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 龙腾九天 第一枪

卷十 龙腾九天 第一枪(2 / 2)

耐心等待,最终等到了结果。

起飞之后,周霖枫一直跟在领队长机后面。虽然在作战部队,他是名副其实的“王牌飞行员”,但是在高手云集的试飞部队,像他这样的尖子飞行员比比皆是。能够成为大队里的“二把手”,周霖枫已经非常满足了。他也知道,比起“一把手”邹宇杰上校,他的能力与资历都差了一点。

早在半岛战争期间,邹宇杰就是共和国最优秀的轰炸机飞行员之一,整个战争中,他执行了388次作战任务、投弹5400余吨、摧毁各类目标8000余个,各项战绩高居战略航空兵榜首。日本战争期间,邹宇杰执行作战任务273次、投弹4700余吨、摧毁各类目标4000余个,仍然是所有轰炸机飞行员中的状元。更重要的是,在这么多次任务中,邹宇杰从来没有被击落过,也从来没有被击伤过。虽然这个纪录并不稀奇,周霖枫也有相同的纪录,但是比起邹宇杰高达92%的轰炸成功率,周霖枫就只能自叹不如了。组建h-11试飞部队时,空军首先抽调的就是邹宇杰。甚至可以说,邹宇杰在试飞部队的资历比贾宝国还要长。如果不是一直在前线作战部队与试飞部队服役,邹宇杰早就成为空军将领了。

周霖枫不想跟邹宇杰攀比,在试飞部队里面,也没人能够跟邹宇杰攀比。

能够跟随邹宇杰这样的领队机长作战,轰炸机飞行员都心甘情愿,因为在执行轰炸任务的时候,领队机长的能力决定了机群的作战能力,也决定了机群的返航率。轰炸机飞行员不是战斗机飞行员,没有任何一名轰炸机飞行员希望在战斗中遭遇意外,所有轰炸机飞行员都想活着回到基地。

战争就是这样,不同岗位上的军人有不同的追求目标。

机群在云贵高原上空飞行了数百千米,即将进入缅甸领空时将飞行高度降到了150米{与地面的相对高度,而不是海拔高度}。

邹宇杰没有启动主动电磁干扰系统,其他轰炸机也就没有启动干扰系统。

h-11有非常出色的隐身能力,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使用主动电磁干扰系统。

飞行过程很漫长,也很单调。

周霖枫与副驾驶轮流检查4台水平显示器上的飞行数据,只要没有异常情况,飞行员就不用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干预,轰炸机将按照飞行员设定的航线飞行。只有在发起攻击之前,才需要飞行员接管控制系统。

再次检查了屏幕上的数据,周霖枫把工作交给了副驾驶。

与h-9b型轰炸机相比,h-11“安静”得多,即便在超音速飞行状态下,h-11驾驶舱内的噪音也不到80分贝。一方面是h-11有更好的隔音系统,另外一方面就是h-11采用了新式推进系统。与传统涡轮发动机相比,“电磁推进系统”的噪音水平降低了20分贝。按照空军的测试标准,其正面与侧面噪音仅为90分贝与92分贝,比汽车的喇叭声还要低。也正是如此,投资开发“电磁推进系统”的中重集团看到了广阔的商用前景。只要能够将价格降下来,进一步降低噪音,不但能够用在通用航空器{客机、货机、商务飞机}上,还能用在民用汽车上。也就是说,如果汽车全部装上“电磁推进系统”,就不再是汽车,而是可以在空中飞行的“飞车”。

商业应用如何,周霖枫并不关心,他只知道,驾驶h-11是件很无趣的工作。

技术越先进,科技越发达,留给人的可操纵空间就越小。

也难怪空军最初希望把h-11发展成一种无人驾驶的轰炸机,只是在考虑到战略轰炸机需要执行战略警戒任务,没有任何人愿意把核弹头交给计算机控制,空军才改变初衷,增添了2名飞行员。

