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三章 秘密同盟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三章 秘密同盟(2 / 2)

正是如此,共和国的公民才会将选票投给已经65岁的裴承毅。

当然,这一事件的影响,绝不仅仅体现在共和国的换届选举上。

2056年底,宣布角逐国家元首的宝座之后不久,裴承毅就以国家副元首的身份,对法德意三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且在罗马与欧洲集体安全组织签署了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罗马条约》,正式确定了共和国与欧洲在安全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

更重要的是,访问期间,裴承毅与法德意的领导人达成了一份非常重要的秘密协议。

当然,这份协议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公之于众。

按照共和国当局公布的相关资料,在访问巴黎、柏林与罗马期间,裴承毅以共和国国家领导人的身份,正式向欧盟三大国提出了同盟协议,并且主动提出,只要欧盟能够在下一场战争中保持中立,共和国就将承认欧盟在环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地位,主动退出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埃及与叙利亚,仅保留在库尔德斯坦的影响力{库尔德斯坦在2053年正式宣布成为独立国家,并且得到了包括共和国在内的80多个国家承认},并且承认欧盟在北大西洋地区的利益诉求。

实际情况是,法德意比共和国当局考虑的还要长远。

在接受了裴承毅的结盟请求之后,法国总统代表三大国提出了一个新的意向,即在俄罗斯以美国盟国身份向共和国宣战的情况下,欧盟可以有条件的向俄罗斯宣战,即以共和国盟国的身份参战。为此,法国总统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欧盟只向俄罗斯宣战,在美国没有向欧盟宣战的情况下,欧盟不会向美国宣战。二是共和国必须承认欧盟在乌拉尔山以西,也就是大欧洲地区的利益,允许欧盟在战后吸收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前独联体成员国,甚至得默认欧盟对俄罗斯的改造行动。三是共和国承认欧盟在中东地区,即东起阿曼、西到巴勒斯坦的狭义阿拉伯地区的主导权,共和国则要在战后逐步退出该地区。

毫无疑问,欧盟的野心非常明显。

问题是,共和国当局并没有接受这一提议。不是欧盟不向美国宣战,也不是让欧盟控制大欧洲地区,而是共和国当局不大可能在中东问题上做出让步,至少不可能完全从中东地区撤出。

正是如此,在2056年的时候,共和国与法德意只结成了初级同盟。

不管怎么说,这绝对是一件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事。

欧盟在这个时候选择倒向共和国也不难理解。对欧盟来说,特别是对志在统一整个欧洲的法德意三国来说,俄罗斯一直是个潜在的威胁,而且早在30多年前,俄罗斯就利用各种手段将乌克兰挡在了欧盟的大门之外,挡住了欧盟东扩的步伐,使欧盟没有能够按照计划成为“欧洲的欧盟”,仍然只是“西欧的欧盟”。客观的讲,欧盟也从来没有将俄罗斯当成欧洲国家,只是希望通过吸收像乌克兰、白俄罗斯这样的“新兴”国家来削弱俄罗斯,增强欧盟自身的造血能力,从而提高欧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加快一体化进程,使欧盟成为一方霸主。

从这个角度看,欧盟唯一的选择就是与共和国结盟。

不管怎么说,在俄罗斯即将与共和国翻脸的情况下,美国没有任何理由为了欧盟而放弃这个天然盟友。事实上,在欧盟多次表明没有理由与共和国为敌的时候,美国就表达出了拉拢俄罗斯的意图。以美国的一贯措施,在拉拢俄罗斯的时候,肯定会设法安抚欧盟,稳住欧盟。问题是,21世纪50年代的美国,已经不是21世纪初的美国了。在世界格局即将发生剧变的情况下,除非美国当局能够拿出足以让欧盟心动的好处,不然欧盟没有理由做美国的垫背,更没有理由损失自身来成全美国。

事实上,这也正是法德意积极推动欧盟一体化的目的。

欧洲要想成为欧洲人的欧洲,要想从根本上保护欧洲的利益,欧盟就得采取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为欧洲的利益服务,而不是继续充当美国的傀儡。

由此可见,俄罗斯悍然出兵哈萨克斯坦,实际上将欧洲推到了共和国的身边。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共和国与欧盟不可能正式结盟,更不可能缔结具有政治军事意义的全面同盟条约,但是对于面临重大变化的国际局势来说,共和国与欧盟暗中结成同盟关系已经足够了。特别是对共和国当局来说,能够与欧盟缔结一份具有约束力的,而且意味深远的同盟条约,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要知道,共和国从没指望与欧盟并肩作战,只是希望在收拾美国的时候,欧盟别插手。

也就是说,稳住欧盟,仍然是共和国的首要国策。

如此一来,只要共和国的领导人有足够的战略眼光,在得知俄罗斯将出兵哈萨克斯坦的消息之后,就不会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甚至会暗中帮上一把{根据一些西方新闻媒体的猜测,哈萨克斯坦的军事政变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共和国的情报机构在警告留基奇的时候,故意夸大了政变者的力量,使这位原本能够动用总统卫队与卫戍部队镇压叛乱的总统,在政变爆发后仅仅15分钟就搭上了共和国的外交专机离开了哈萨克斯坦},制造“俄罗斯称霸欧亚大陆”的氛围,从而激发欧盟图变。从裴承毅访欧的时间上来看,确实存在这种可能。如果算上裴承毅在访问期间与法德意签署的秘密同盟条约,那就可以肯定,共和国当局早就有所预谋,利用了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的行动,甚至以默许的态度,让俄罗斯当局认为共和国不会插手。

总而言之,共和国当局到底在哈萨克斯坦的政变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谁也说不清楚。

当然,这次军事政变的最大意义,并不在于前面提到的几件事。用一位国际问题专家的话来说,俄罗斯出兵哈萨克斯坦,将民选总统挡在国门之外,扶持亲俄政权,最大的影响就是帮助美国当局坚定了发动世界大战的决心。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美国介入,前面提到的都没有意义。

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到2055年之后,决定美国态度的因素之有一个,那就是美国有没有可能在世界大战中取胜。如果有,美国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如果没有,美国则会尽量拖延时间。

由此可见,俄罗斯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帮助美国当局做出了战争决策。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