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 龙腾九天 第九十八章 齐心协力

卷十 龙腾九天 第九十八章 齐心协力(2 / 2)

不是王牌部队,肯定打不下兰契。

如果不是兵力过于紧张,而且没有办法出动地面部队,不然裴承毅会安排2到3个旅攻打兰契,而不是让空降153旅去啃硬骨头。

裴承毅调整好战术部署后,袁晨皓带着好消息回到了沃济拉巴德。

与尼泊尔一样,孟加拉国也正式向共和队开放国境。按照袁晨皓从孟加拉国总参谋长那里得到的承诺,孟军将在共和国海军陆战队到达吉大港之前控制国内交通干线,做好向陆战队移交交通基础设施管辖权的准备工作,全力配合战争物资运送工作,为共和队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让裴承毅有点意外的是,孟军总参谋长还明确表示,只要能够确保孟加拉国的基本国家安全,不但答应让部署到位的39军入印作战,还可以派遣地面部队参加发生在西孟加拉邦的作战行动,或者为共和国地面部队提供向导。

要知道,西孟加拉邦是孟加拉族聚居区,孟加拉国的军事向导非常重要。

在裴承毅看来,要不要39军参战都不重要。

虽然39军的战斗力足够强悍,但是39军的物资消耗能力更加彪悍。根据半岛战争的情况,39军的物资需求量几乎等于3个战略反应军。除非遇到特别难以对付的敌人,不然39军的军事价值肯定比上3个战略反应军。即便后勤保障得到了保证,在前线囤积的作战物资不够充足,后勤压力仍然比较大的情况下,让39军老老实实的呆在孟加拉国,享受异域风情不见得是坏事。

当然,孟加拉国明确表态后,东面的战术部署也可以确定下来了。

在孟加拉国与印度之间,至少需要夺取4处战略要地,从北向南,依次是赖根杰、英吉利巴扎尔、巴哈兰布尔与纳伯德维普。

按照袁晨皓制订的战术计划,攻打赖根杰的作战行动由部署在吉申根杰的地面部队承担,只需要从77军或者54军抽调1个战斗旅,并且在突击过程中提供充足的火力支援,就能打下赖根杰。攻打巴哈兰布尔与纳伯德维普的作战行动由第161空中突击旅与第171空中突击旅承担,因为两地均驻扎了相当规模的印军,所以必须在战役开始时对两地进行重点轰炸,支援空中突击旅。只有攻打英吉利巴扎尔的计划没有确定下来,按照袁晨皓的意思,如果攻打赖根杰的行动比较顺利,或者吉申根杰方向上的压力不是太大,就再抽调1个战斗旅去攻打英吉利巴扎尔,或者让攻打赖根杰的战斗旅南下,安排另外1个战斗旅去赖根杰;如果攻打赖根杰的战斗不顺利,或者吉申根杰方向上的压力太大,就出动充当战役预备队的第151空中突击师攻打英吉利巴扎尔;如果战役总体进展并不顺利,各方向都很吃紧,就不用在战役初期攻打英吉利巴扎尔,而是让39军守住东面的孟加拉国国境线,依靠由孟加拉国通往赖根杰的铁路线为前线部队提供作战物资,等到战局好转,兵力有所缓和之后,再攻打英吉利巴扎尔。

因为袁晨皓已经回到前线指挥部,所以裴承毅没有自作主张。

与袁晨皓商讨之后,裴承毅基本上采纳了这套战术计划,只是增加了第162空中突击旅,将战役预备队由1个旅增加到2个旅。

由此可见,裴承毅仍然希望在战役初期打下英吉利巴扎尔。

主要就是,通往赖根杰的铁路线只能为吉申根杰方向上的作战部队提供保障,而要为南下的空中突击旅提供保障,并且尽快向南发起进攻,就得占领英吉利巴扎尔,打通前往巴哈兰布尔与纳伯德维普的地面通道,让地面部队尽快南下。

也就是说,在攻打英吉利巴扎尔的问题上,裴承毅首要考虑的不是后勤保障,而是整个战役行动。虽然获得孟加拉国的支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后勤保障压力,但是从整个战局看,攻打加尔各答,占领西孟加拉邦是围歼印军东部集团军群的关键,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尽快让聚集在吉申根杰的部队南下。即便从后勤保障的角度考虑,打下加尔各答才能打下坎宁港,而获得坎宁港,后勤保障运输线就能缩短上千千米,大大提高了后勤保障效率,也就提高了部队的作战效率。

确定了西面与东面的战术计划后,裴承毅与袁晨皓讨论了最重要的主攻方向上的战术计划。

虽然裴承毅把所有空降旅与空中突击旅都排了上去,但是印军东部集团军群有数十万兵力,而且会在战役开始后不久获得动员的数十万兵力,仅靠空中机动部队,根本无法歼灭如此多的印军,主力还是地面部队。

按照袁晨皓的战术安排,在必要的时候,必须像使用空中突击旅那样使用战略反应军的装甲突击旅。因为陆军主力野战军已经实现了轻型化,装甲突击旅的主战装备不比空降旅与空中突击旅的主战装备重多少,在降低防护标准之后,可以用战术运输机空运,即便不降低防护标准,也能用战略运输机空运。只要释放出空运力量,就能保证3到5个装甲突击旅在敌后作战。

裴承毅没有反对这一战术安排,如果让他来制订战术计划,他也会这么做。

当然,这也解决不了问题。

真正释放部队战斗力的办法只有一个,即在吉申根杰方向上发起全面进攻,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拉开进攻正面宽度,让聚集在吉申根杰、以及通过尼泊尔到印度的铁路线到达战场的地面部队能够迅速展开。

基本战术上,裴承毅与袁晨皓的意见一致,即采取多路突击的方式扩大进攻正面。

只是在具体任务安排上,两人产生了分歧。

裴承毅倾向于让77军打主力,毕竟77军是标准的战略反应军,快速突击能力无与伦比,战役初期的突击行动必须快,77军最适合。更重要的是,凌云霄在裴承毅面前没有一点脾气,指挥起来非常顺手。

袁晨皓则偏向出动54军,主要是54军是标准重装甲军,而战役初期必须突破印军第一集团军与第二集团军的多道防线,重装甲军的突击速度慢一些,突击强度却远远超过战略反应军,即便遇到印军顽强抵抗,也能有所斩获。

因为两人的意见僵持不下,所以只能把一个问题分成几个问题。

很显然,裴承毅非常欣赏这个合作不久的副手,不但给了袁晨皓足够的表演机会,还非常重视培养袁晨皓的独立判断与决策能力。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