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处处被动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处处被动(2 / 2)

在进攻作战中,共和国陆军的2个战斗部队,准确的说,是1个战斗部队加一些没有多少战斗力的伊朗军队就能吃掉2个美国陆军师与大约30万土耳其国民军。如果共和国陆军打算巩固防御阵地,充分利用交战地区的复杂地形,与共和国陆军在战术空运方面的强大优势,2个战斗单位至少能够顶住5个美国陆军师。如果算上伊朗军队与伊拉克军队,杜奇威至少需要准备7个师的兵力,才有可能在一场不在乎伤亡与损失的战役中击败对手,夺回土耳其东南地区。

毋庸置疑,这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用7个师去攻打土耳其东南地区不算什么,问题是,谁能保证伤亡不会超过美国的承受能力?要知道,共和国陆军非常重视在防御战中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且有能力让美军付出足够惨重的代价。为土耳其阵亡几千美国大兵不是问题,可是为土耳其送掉几万美国大兵的小命就是个问题。

要想阻止这一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赶在对方组织起防线前发起进攻。

问题回到了原点,即要不要让第7步兵师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攻打巴特曼。

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杜奇威再次悲观的发现,他被裴承毅避到了死角,不得不做出非常不情愿的选择。

不把第7步兵师派出去,裴承毅就能轻而易举的打下锡尔特,保住最低限度的战果。

把第7步兵师派出去,裴承毅就可以趁此机会发动下一轮进攻,扩大战果。

对裴承毅来说,这无疑是一场赌博。

问题是,对杜奇威来说,这也是一场赌博。

更重要的是,裴承毅完全不用加注,能够在保住老本的情况下赌上一把,而杜奇威却不得不押上全部的赌注,在有可能输得一干二净的情况下,为了一个不是那么现实的目标赌上一切。

作为一个理智的指挥官,杜奇威知道该如何选择。

也就在他即将做出选择的时候,参谋送来了第三份侦察报告。

这份报告与锡尔特方向上的战斗没有多大关系,准确的说,没有直接关系。

在天亮前打下加济安泰普的第八战斗单位的主力部队仅停留了大约3个小时,就将扫荡残余土军的任务交给了支援部队,继续向前挺进。

与杜奇威预料的一样,第八战斗单位没有向安卡拉方向挺进,而是在加济安泰普北面不远处转向西进,把进攻箭头对准了奥斯曼尼耶。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裴承毅的真正目的肯定不是伊斯肯德伦湾北面的奥斯曼尼耶,而是要包围伊斯肯德伦,打掉美军增援土耳其的主要登陆地点。

果真如此的话,美军输掉的肯定不是锡尔特,而是土耳其的整个南部地区。

正是如此,杜奇威才猛然意识到,裴承毅不是那种小打小闹的司令官。

说简单点,如果一点小小的胜利就能让裴承毅感到心满意足的话,他也不可能在短短10多年的军事生涯中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裴承毅就定下了一个很高的目标。

如此一来,不管杜奇威是否将第7步兵师派出去,裴承毅都会让第十战斗单位的主力部队在恰当的时候攻打迪亚巴克尔,而且肯定会尽力打下迪亚巴克尔。事实上,杜奇威早就有这个预感,不然不会在6日让2个炮兵旅向后方转移,也不会在7日凌晨让2个炮兵旅加快转移速度。在此之前,杜奇威只是不大相信,裴承毅会在包围了2个美军师的情况下冒险攻打迪亚巴克尔。现在看来,裴承毅也没有大算冒这个险,而是要在吃掉2个美军师之后攻打迪亚巴克尔。

问题再次摆在了杜奇威的面前。

第7步兵师能不能挡住第十战斗单位的进攻?

如果不能,是否需要及时增兵?

增援迪亚巴克尔的部队能否及时到达?

如果增援部队不能及时到达,要用什么办法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一系列的问题缠绕着杜奇威,也考验着他的能力。

到了当天中午,第八战斗单位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奥斯曼尼耶东面的巴赫切,距离目的地不到40千米。虽然第八战斗单位的先头部队在这个时候停了下来,派出一支部队南下攻打伊斯拉希耶,扩大侧翼防线的纵深,没有急着向奥斯曼尼耶进军,但是西面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肯定得迅速北上,堵住防线上的漏洞,与第八战斗单位争夺奥斯曼尼耶。

换句话说,就算守住了奥斯曼尼耶,因为战线已经推进到了伊斯肯德伦完,海运到达的部队也无法增援迪亚巴克尔,只能以空运的方式向前线投送作战部队。

问题就在这里。

如果进行空军,至少需要1周才能把第82战略师送到迪亚巴克尔。

以第7步兵师的战斗力,如果不积极主动一点,根本不可能在迪亚巴克尔坚持一周。

按照杜奇威的估计,只要裴承毅下定决心,投入更多的空中力量,3到4天之内,就能打下迪亚巴克尔,歼灭第7步兵师。

要想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就只能化被动为主动。

想到这里,杜奇威就知道,第八战斗单位向奥斯曼尼耶进军,主要目的不是打下伊斯肯德伦,毕竟1个战斗单位根本不可能打败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即便投入2个战斗单位,也不大可能顺利打下伊斯肯德伦。裴承毅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切断美军增援路线,为攻打迪亚巴克尔提供帮助。

到此,杜奇威还得考虑已经到达战场的第五战斗单位。

换句话说,如果丢掉了迪亚巴克尔,等于向共和国陆军打开了进军安卡拉的大门。哪怕裴承毅没有把攻打安卡拉放在首要位置上,也很有可能在条件有利的情况下,出动主力部队推翻土耳其政权。

不管怎么说,必须守住迪亚巴克尔!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