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一百一十二章 由守转攻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一百一十二章 由守转攻(2 / 2)

不管怎么说,他是空降兵出身的将军,更加擅长阵地防御。

事实上,第十战斗单位的官兵也不大习惯新的防御战术。

正是如此,第十战斗单位成立之后,一直在共和国的西南地区进行高强度训练。对于这个安排,用共和国陆军参谋长的话来说,训练一支擅长进攻的部队比训练一支擅长防御的部队难得多,所以才让空降兵去熟悉进攻战术。唐应龙的话也没有说错,毕竟在共和国陆军中,真正擅长阵地防御作战的就只有3个空降旅,其他的部队都擅长进攻。与其让其他的部队学会如何打阵地防御战,还不如让空降兵学会如何打装甲突击战。

高强度训练的结果就是,第十战斗单位是共和国陆军作战能力最全面的部队。

面对美军第7步兵师的进攻,李东石既没有大意轻敌,也没有过分高估对手的实力。

当时,美军先头部队的兵力在2000人左右,预计在7月8日凌晨到达的主力部队则有大约6000名官兵,而李东石只在正面留下了2个战斗营,除去在锡尔特方向上协助第一战斗单位作战的部队之外,李东石手里还有至少6个战斗营与12个支援营随时能够参加对付第7步兵师的战斗。

由此可见,李东石留下了一支非常强大的预备队。

事实上,第7步兵师的实力并不弱。

在美军的众多王牌部队中,第7步兵师的名声不算最响亮,但是论作战实力,第7步兵师却足够强大。半岛战争期间,正是第7步兵师在三八线一代的阻击行动,让共和国陆军不得不放慢进攻步伐,为美国当局“体面撤退”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也正是这场战斗,让第7步兵师名声大燥,并且在随后的改编中被保留了下来,成为美国陆军中建制最完备的步兵师之一。

如同美国陆军在美事力量中承担的任务一样,美军中数量最多的步兵部队实际上就是更加重视防御能力的地面部队。按照美军的军事思想,即便与共和队这样的强大对手交战,承担重任的也不是陆军,而是空军与海军。正是如此,第7步兵师改编的时候进一步加强了防御作战能力。按照美军的作战思想,防御作战能力绝对不是挖掘与修建阵地的能力,而是更加重视装甲力量的作战能力。事实上,伊朗战争之后,美国当局就在吸取进攻能力不足的教训。半岛战争中,美过陆军缺乏突击能力的缺陷彻底暴露了出来,比如在攻打五老的时候,如果美军地面部队的进攻能力再强大一点,2个陆战师就不会全军覆没了。等到共和国陆军在南亚次大陆上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进攻战,美国陆军终于大彻大悟。从某种意义上讲,让布吕歇尔在欧洲军团搞编制改革,就是美国陆军为摸索新战术采取的行动,只是效果不是太明显。

总的说来,第7步兵师并不缺乏突击能力。

对美军来说,缺少的只是支持突击的能力——火力。

因为美队最先在联合作战上打开局面,所以美国陆军过早的放弃了火力,或者说把火力支援寄托在了其他军兵种身上。虽然美国陆军的炮兵并不弱小,在某些方面甚至处于领先地位,比如美国在制导弹药方面的技术水平就比共和国高得多,但是相对于美军的总体战斗力,以及美国陆军所面对的强敌,其炮兵的建设仍然严重滞后,特别是在炮兵战术思想方面,美军差得太远了。很多时候,美军仅把炮火支援当成协助进攻或者防御的手段,而不是打击敌人的主要手段。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美军过于重视精确打击。

虽然在某些时候,精确打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针对弱小国家的局部战争中,精确打击是避免平民伤亡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大规模战争中,精确打击的主要意义在于打击敌方高价值军事目标的时候,可以减少作战飞机的出动量与弹药消耗量,从而提高打击效率、减小己方损失。在正面交战中,特别是在以装甲集群为住的地面战斗中,精确打击的意义就没有这么明显了。

总而言之,在第十战斗单位的防线面前,第7步兵师的进攻力量太微弱了。

正是如此,李东石才敢于用2个营守住正面防线,把主力放在了反击上。

入夜后,美军率先开始炮火准备。

不得不说,李东石的部署让美军在进攻前进行的炮火打击变得毫无意义。不是说美军的炮火打击不够猛烈,为了支持第7步兵师发起进攻,杜奇威让刚刚在伊斯肯德伦进入炮兵阵地的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的炮兵旅对第十战斗单位的防御阵地进行炮击,因为2个炮兵旅就部署在港口附近,能够便捷的获得弹药,所以在大约30分钟的炮击中,2个旅的大约30套电磁炮系统以最快的速度向前线倾洒了大约6000吨炮弹,对第十战斗单位的防御阵地反复炮击了好几次。导致炮击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还是第十战斗单位的防御部署过于稀疏,在宽度接近20千米、纵深超过10千米的防区内仅仅只有2个营的兵力,而第十战斗单位在此之前修建的防御工事,足够掩护10个营的防御部队。也就是说,担任正面防御任务的2个营不但能够尽量分散一些,还得到了最好的保护。根据第十战斗单位的战斗记录,在30分钟的炮击中,仅仅只有9名官兵阵亡{均是1个步兵班的战士,该班所在的防御工事被1枚重达450磅的炮弹击中},22人负伤。对比6000吨的弹药消耗量,以及长达30分钟的炮火准备时间,这点伤亡根本算不了什么。

美军发起进攻的时候,才意识到什么是最有效的防御。

不管怎么说,30分钟的炮击,为李东石提供了进行反击的准备时间。

美军发动进攻的时候,第十战斗单位的反击也开始了。

这种“紧逼式”的防御反击战术,正是第十战斗单位在训练中总结出来的。虽然在绝大部分人看来,进攻部队刚刚发起进攻的时候,肯定是士气高涨、斗志昂扬,防御部队在这个时候发起反击,很有可能在进攻部队的锋线上碰得粉身碎骨,但是在防御部队的士气与斗志不比进攻部队差,而且战斗力也不比进攻部队差的时候,只有坚决果断的反击才能把进攻行动扼杀在萌芽状态。说简单一点,就是在敌人的进攻部队来没有来得及展开,无法有效发挥兵力优势的时候发动反击。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绝对不容易。

这么简单的战术,在此之前没有人采用,不是没有人想到,而是没有哪支部队具备这样的实力。

说得不客气一点,共和国陆军的其他九个战斗单位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这次,第十战斗单位仅仅用了90分钟就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战斗打到21点30分左右,也就是在美军的炮火准备结束后大约1个半小时,第7步兵师的进攻部队在第十战斗单位的反击下停下了前进步伐。

问题是,战斗没有因此结束。

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防御反击的精髓不是挡住敌人的进攻,而是通过反击来瓦解敌人的下一次进攻,甚至从敌人手里夺回战场的主动权,由防御转为进攻。

李东石留下足够的预备队,就是为了发起进攻。

随着第十战斗单位由守转攻,之前没有全力出手的远程炮兵派上了用场。根据第十战斗单位的作战报告,李东石没有在防御中过分使用炮火打击,主要就是从摩苏尔到巴士拉的交通线的运输能力得不到保障,第十战斗单位的炮兵部队随时有可能“断炊”,作为部队的指挥官,李东石必须合理利用手里的作战力量。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