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一章 关键事件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一章 关键事件(2 / 2)

看得到的,自然是对内通胀、对外贬值,而看不到的,则是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大幅度降低。虽然这也是贬值,但是表现形式与通货膨胀并不完全一样。归根结底,还是花在军事上的钱太多,而军事物资实质上并不进入流通领域,导致真正进入消费市场的物资比发行的货币少得多。以共和国的国防建设来说,在2050年到2054年的5年间,共和国的国防开支总计超过了200万亿元,其中大约80%以人事津贴、工人工资、货物款项等等方式进入了流通领域,成为具有购买能力的货币,只有大约20%以企业利润的方式,通过投资、存款与购买金融产品等方式,没有进入流通领域。问题是,在这200万亿军费中,真正生产出来的具有市场流通能力的产品少之又少。也就是说,进入流通领域的160万亿必然会稀释人民币的总体购买力。到2055年,共和国的广义流通货币也只有大约600万亿元,160万亿占了其中的26.7%,相当于使货币贬值了这么多。

种种因素加这一起,结果就是消费市场急剧萎缩。

虽然以货币量计算,共和国与美国的经济仍然在蓬勃发展,即便扣除双方当局公布的通货膨胀因素,两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然非常惊人,但是到2056年的时候,两国经济都出现了问题,而且是不小的问题。

事实上,有一个方法能够衡量经济状况,那就是发电量。

众所周知,随着可控聚变核电站迅速普及,早在2035年之前,共和国就以国家补贴的方式实现了“零电价”,即国民生活所需电能完全由国家承担,企业用电则以能源消耗税的方式支付,社会电能供应由国家以委托的方式交付给3家电力企业,居民与企业从中选择最好的供电商。总而言之,在这个时候,共和国的电能供应就不再向民众收钱,而且把居民用电与企业用电分开。如此一来,共和国的企业用电量,实际上成了反映共和国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在2036年到2055年的20年间,共和国的企业用电量一直在增长,而且在2051年之前的增幅一直在15%以上,直到2053年才跌到10%以下,到了2056年,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即企业用电量下降。毫无疑问,这绝对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情。要知道,在2054年之后,共和国当局放宽了对高能耗企业的限制,允许在特定地区建设部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高能耗企业,比如可以在广西开办电解铝厂、在福建开办合成化工厂等等。虽然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国家的自我供给能力,在战争时期降低对外需求,但是这也对促进经济发展有一些意义,至少对疲软的国内市场有所帮助。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共和国的企业用电量仍然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情况,那自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美国的国家电能供应由获得了联邦许可证的5家私营电力企业负责提供,而民众电费是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联合承担,所以到2056年,美国没有公布过全国性质的电能供应情况,也就无法从官方消息中获取信息。事实上,美国的情况也许比共和国更加糟糕,因为在2051年的时候就传出了“美能达集团”{五大联邦电力企业之一}严重亏损、不得不大幅度裁员的消息。要知道,美国采用的也是与共和国类似的政府补贴制,即根据电能企业为社会提供的电能来确定补贴金额。因为美国五大联邦电力企业的业务范围相对固定,“美能达集团”主要负责为制造业、电子业、船舶业与航运业提供电能,所以该集团收入降低,足以证明美国的经济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用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的话来说,在2050年左右,共和国与美国的经济就进入了一个奇怪的状态,即经济总量在继续增长,而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却没有直接体现出来。虽然有人希望用“滞胀”等理论来解释,但是都没能解释得了。也有人将2050年后的经济与1936年后到1939年间的全球经济相比,即是由军事扩张带来的虚假繁荣,却无法解释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2050年后的军事扩张没有带来繁荣。

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共和国与美国的经济正在恶化。

问题就是,共和国与美国还能坚持多久?

从某种意义上讲,共和国与美国还没有爆发经济危机,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就是,两国都在想办法刺激经济,即以各种强制性手段来确保绝大部分国民能够过上正常生活。比如在2050年的时候,共和国当局就颁布了更为严厉的《遗产法》,将遗产税的平均比例提高了将近一倍。与此同时,共和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提高了社会救济的最高额度,扩大了救济范围、增强了救济力度,并且以提供技能培训等方式,促进再就业。美国当局也在2050年前后采取了类似的政策,以确保经济稳定发展。正是如此,很多经济学家断言,只有在共和国与美国当局不堪重负的时候,经济危机才会到来。

当然,没有人怀疑经济危机会不会到来。

不管共和国与美国当局的力量有多强大,以及站在两国政府身后的利益集团有多么的神通广大,都得服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危机到来的越迟,爆发后产生的危害就越大。

由此可见,在2050年之前,共和国与美国就在赌生死了。

站在共和国与美国的立场上,到了2055年之后,即便没有世界大战,只要两个超级大国同时爆发经济危机,都会引发本世纪的第二次全球性大萧条,甚至有可能造成全球经济全面崩溃,结果仍然是战争。即便退一万步,战争不会爆发,共和国与美国也很难在短期内重振旗鼓,也就不可能继续称霸全球。显然,这是共和国与美国都不可能接受的结果,因此共和国与美国都只能放手一搏。

换句话说,就看谁能撑到最后了。

如果说,在2055年之前,尚有人抱有一线希望,认为凭借共和国与美国的雄厚经济基础,再撑个5年10年也不是问题,那么到2056年,特别是2056年下半年的时候,随着越来越多的危机征兆浮上水面,更多的人相信,战争很快就会爆发。

当然,最先出问题的,肯定不是共和国与美国。

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只有落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而根基越浅的,自然越先浮上水面。在共和国与美国以外的国家与经济实体中,除了欧盟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经济实体具有同等规模。对于众多中小国家来说,因为早与超级大国结盟,或者与超级大国维持着友好关系,已经在经济上融为一体,所以日子反而好过一点。比如集约集团的成员国都依靠共和国提供的巨额人民币贷款,经济问题还不算很严重。一些没有投靠共和国与美国的中等国家也依靠相对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以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艰难前行。最先出问题的,正是拥有大国野心,却一直没有成为大国实力的俄罗斯。

2056年初,俄罗斯当局借用哈萨克斯坦发生军事政变,将装甲部队开进阿斯塔纳的时候,几乎所有国家都认为,共和国将出兵干预。虽然结果恰好相反,共和国不但没有出兵卷入,反而默认了俄罗斯控制哈萨克斯坦的举动,但是这一结果并不能说明什么,反而让很多人认为,共和国有更大的图谋。要知道,自从共和国通过联合巴基斯坦、打垮印度,把美国赶出阿富汗之后,中亚就被看成是共和国与俄罗斯战略态势的天平,而且是一个不能轻易变动的天平。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做文章,自然是在拿共和国的利益开玩笑。以共和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对外政策,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事实上,2056年初的这件事情,对1年之后的共和国换届选举产生了直接影响。

可以肯定,正是这起事件,让裴承毅最终做出了参选决定。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