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 龙腾九天 第一百三十六章 霸王硬上弓

卷十 龙腾九天 第一百三十六章 霸王硬上弓(2 / 2)

美国陆军只承诺不对价格做太大的限制,而不是不做限制。

按照美国陆军的要求,m24a3的第二辆样车做了全面“降价处理”。

主炮没有换,正面装甲换成了高强度合金与装甲钢组成的新式复合装甲{侧面、尾部与顶部仍然采用贫铀复合装甲},电动机的单台功率降到750千瓦,用8级与16级复合蓄电池分别为电动机与电磁炮供电,电子设备尽量精简。

这么一改,m24a3完全达到了美国陆军的性能指标,及只有dz-31a的80%。

虽然价格还是贵了一点,主要是高强度合金与16级复合蓄电池太贵,美国的生产企业一直没能实现大规模生产,但是基本在美国陆军的接受范围内,算上通货膨胀,m24a3的单价大约是m24a1的3.5倍,仅比华而不实的m24a2贵了16.7%。按照战斗力计算,算上装备部队后的持续性投入{维护保养、人员经费、战斗消耗等},采购m24a3比采购m24a1更加划算。

2032年,美国陆军开始大批量采购m24a3。

问题是,之前购买的m24a1怎么处理?

虽然可以按照老方法,把m24a1改进为m24a3,但是美国陆军放弃了改进计划,因为m24a1与m24a3的通用率不到15%,改进费用相当于新车的80%,大部分m24a1已经在美国陆军中服役好几年,只剩下不到70%的使用期限,以及改进对配套设施的要求、对就业产生的拉动效应等等因素,还不如直接采购新车。

当然,近千辆m24a1不可能闲置起来。

因为m24a1还是比较先进的主战坦克,只在美国陆军中服役了几年,用的还是m24的编号,所以美国没有像处理淘汰装备那样,把m24a1“赠送”给友好国家,而是以处理二手装备的方法,卖给了其他国家。

有点难以理解的是,印度并没购买m24a1。

也许是印度觉得m24a1不够先进,或者是美国的开价太高,或者是德国的“豹3”更有吸引力,印度在评估了m24a1与“豹3”之后,选择了“豹3”。受后勤设施不配套等因素影响,印度最终没有购买“豹3”,而是再次转向美国,打算采购m24a3。由此可见,印度放弃购买m24a1,基本上与“豹3”无关,而是印度完的花招,想通过购买“豹3”,让美国同意出售m24a3。

战争爆发前,双方已经谈好了合同,就差美国国会批准了。

虽然从坦克分代来看,m24a3与dz-31a不是同一代主战坦克,别的不说,m24a3的战斗全重高达57吨,是标准的主战坦克,而dz-31a的战斗全重不过33吨,标准战斗重量不到30吨,是世界上第一种轻型主战坦克{在西方国家又被称为战略型坦克,而以往的主战坦克则被称为战术型坦克},两者的战术用途完全不同,但是从性能上看,m24a3确实拥有与dz-31a一较高下的资本。火力上,两者不相上下;因为dz-31a的60毫米轨道电磁炮采用了最新的技术,所以弥补了口径上的差距;如果考虑到美国不会向印度提供最新式的穿甲弹,最多提供美国陆军在2031年装备的第一代电磁炮用穿甲弹,则dz-31a将获得比较明显的火力优势。防护上,dz-31a有优势,但是不明显;在装甲会战中,考验坦克防护能力的主要指标是正面装甲厚度;虽然m24a3没有采用纯粹的高强度合金装甲,但是得益于较大的战斗重量,其正面防护不会比dz-31a差多少,只有侧面、背部与顶部的防护能力与dz-31a有明显差距。机动方面,dz-31a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在战斗中不见得能够发挥出来;作为轻型主战坦克,dz-31a更加重视战略机动性能,而在实战中,受电子设备与观瞄设备的影响,即便dz-31a比m24a3更加灵活,也很难充分发挥速度优势,特别是在平原战场上,跑得快还要打得准,为了确保打得准,只能跑慢一点;虽然dz-31a的加速性能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双方都具备“动对动”的打击能力的情况下,很少使用“停车开火”战术,加速性能对战斗的影响并不明显。

