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三十章 战略要地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三十章 战略要地(2 / 2)

非常凑巧的是,当时已经掌权的王元庆非常重视南亚地区。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王元庆高度重视南亚地区,正是为后来的印度战争做准备。从某种意义上讲,王元庆最想打的不是日本战争,而是印度战争,因为半岛战争结束后,赵润东就提出了“日本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并且以此为由发起了第二次军事改革,在短短数年间把日本逼上了绝路,让日本战争变成了不得不打的战争,结果是王元庆上台后,不得不完成赵润东没有完成的工作。

受到王元庆的高度重视,等于为瓜达尔港扩建开了绿灯。

在众多扩建项目中,最引人瞩目的无非是从俾路支省首府奎达与信德省首府卡拉奇到瓜达尔港的两条双向铁路。因为这两条铁路不在最初规划之中{实际上,当时规划了从奎达到瓜达尔港的铁路,只不过是一条年运输能力仅有1000万吨的单线铁路},所以在共和国提出扩建计划之后,巴基斯坦当局并不买账。经过数年谈判,巴基斯坦最终同意修建这两条铁路,只是由共和国承担全部费用,并且补偿沿途民众的损失。

可以说,如果不是日本战争迅速结束,共和国的战争开支远低于预期,以及王元庆正在积极谋划收复藏南地区的军事行动,甚至已经开始准备针对印度的战争行动,恐怕巴基斯坦当局就得为这种耍赖皮的行为负责了。

当然,单独出资不是没有好处,那就是能够极大的加快施工速度。

因为担心收复藏南地区的军事行动会导致战争提前爆发,所以这两条极为关键的战略铁路都在藏南冲突爆发前通车。虽然为了赶进度,共和国为这两条铁路多付出了数十亿的工程款项,但是由此争取到的几年时间,为共和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印度战争爆发前,围绕着瓜达尔港与卡拉奇港的地面交通系统已经非常发达了。虽然在整个战争期间,裴承毅都没有考虑从巴基斯坦的信德省杀入印度的古吉拉特邦与拉贾斯坦邦,甚至没有向信德省部署共和国的地面作战部队,但是依靠高度发达的地面交通系统,送到卡拉奇与瓜达尔港的军事物质能够在24小时之内送到前线部队手中,有效的提高了后勤保障效率,为前线指挥官提供了更多的战术选择。

事实上,这两条铁路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印度战争。

从某种意义上讲,裴承毅在印度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把前线指挥部的部分设备送往瓜达尔港,想把后来的战区司令部设在瓜达尔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瓜达尔港拥有最理想的地面交通系统。

这里必须重点提到从瓜达尔港到奎达的这条铁路。

早在21世纪初,因为共和国进口石油的60%来自海湾地区、进口石油的80%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而共和国没有能力控制马六甲海峡、八度海峡{位于印度半岛南端,是从霍尔木兹海峡到马六甲海峡的必经之地}与霍尔木兹海峡,所以在积极建设海军的同时,共和国必须谋求获得一条更加稳妥的能源运输通道。在此背景下,共和国为修建从巴基斯坦奎达到伊朗扎黑丹的铁路线提供了巨大帮助。事实上,共和国在瓜达尔港大兴土木,就是为了掩护从扎黑丹到奎达的铁路。

加上后来的喀伊战略铁路,从共和国到伊朗的地面交通线就算打通了。

正是如此,伊朗战争期间,大批共和国生产的武器装备就是从奎伊铁路运入伊朗、送到伊朗军队手中的。因为巴基斯坦并没参战,而且美国当时还没有完全从阿富汗撤军,所以美军不敢轰炸巴基斯坦境内的铁路线,只能想方设法的瘫痪扎黑丹火车站,并且炸断伊朗境内的铁路线。根据一些没有得到过证实的民间传言,伊朗战争期间,共和国至少向伊朗派遣了一支规模在5000人左右的志愿工程部队,而该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从巴伊边境到扎黑丹的铁路线畅通无阻。万幸的是,在伊朗境内的铁路线不到50千米,而且沿途均是高原荒漠,被炸断的铁路很容易修复,唯一不好对付的就是美军使用的各种专门用来对付工程人员的传感器弹药。

总而言之,这条战略铁路拯救了伊朗。

从某种意义上讲,因为奎达是援伊的大后方,所以在巴基斯坦当局不肯出钱修建奎瓜铁路的时候,共和国投入数百亿元修通这条铁路,就是王元庆针对未来中东局势的一种前期战略部署。不管怎么说,王元庆没有理由相信,共和国能够在短短数十年内打造出一支能够与美国海军匹敌的强大海军。事实上,直到中东战争不再是悬念的时候,共和国海军的总体实力仍然只有美国海军的七成左右。在此情况下,作为国家领导人,王元庆必须考虑一个非常极端的后果,那就是失去制海权之后,如何向中东地区运送作战部队与作战物资。毋庸置疑,在全球头号陆军的保护下,地面交通线最为安全。虽然在大规模战争中,陆运很难完全取代海运,毕竟铁路的运输能力远不如船队,但是在必要的时候,陆运能够有效弥补海运欠缺带来的问题,至少能在短期内产生效果。

在此背景下,修建的就不仅仅是奎瓜铁路了。

根据巴基斯坦当局公布的资料,在共和国出资修建奎瓜铁路的时候,巴基斯坦当局也耗费巨资将奎扎铁路的巴基斯坦段建成了复线。虽然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正与俄罗斯处于蜜月期的伊朗当局并没积极配合,就连早就计划修建的扎{扎黑丹}阿{阿巴斯港}都迟迟未能通车{该铁路分成了扎黑丹到舒尔加兹、舒尔加兹到马努詹、以及马努詹到阿巴斯港三段,其中马努詹到阿巴斯港的南段在2031年通车、舒尔加兹到马努詹的中段在2035年通车,只有里程大约180千米、从扎黑丹到舒尔加兹的北段迟迟没有动工。由此可见,伊朗当局不是不清楚扎阿铁路的重要性,只是担心该铁路修通之后会对伊俄关系产生影响,从而使伊朗陷入两面不讨好的境地,所以把南面四分之三的路段修好了,等到局势需要,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修通北面四分之一的路段},但是内贾德上台后大推经济改革,其主要改革措施中就包括了兴建基础设施,加上内贾德明显的亲华立场,所以在2040年底,从共和国喀什出发的地面战略交通线已经连接到了霍尔木兹海峡北面的阿巴斯港。因为舒尔加兹还有一条通往克尔曼的直线铁路,而克尔曼拥有连接到德黑兰的干线铁路,所以只要把舒尔加兹到克尔曼的直线铁路修成干线铁路,从共和国到伊朗的战略大干线就将全程贯通。

在这条战略干线上,以瓜达尔港为核心的铁路网起到了“增容”的重要作用。

说直接一点,在制海权相对有保障,或者说战争规模没有扩大之前,就算共和国的船队无法安全到达伊朗港口,也可以前往瓜达尔港,然后通过铁路线将军事物资与作战部队送入伊朗境内,再送往前线战场。即便在战争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因为从共和国本土到瓜达尔港的航线全部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范围之内,所以船队的安全比较有保障,仍然可以用船队承担大部分运输任务。

正是如此,袁晨皓才会在战区司令部的问题上坚持己见。

当然,瓜达尔港到底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还得看即将爆发的中东战争到底会发展到哪个程度。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