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四十七章 重生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四十七章 重生(2 / 2)

对伊朗当局来说,在2027年之后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操控油价,而是如何摆脱伊拉克这个包袱。

从某种意义上讲,内贾德能够上台,与伊拉克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内贾德上台之前,伊朗当局迫于“面子与道义”,不得不持续援助伊拉克,仅仅为了解决2000多万伊拉克人的生存问题,伊朗当局每年就要拿出近5000亿里亚尔{按照2027年的币值计算,约合500亿人民币,或者130亿美元}。毫无疑问,这是一笔非常沉重的开支。要知道,2027年的时候,伊朗的年均国民产值不到20万里亚尔,相当于每个伊朗人要将每年收入的5%送给伊拉克。虽然5000亿里亚尔只占伊朗政府开支的10%左右,对增加赋税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内贾德竞选总统的时候就明确提出,太多的对外援助导致伊朗的赋税居高不下,严重降低了国民生活水平,政府的职责是帮助所有选民找到工作、改善民众生活,而不是去全世界搞革命。而内贾德举的例子就是援助伊拉克的行动。事实上,援助伊拉克的5000亿里亚尔只占伊朗对外援助的一半左右,比如当时伊朗每年还位黎巴嫩真主党提供大约2000亿里亚尔的援助,为非洲大陆上的极端组织提供上千亿里亚尔的援助经费。如果算上伊朗当局提供的各种实物援助,按照cia在2030年提交给美国国会的一份调查报告,伊朗每年的对外在15000到20000亿里亚尔,也就是300亿到400亿美元之间{2027年到2030年间,里亚尔严重贬值}。而2030年的时候,伊朗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仅只有3000亿美元出头,也就是说,伊朗当局将10%以上的国家财富送给了别人。

不管怎么说,伊朗当局的这一做法都有点过火。

更重要的是,伊朗的这些援助并没有起到太明显的作用。

2027年,亲美的伊拉克联合政府被推翻之后,伊拉克的经济并没迅速好转,反而在全球经济逐渐向好的大背景下迅速恶化。用一些西方记者在伊拉克采访后的感受来说,短短数年间,仿佛2000万伊拉克人将再次回到游牧时代一样,国家百废待兴,却没有多少人在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事实上,这一情况也与伊朗当局有关。

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帮助伊拉克人民,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伊拉克重建工业体系,为伊拉克人民创造劳动的机会与劳动的条件。如同共和国在印度搞的战后重建一样,重点必须放在基础建设与投资上,只要把基础搞好了,投资进来了,国家自然会恢复到正常状态。伊朗当局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不想这么做。从某种意义上讲,伊朗当局害怕伊拉克再次强大起来。不管怎么说,伊拉克是阿拉伯国家,而伊朗是波斯人,两个国家除了什叶派占多数之外,其他没有多少相似之处。按照伊朗当局的想法,伊拉克最好永远一蹶不振。

无底洞般的伊拉克,最终导致高举改革旗帜的内贾德成为了伊朗总统。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伊拉克获得了重生的机会。

内贾德上台后就兑现了竞选承诺,即逐步减少对外援助,而首先削减的就是提供给伊拉克的援助款项。2040年,伊朗当局就不再为伊拉克提供援助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断奶”是件好事。

从2035年开始,伊拉克当局就开始寻找伊朗之外的出路。美国肯定不可能,不管怎么说,现在的伊拉克政权是在推翻了亲美政权之后上台的,而且其存在的最大理由就是推翻了投靠美国的卖国政权,就算美国愿意与伊拉克重修旧好,伊拉克当局也不可能在民众还没有忘记伤痛的情况下与美国重续前缘。欧洲也走不通,因为以德国、意大利为首的几个欧洲国家一直要求伊拉克当局彻底调查内战期间的几起种族屠杀事件,并且将犯了罪的战犯交给海牙国际法庭,而在欧洲国家提到的“战犯”中就有伊拉克的几位高官。同样的,伊拉克当局也一直要求欧洲国家交出逃亡的前政府高级官员,并且把冻结的前政府资产归还给伊拉克。不管怎么说,欧洲不是理想选择。俄罗斯不算富裕,而且不需要伊拉克的资源,基本上没有什么好指望的。选来选去,伊拉克当局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投靠共和国,利用共和国的投资重建家园。

不得不承认,伊拉克当局的运气很不错。

虽然当时共和国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南亚地区,但是以王元庆为首的领导集团已经认识到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同时认识到共和国在该地区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当年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即沙特当局要求以长期协议的方式向共和国提供化肥等产品,并且要求共和国降低关税壁垒。简单的说,就是沙特想把化肥卖出个黄金价来。在这个大背景下,当伊拉克当局数次派遣访问团前往共和国招揽投资的时候,共和国当局非常积极,不但成为为伊拉克提供贷款担保,还承诺帮助伊拉克招商引资,并且以国家投资的方式,帮助伊拉克完善国内基础设施。

从2036年开始,共和国就开始经营伊拉克。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资料,到2040年底,共和国在伊拉克的投资超过5400亿元,其中接近三分之一是共和国政府的官方投资,即共和国政府以主权借贷的方式,提供给伊拉克的基础建设费用,另外三分之二都是民间投资。与其他地区的投资相比,共和国在伊拉克的民间投资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主要是伊拉克的基础设施非常不完善,社会矛盾多,很多大企业不愿意承担不必要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在伊拉克的投资以化工为主,特别是以化肥生产等低端化工工业为主,利润并不高,大企业没有兴趣。事实上,中小企业为主的投资方式对伊拉克也有好处,毕竟中小企业能够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并且给伊拉克的民族企业留下了生存空间。

经过数年建设,伊拉克的面貌已经大为改观。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伊拉克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按照联合国在2040年初公布的数据,伊拉克是20个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落后全球平均发展水平近半个世纪。但是不管怎么说,伊拉克已经开始加速追赶,并且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海湾地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与其他中东国家一样,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伊拉克当局就想在军事上有所作为。

不管怎么说,伊拉克是阿拉伯国家,而阿拉伯人有很强的尚武精神。更重要的是,伊拉克要想摆脱伊朗的影响,除了在经济上投靠共和国之外,还得在国防建设上有所成就,不然永远都别想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国家。

正是如此,共和国也在暗中帮助伊拉克进行国防建设。

当然,这种帮助与针对其他国家的援助有很大的区别。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