总而言之,m24a3是dz-31a在现阶段能够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

如果一对一的打,裴承毅还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毕竟dz-31a教训m24a3,就像当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用m1a1教训t-72一样,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

问题是,印军拥有明显的兵力优势。

按照印度陆军的标准战斗编制,3个装甲师与2个机械化步兵师总共装备主战坦克1600辆,77军的坦克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多一点,基本上是2辆m24a3打1辆dz-31a。如果考虑到77军把1个旅派往法塔赫布尔,另外2个旅以钳形攻势包围印军,而印军的主力部队在一起行动,那么战场上的坦克数量比将不是2比1,而是6比1,即便在某些局部战斗中,也很有可能是3比1。

3辆m24a3肯定能够打掉1辆dz-31a。

77军有胜算吗?

裴承毅更担心的还是凌云霄的战斗风格。

凌云霄是陆军中出了名的“拼命三郎”,而且从没打过败仗。就算打不过,他也不会选择撤退。

裴承毅的第一反应就是警告凌云霄,随即又打消了这个想法。

凌云霄就是一头狼,打起来,把项铤辉的话都能当成耳边风,还会听裴承毅的警告?

把77军收回来也不可能,不管怎么样,不可能丢下空降163旅,更不可能因为印军援兵到达放弃整个作战行动。

不得已,裴承毅只能立即联系24军与空突161旅。

打毛了,最多让这两支在后面缓了几天的部队再次上场。

让很多参谋不明白的是,裴承毅没有考虑空中打击。

毫无疑问,对付装甲部队的最佳力量就是陆军航空兵的低空攻击机。不管m24a3有多先进,在dw-26b面前,与m1a5、m4a2没有多大区别,都是挨打的命。就算用来对付其他主战坦克的反坦克导弹打不穿m24a3的正面装甲,攻顶导弹突破不了m24a3的主动防御系统,用250千克以上的炸弹,肯定能把m24a3炸得粉身碎骨,而且至今没有一种战车上的主动防御系统能够拦截这么重的炸弹。别说直接命中,就算在附近几米内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也能将坦克抛个底朝天。如果使用炸弹,别说专门打坦克的dw-26b,就算不擅长打坦克的j-17a也能成为m24a3的克星。

问题是,战场距离陆航基地与空军基地太远了。

为了阻止两股印军会师,获得各个歼灭的机会,必须在占西、班达、穆尔瓦拉与埃达沃围成的四边形区域内歼灭印军主力部队。该区域距离最近的陆航基地750千米,距离空突161旅的基地也超过400千米,而距离最近的空军基地超过1100千米。虽然裴承毅已经让工程兵开始修复占领区内的印度空军基地,并且在空突部队驻地建立临时陆航基地,但是这些工程都是针对下一场决战而准备的,修复印度空军基地的工程最快也要到9月10日才能完工,而建立临时陆航基地的工程只能在9月20日前完工,赶不上即将爆发的战斗。如果利用空突部队驻地部署陆航的低空攻击机群,攻击部队的战斗力肯定会大受影响,持续作战能力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战术航空兵可以通过空中加油等方式参加战斗,但是会对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造成影响,让已经疲惫不堪的飞行员继续冒险战斗。

不是不能动用空中支援,只是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空中支援上。

相对而言,裴承毅更加愿意使用方便快捷,而且“价格低廉”的远程炮兵。

出了77军那个规模相当于普通炮兵旅2被的第775炮兵旅之外,战场上还有54军的两个炮兵旅,24军的炮兵旅。如果有必要,还能动用战略空运力量或者铁路运力,从其他部队抽调几个炮兵旅,比如一直在尼泊尔欣赏高原风景的的2个炮兵旅。

只要能够集中6个炮兵旅,炮火支援就能顶替空中支援。

虽然动用远程炮兵的麻烦也有很多,但是裴承毅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