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 龙腾九天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追赶者

卷十 龙腾九天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追赶者(2 / 2)

仅仅为了减少39军的战斗伤亡吗?

杜奇威觉得这个理由过于牵强,虽然攻打加尔各答的难度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场城市攻坚战,但是以39军的战斗力,问题不是很大,伤亡也不会很大。考虑到中国人对战争伤亡的容忍能力,39军的伤亡肯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不是为了减少伤亡,就是为了加快进攻步伐,尽快占领加尔各答!

尽快占领加尔各答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说让39军尽快休整,就过于勉强了。39军最后参战,官兵的状态远没有到需要休整的程度。再说了,以39军的编制,就算裴承毅打算让这支战斗力最强悍的重装甲军参加西线决战,也不会在第一时间派上战场,而会等到西线决战打响之后,让其在适当的时候参加战斗。也就是说,39军进行休整的迫切性并不高。如果从长远考虑,即36军与37军迟早得停下来,到时候肯定要派上另外一支部队,因为39军的战略机动能力最差,所以裴承毅很有可能把39军留下来,把其他更便于转移的军队派往西线战场。如此一来,39军更不需要立即进行休整,完全可以按部就班的打下加尔各答。

既然39军不需要休整,那么裴承毅肯定想把39军派往别的地方。

想到这,杜奇威顿时明白了过来。

裴承毅的战役部署终于浮出水面了。

只要能够让39军尽快从加尔各答的战斗中解脱出来,就能让77军前往瓦拉纳西与54军并肩作战。到时候,即便27军遇到了麻烦,也可以让39军借道孟加拉国,前去对付印军东北集团军群。

归根结底,裴承毅的目的就是要把77军派往瓦拉纳西。

也就是说,裴承毅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在西面发起一次大纵深进攻,打垮印军的北方防线,为西线总决战做准备。

放得很长远的战略目光,也是很有野心的战役谋划。

弄清了裴承毅的目的还不够,还得想出应对的办法。

既然77军肯定要去瓦拉纳西,裴承毅很有可能把空降163旅捏在手上,等到地面进攻取得突破之后,再让空降163旅参战,取得更大的突破。

如此一来,印军必须死守安拉阿巴德,不惜一切代价的顶住54军。

不仅得顶住54军,还得击溃54军。

杜奇威换了个角度,如果按照他的安排,肯定会让54军提前攻打安拉阿巴德,迫使印军收缩防线,在77军到达之前包围安拉阿巴德。打到这一步,再根据情况决定77军的作战任务,即到底是首先协助54军占领安拉阿巴德,还是在54军的掩护下向西突击。因为54军的战斗力足够强悍,即便没有77军的协助,也能包围安拉阿巴德,如果行动够快,甚至有可能占领安拉阿巴德,所以77军没有留下来协助54军的可能性并不大,很有可能在54军包围安拉阿巴德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向西突击。如果算上留在瓦拉纳西的24军将在数日之后恢复战斗力,更应该让77军提前西进,到时候大不了把24军派上去,用2个军的兵力肯定能够打下安拉阿巴德。

毫无疑问,死守安拉阿巴德扭转不了战局。

必须反击,赶在77军到达之前,把54军打回瓦拉纳西。

明确目的之后,杜奇威联系了史塔克,让上校把他对战局的分析判断转告印度陆军司令部。

问题已经说得够明确了,应对办法也提了出来,该怎么做,就是古吉拉德的事了。

实际上,古吉拉德也在考虑这些问题,只是他对局势的了解远不如杜奇威,对裴承毅的了解也远远比不上杜奇威。

收到史塔克送来的战局分析,古吉拉德才猛然醒悟过来。

问题是,能够在安拉阿巴德击败54军吗?

虽然按照杜奇威的分析,中国空军与陆军航空兵从开战至今已经持续作战近20日,肯定会在近期进行一次持续时间不低于48小时的休整,对作战设备进行全面维护,只要印军抓住这个机会就能与54军打一场相对公平的地面战,但是古吉拉德没有这么乐观,因为54军不是一般的野战军,而是中国陆军“四大金刚”之一,是出了名的重装甲军,战斗力远远超过一般的战略反应军,即便在相对公平的战场环境下,印军也需要动员15倍到20倍的兵力,才有可能击溃54军。

54军的总兵力接近3万,按照15倍的标准印军需要出动26个师{总兵力42万},按照20倍的标准,印军需要出动35个师{总兵力58万}。部署在安拉阿巴德的印军只有14个师,即便加上附近200千米范围内的部队,也只有30个师。毫无疑问,短期之内,印军很难凑集到35个师。

当然,希望不是没有,只是要对整个战局造成影响。

东线决战爆发前,美国提供的武器装备已经配发给了22个师{大部分物资在孟买港被共和国空军炸毁,剩余的物资仅够武装11个师。为了按照计划组建兵力,印军不得不降低部队的配制标准,将装甲师由5个减少到2个,机械化步兵师由7个减少到3个,步兵师的规模由17000人缩减到13000人},在8月14日运抵孟买的第二批武器装备也已配发给13个师{其中3个装甲师、4个机械化步兵师与6个步兵师},这些部队中,前22个师已经到达博帕尔,后13个师将在25日到达博帕尔。按照印军的规划,将用这些刚刚组建的主力师巩固北方防线与南方防线,特别是南方防线。

也就是说,如果抽调这些主力师,就会削弱南方防线。

为了安拉阿巴德而削弱南方防线,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古吉拉德不敢擅自做出决定,因为加强南方防线是由鲁拉贾帕尼决定的。虽然总理仍然不肯就迁都问题表态,甚至一再表示,他会留在新德里,直到最后一刻,但是从总理的这一决定上可以看出,迁都只是迟早的事情,不然应该重点加强北方防线,而不是重点加强南方防线。既然要迁都,就不能削弱南方防线。

为了避免犯错,古吉拉德将决策权交给了鲁拉贾帕尼。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