显然,飞行员在h-11上扮演的主要角色不是操控者,而是监视者。

更让周霖枫等飞行员感到郁闷的是,即便是“监视者”,也只能面对仪表盘。为了尽量提高隐身能力,h-11首次采用了“全封闭座舱”,飞行员就想坐在牢笼里一样,只能通过安装在机身四周的传感器了解外界的情况。即便在起飞与降落的时候,也只能通过前面那扇面积不到半平方米的小窗户看到外面的跑道。飞行期间,飞行员看到的不是外面的天空,而是屏幕上的各种飞行数据。

越是无聊,时间过得越慢。

当表示在5分钟后到达攻击点的红色灯光亮起的时候,周霖枫觉得过了好几天。

实际上,机群才飞行不到1个小时!

北京时间,7月31日0点15分,12架h-11到达莫塔马湾{位于安达曼海北部,伊洛瓦底江口与德林达依海岸之间}上空。

随着邹宇杰上校驾驶的长机投下携带的弹药,另外11架h-11在2分钟内投下弹药。

轰炸行动有条不紊的开始,有惊无险的结束。

除了投弹时轰炸机明显向上蹿了几下之外,周霖枫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12架轰炸机上的24名飞行员来说,他们已经完成了任务,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乘坐”h-11返回双柏空军基地。

当然,邹宇杰与周霖枫并不知道,他们打响了印度战争的第一枪。

轰炸机转向返航的时候,144枚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正在向数百千米外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飞去。

因为攻击目标分散在南北长达数百千米的多个岛屿上,所以144枚导弹的飞行线路并不完全一致。攻击近处目标的导弹下降到100米高度时沿着s型航线前进,以便在飞行途中消耗更多的时间。攻击远处目标的导弹则上升到5500米高度,沿着笔直的航线南下,以便缩短飞行时间。

按照要求,144枚导弹必须在同一时间{误差不超过10秒}击中所有目标。

看上去很麻烦,实际上没有任何难度。

导弹需要的火控数据由轰炸机上的计算机输入,飞行员只需要提供目标情况、击中目标的时间等几项关键数据,计算机就能得出最理想的飞行弹道。也就是说,飞行员连最基本的工作都省去了。

虽然144枚导弹并不多,但是对于首轮轰炸来说,足够了。

也就在h-11机群返航的时候,第二支轰炸机群沿着同样的航线到达莫塔马湾上空。

这是一支由24架h-9b组成的机群,它们的任务是在h-11发射的巡航导弹摧毁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防空阵地、通信指挥设施之后,对岛上的空军基地、海军基地等军事目标进行轰炸。

为了达到最大打击效果,h-9b没有携带空射巡航导弹,而是带了更多的滑翔炸弹。

因为没有为h-9b机群安排护航战斗机,所以轰炸行动必须在第一枚导弹落下后5分钟之内开始。只有这样,才能赶在印度的战斗机起飞之前完成轰炸,至少得赶在印度的防空战斗机赶来之前转向返航。

难度不小,步调必须高度一致。

为了支援h-9b机群,一架从泰国甲米机场起飞的预警机正在普吉岛西面大约150千米处巡逻,用其探测距离高达650千米的雷达监视着正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空巡逻的那几架印度战斗机。

北京时间0点35分,第一枚空射巡航导弹进入印度领海上空。

虽然导弹具有不错的隐身效果,但是其高速飞行时产生的巨大热量仍然暴露了行踪。

5分钟后,预警机发现了正在紧急起飞的印度战斗机。

0点42分,h-9b机群开始在距离北安达曼岛大约150千米处投弹。

仅仅用了3分钟,24架轰炸机就投下了携带的数百枚超远程滑翔炸弹,随即转向往北返航。

此时,印度部署在北安达曼岛上的防空警戒雷达已经被巡航导弹摧毁。

0点45分,这一刻被写入历史。

印度战争爆发了!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