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六章 一路走好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六章 一路走好(2 / 2)

印度战争之前,共和国的所有努力都针对周边地区。准确的说,是建立一个更加有利于共和国发展的周边环境。可以说,从纪佑国开始,共和国的三位领导人都在为此努力。第四次印巴战争、东海战争、南海战争、半岛战争、日本战争、还有收尾的印度战争,全是为了这个目的。击败印度之后,共和国基本上不存在周边威胁了,至少在短期内,不用过分考虑周边安全。

从国际大环境看,随着国际核裁军加速推进,共和国与美国两强争霸,欧盟、俄罗斯等地区性强国全面争取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共和国受到的战略威胁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未来30年之内,共和国都不用考虑与某个大国爆发全面战争。

由此可以看出,全面销毁核武器本身就是共和国与美国博弈的结果。

对共和国来说,需要20到40年的时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此期间,共和国将尽量避免与大国发生冲突,至少不能发生正面冲突。对美国来说,需要20到40年的时间开发高尖技术,在此期间,美国也将尽量避免与大国发生冲突。也就是说,两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都不愿意使世界局势失去控制,都在为自己争取时间。再看《伦敦条约》对全面销毁核武器采取的三步走策略,就不难明白共和国与美国的目的了。未来30年内,主要国际焦点问题就是全面销毁核武器。在此期间,共和国与美国不会停止对抗,但是绝对不会硬碰硬的正面对抗,国际大趋势是地区冲突增加,大国冲突减少。

如果再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就不难发现,国际局势将在30年后发生剧变。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如何利用这30年,将对国家的未来有决定性影响。

共和国也不例外,这30年将决定共和国的未来。

普通军人不会考虑这个问题,毕竟没有哪个士兵能够在军队里干满30年。可是对王元庆来说,他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就算王元庆不可能在30年后主掌共和国,甚至不大可能活到90岁,他也不能置共和国的未来于不顾。作为国家元首,王元庆不但有责任做好在任期间的工作,还有责任为共和国谋划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站在这个角度,谁也不能否认第三次军事改革的重要性。

简单的说,就是共和国在30年内不需要一支强大到足以称霸全球的军事力量,只需要一支能够保卫国土安全、捍卫国家利益、保护民众生命财产的军事力量。毫无疑问,这是一支规模有限的军事力量,而不是一支时刻为了打大仗而准备的军事力量。

回顾之前的一系列扩军政策,不难发现,第三次军事改革是在纠正过往错误。

从半岛战争开始,受周边局势的影响,共和国一直奉行军事扩张政策。虽然在此期间没有进行大规模扩军,军队总量基本保持不变,但是官兵结构、编制规模、装备质量等等对军队战斗力有决定性影响的要素都在加强与扩充。以77军为例,印度战争时,77军的战斗力相当于半岛战争中的3倍。由此可见,虽然军队规模没有扩大,但是共和国的军事力量在短短10年内增强了2倍以上。

扩军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从2025年到2034年的10年间,共和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仅有4.7%。虽然在发达国家中,这一增长速度并不慢,比美国的2.4%、欧盟的2.8%快得多,但是与此之前的10年相比,共和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如果按照人均收入,共和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应该这么慢,至少应该在6%左右。虽然在政治改革的影响下,经济增长给全国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用民间的话来说,因为百姓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所以4.7%的经济增长率相当于此前14.7%的经济增长率,但是从国家的综合实力来看,4.7%的经济增长率肯定支撑不起军事扩张,如果不及时调整对外政策,军事扩张迟早会压垮共和国的经济。

王元庆在这个时候推行军事改革,就是要削减军费开支。

2036年的军费开支仅比2035年的常规军费开支{扣除战争开支}增长了3.7%。要知道,2036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9%,是自2031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而在此之前每年的军费增长率都在8%左右。如果考虑到2036年裁军25万所需支付的遣散费用,那么当年军费开支实际上缩减了8%左右。

如此大幅度的缩减军费开支,军人满意才是怪事。

为了减少开支,国防部在审批军费预算的时候特别严厉,不但砍掉了很多华而不实或者短期内难见成效的装备开发项目,还严格执行在第二次军事改革时确定的福利待遇,比如所有将军都得严格按照对应级别享受福利房,多出来的面积,必须按月支付租金。又比如严格控制军队的差旅与招待费用,多出来的费用,由军人自行承担。

毫无疑问,如此严厉的军费审核制度,让享受了10年美好时光的军人很不习惯。

别的不说,对普通军人来说,除了每年一次的探亲假由国家承担路费之外,其他私人活动都得自己掏腰包,就连请客吃饭也得自己掏钱。要知道,在过去10年内,这些钱基本上由军队负责,不需要军人自行承担。

用一些比较极端的话来说,第三次军事改革就是“兔死狗烹”与“鸟尽弓藏”。

不管这个形容是否恰当,反正没有几个军人对第三次军事改革感到满意,更不会像前两次军事改革那样积极支持。

因为项铤辉去意已决,裴承毅再三表示不会谋求总参谋长的位置,所以下一任总参谋长极有可能是林啸雷。果真如此的话,李存勋必须留下来。原因很简单,林啸雷是个喜欢走极端的家伙,真要让他推动第三次军事改革,不搞出问题就是天大的幸事。虽然在推行军事改革方面,主要动力来自元首府,但是王元庆之后,没有哪个人在军队有足够的威望,能够让军队服服帖帖。这个时候,肯定需要一个像李存勋这样的人来调解总参谋长与元首、军队与政府的矛盾。不管怎么说,作为军情局长,李存勋在军队高层有足够的威望,没有几个将军敢与他对着干。

看清未来,李存勋知道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

项铤辉可以一走了之,他却不能一走了之。王元庆可以卸甲归田,他却不能马放南山。

这让李存勋想到了潘云生,因为当年潘云生与他现在的情况完全一样,不得不在纪佑国离任之后充当元首与总参谋长的“中间人”。

坐上飞机,李存勋还在考虑这个问题。

虽然在军情局工作的15年,让他获得了与当年潘云生一样的地位与影响力,但是在即将到来的未来,李存勋却需要面对很多潘云生不曾面对的挑战。

李存勋没有考虑个人得失,成为间谍的那一天,他就抛弃了个人得失。

他只需要考虑一个问题。

共和国,能否一路走好?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