统”均部署在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下的地区,不得不考虑大气层的干扰与衰减效应。

为了降低大气层干扰,必须采用波长较长的蓝绿激光。激光的波长越长,功率密度就越难以提高。为了降低大气层衰减,必须采用直径更大的波束,比如通过用反射方式发射激光束,又将对波束的功率密度造成负面影响。

众多因素最终让“地基激光拦截系统”成为了专门对付卫星的武器系统。

相对而言,对付卫星要比对付弹道导弹容易得多。弹道导弹需要再入大气层,弹头部分都有防热与隔热护罩。即便老式弹道导弹的隔热护罩并不牢固,随着定向能武器逐步具备实战能力,各国肯定会加强弹头的自身防护能力,从而使弹道导弹具备对抗定向能武器的能力。绝大部分卫星没有隔热护罩,也就无法抵抗定向能武器,自身防护能力比弹道导弹差得多,也就更容易对付。

在正式定型之前,“地基激光拦截系统”进行了多次试验。

虽然共和国从未公开相关数据,甚至没有承认在秘密研制地面定向能武器系统,但是从共和国在2025年之后大规模部署“地基激光拦截系统”来看,定型试验的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即便激光无法彻底摧毁卫星,也能使卫星丧失使用能力。因为卫星不像汽车,坏了可以修理,所以只要使卫星丧失使用能力,也就达到了摧毁目的。

天亮前,长白山地区的天兵又进行了数次拦截。

为了增强拦截效果,部署在东南武夷山地区的天兵也在天亮前投入战斗,对“漏网之鱼”进行了补充攻击。

总参谋部的命令很简单:天亮前,必须彻底摧毁日本的军事卫星系统!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