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二十二章 移民潮

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二十二章 移民潮(2 / 2)

别的不说,仅移民问题就对共和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不久,随着“中国-南亚市场共同体”宣告成立,来自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与斯里兰卡的移民涌入,共和国成为了“移民净接受国”,也从此带来了影响共和国数十年的移民问题。因为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是国家,来自这两个国家的移民很难在共和国的主流社会中站稳脚跟,别的不说,绝大部分巴基斯坦人与孟加拉国人就很难适应共和国的饮食习惯,虽然尼泊尔与斯里兰卡是佛教国家,来自这两个国家的移民与共和国的主流文化没有太大的矛盾,毕竟中华民族深受佛教影响,但是尼泊尔与斯里兰卡的人口本来就不多,输出的移民自然不会多到哪里去。所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从2020年出台第一部有助于移民的法律开始,到2040年的短短20年间,共和国总共出台了近30部与移民有关的法律与法案。要知道,在这20年间,出台的与共和国公民权益有关的法律与法案也不过就100来部。由此可见,共和国高层早就认识到了移民对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问题是,共和国却有意无意的忽视了印度尼西亚这个人口大国。

根据共和国官方在2041年公布的一份统计资料,在2020年放宽移民限制条例后,到2040年12月31日,移民局{隶属于外交部}总共发放了4128万余张“红卡”{即共和国居民社会福利保障卡,因为是红色的,而且与美国的绿卡、欧盟的蓝卡相对应,才有了这么个名字},其中发放给东南亚国家移民的为2764万余张,而这里面只有大约220万张发给了印度尼西亚移民。也就是说,作为东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输入共和国的移民仅占该地区移民的8%左右,占共和国接收移民的5.3%。移民人数排在印度尼西亚前面的还有缅甸、朝鲜、越南、泰国、孟加拉国、肯尼亚与尼日利亚。排在几个亚洲国家后面还算正常,毕竟缅甸、朝鲜、越南、泰国与孟加拉国都是共和国的盟国,而且都与共和国有着非常密切的往来,可是排在两个非洲国家后面,特别是排在尼日利亚后面,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显然,这是很不正常的情况。以印度尼西亚的国情,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如果没有人为原因,印度尼西亚肯定是共和国的第一大移民提供国。事实上,在2040年之前,共和国至少遣返了250万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非法移民,如果算上共和国海事厅的巡逻舰艇在公海上驱逐的偷渡船只上的偷渡客,恐怕这个数字会超过300万。算上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共和国公民身份的220万移民,印度尼西亚已经是共和国的第一大移民提供国了。

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宗教信仰问题。

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一样,印度尼西亚也是国家,而且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虽然这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同样是国家,孟加拉国的移民数量就超过了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也勉强算得上是国家{大约有50%的公民是},其输入共和国的移民数量也超过了印度尼西亚。

二是共和国社会上的认可问题。

要知道,在4128万移民中,除了极少数拥有高级学历的精英级人才之外,大部分移民在共和国从事的都是最普通的劳动。共和国社科院在2044年做了一次调查,在共和国定居的移民主要从事5种职业,从多到少依次是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城镇环卫、餐饮旅游与工程建筑。

从这份报告中不但能看出共和国存在的问题,也看得出移民存在的问题。因为人口老龄化已经非常严重,养老护理已经是服务业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块。根据社保机构统计,在2040年的时候,共和国至少缺乏1500万养老护理服务人员,而养老护理的年产值在万亿元以上。因为共和国的主要青壮年劳动力都得从事社会生产,而且随着劳动力减少,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成功机会,虽然国家一再提高政策力度,鼓励年轻夫妇养育更多的孩子,但是绝大部分育龄夫妻首先考虑都是事业,而不是家庭,所以以照顾未成年人,特别是婴幼儿为主的家庭服务业成为了服务业中的第二大产业,在2040年的劳动力缺口高达1200万。其他三个行业基本上都是劳动强度大、对技能要求不高、而且对体力要求比较高,所以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部分文化素质不高的男性移民,以及年轻的女性移民的首选就业方向。

在前两个产业中,养老护理照顾65岁以上的老人,家政服务的雇主大多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这些人都有着比较丰富的社会经验与成熟的思想价值观念,对雇佣对象有比较高的要求,很容易受到社会舆论影响。如此一来,在雇佣看护员与保姆的时候,很多雇主宁愿聘请尼日利亚移民,也不愿意雇佣印度尼西亚移民。特别是在2030年的那次排华风波之后,很多人在雇佣保姆的时候都明确提出不要印度尼西亚人。

断绝了两条最主要的从业渠道,印度尼西亚移民在共和国找到一份稳定工作的机会大大降低。按照共和国的相关法律,持暂时居住证的移民要想成为共和国的永久公民,至少得在连续就业8年,或者在某一行业内连续就业5年。实际上,这个门槛非常低,在美国是11年与8年,在欧盟则是14年与9年。问题是,因为大部分移民缺乏劳动技能,要想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绝对不是件容易事情。据不完全统计,被共和国遣返的250万印度尼西亚非法移民中,至少有100万是暂时居住证到期,因为不想回国而擅自留下来,最终被移民局强行遣返。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共和国的移民法律法规对印度尼西亚人很不利。

除了前面提到的持续工作时间之外,2024年,也就是养老问题暴露出来之后,全体代表大会在“移民管理办法第四修正案”中明确提到,所有以工作为由申请暂时居住证的外籍人员、以及申请永久居住证的外籍人员都得通过得到移民局认可的汉语资格考试。

要想留在共和国,至少得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不是让共和国的公民去适应移民,学习英语或者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语言。这项修正案并不严厉,要在美国拿到绿卡,要在欧盟拿到蓝卡都得通过语言考试。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几个“移民大户”都不存在问题。比如在朝鲜,汉语已经成为第二官方语言,所有朝鲜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得学习汉语,并且在高考的时候得考试汉语成绩。在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与缅甸,汉语都是必修的第一外语,而在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汉语也是必修外语。更重要的是,2035年前,汉语资格考试以口语为主,也就是以说为主。如此一来,共和国大部分盟国的年轻一代都能顺利通过汉语资格考试。

非常可惜的是,印度尼西亚不是共和国的盟国,而且汉语在印度尼西亚也只是选修外语,而不是必修外语。2040年前,大约40%的印度尼西亚人在申请赴华工作与永久居住证的时候,都被语言当在了共和国的国门之外。

从一个移民问题就能看出共和国与印度尼西亚之间存在的巨大隔阂。

归根结底,移民问题实际上是两个国家,或者说两个的直接体现。

如同20世纪的拉美移民在美国受到歧视,给美国社会制造了巨大的麻烦一样,因为印度尼西亚移民在共和国受到各种各样歧视,不管就业与接受教育、还是就医与社会保障,总是低人一等,所以印度尼西亚移民的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的犯罪率又反过来影响了共和国当局的移民政策,导致印度尼西亚移民获得“红卡”的难度越来越大。问题是,再严厉的移民法也挡不住偷渡,事实上,移民管制越严的国家,偷渡问题就越严重。根据社科院的调查报告,2040年的时候就有大约1200万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非法移民在共和国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预计到2050年的时候,这个数字将增加到2500万,而到时候共和国的合法移民不大约只有7500万。也就是说,到2050年,仅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非法移民就相当于共和国接纳的合法移民的三分之一。

如此多的非法移民肯定是个问题,而且是个非常大的问题。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