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二十六章 定性分析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二十六章 定性分析(2 / 2)

“切尔温斯基将军,这是最高决策会议,不要危言耸听。”乔德诺维奇终于坐不住了。

“危言耸听?”切尔温斯基看了眼副总统,淡淡一笑,说道,“阁下,如果真的是危言耸听的话,我会感到高兴,也愿意为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非常可惜的是,我提到的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铁打不动的事实。”

没等乔德诺维奇反应过来,切尔温斯基就朝会议秘书点了点头。

投影仪亮起,会议室中央的三维虚拟投影屏幕上出现了一幅按照比例缩小的,辽阔壮观的俄罗斯全景立体地图。

“在我们的战略防御部署中,一直以大纵深防御为主,并且以此确立了战区制。”切尔温斯基走到了会议室中央,用触控系统来控制投影地图。“从整体部署来讲,远东战区与西伯利亚战区的防御纵深都达到了基本要求,至少能够使中队为之付出惨重代价。关键问题是,中队需要攻打远东战区与西伯利亚战区吗?数十年来,中国当局数次拒绝了蒙古的合并请求,就是不想引起我们猜忌,因此有人认为,蒙古保持独立,等于为我们增添了数百千米的防御纵深。五十年前,这个观点没有错。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没有吞并蒙古,却一直在加强蒙古的基础建设,而且所有基础建设都有战略价值。拿铁路与道路建设来说,蒙古才多少人?近三十年来,中国当局以不计成本的投资方式,在蒙古修建了五千千米铁路与两万千米的高等级公路,形成了以乌兰巴托为核心的交通辐射网,并且用三条铁路与五条公路将蒙古的交通网络与中国的交通网络联系在一起。如此庞大、精细与完善的交通系统,足以在战时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同样的,早在三十年前,中国就以同样的方式进军中亚,对中央地区的交通网络做了全面提升,仅在哈萨克斯坦就修建了上万千米铁路。当然,肯定有人认为,我们的铁路与中国的铁路不一样,可以炸断边境铁路换乘系统来阻挡中国大军,而且我国本身的战略防御纵深就足够了。但这是三十年前的标准,而现在,中队对地面交通网络的依赖性已经降到了最低限度。”

“中国陆军不需要依靠地面交通网络发动进攻,可是中队的作战物资还是得靠铁路与公路运送。”

“确实如此,而这也正是中国不计成本的加强蒙古与中亚各国交通网络的原因。”

发言的乔德诺维奇愣了一下,随即闭上了嘴,因为切尔温斯基说到了重点。

“与部队进攻相比,物资运输的紧迫性要低得多。更重要的是,早在十六年前,中国陆军就在中东战场上证明,在完全依靠空运的情况下,足以坚持半个月以上,在此期间,中国的工程部队肯定能够打通地面交通网络。”切尔温斯基长出口气,转口说道,“事实上,中国陆军的进攻距离一直由两大因素决定,一是战术空运部队的投送距离、二是远程炮兵的最大射程。从南海战争开始,在中国陆军参加的每一场战争中,这个规律都没有被打破。根据已经掌握的情报,中国陆军航空兵战术空运部队的投掷距离早已超过两千五百千米,甚至有可能超过了三千千米,而中国陆军已经装备了最新式的电磁炮,远程炮兵的最大射程肯定在八百千米以上,也许超过了一千千米。与之相比,我们的那点战略纵深算得了什么?如果前面的猜测没有错,而且又我来指挥中国陆军的话,我就不会沿着地面交通线进攻,而会充分利用中国陆军的强大战略突击能力,迅速攻占我国战略防区后方的军事重镇与交通枢纽,将西伯利亚战区与远东战区切开,使我军完全丧失主动权,在被动防御中遭受惨败。”

“果真如此的话,中队也别想迅速番过乌拉尔山。”克拉丘夫再次挺身而出,以将军的身份提出了质疑。

“中国陆军需要急着翻越乌拉尔山吗?”切尔温斯基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以实际情况来看,只要亚洲地区沦陷,我们就等于战败了。要知道,能够让我们坚持下去的众多战略资源中,三分之二都在乌拉尔山以东,而且我国的众多军工企业中,也有半数以上集中在乌拉尔山以东。失去这些,就算我们保住了七成人口,也很难反败为胜。要知道,与以往的任何敌人相比,中国是最不缺乏兵员的一个,而我们的人口只有中国的六分之一。更加重要的是,中国陆军完全有能力迅速翻越乌拉尔山,准确的说,是从伏尔加河河口三角洲进入我国的欧洲地区,迫使我们集中力量守卫莫斯科,为扫荡与控制我国亚洲地区创造机会。在此情况下,我们连最后一点胜算都没有。”

这下,克拉丘夫也闭上了嘴。

见到说得差不多了,切尔温斯基没有继续咄咄逼人,朝总统看了过去。

“将军!”在契力亚科夫开口前,乔德诺维奇抢先说道,“照你的话,我们这次是必败无疑了。那么我想知道,除了这些定性分析之外,有没有证据,哪怕是不太可靠的情报来证明将军的观点?”

切尔温斯基的眉头跳了几下,神色顿时黯淡了下来。

不得不承认,乔德诺维奇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家,不但抓住了要害,还以非常直接的方式让切尔温斯基闭上了嘴。

“鲍里斯{乔德诺维奇的名},如果连大方向都无法确定,具体证据又有什么意义呢?”

“总统阁下,这是决定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头等大事,难道我们能够凭借几个人的个人主观判断,在没有任何证据支持的情况下就做出决定吗?”面对救场的契力亚科夫,乔德诺维奇一点都不客气。“不可否认,中队确实足够强大,甚至算得上是当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是我们从来就不畏惧强敌,当年的法国大军与德队何尝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呢?同样的,我也认为,只有在确定了大方向的情况下,才能做出正确决策,但是我看到的是,现在所有证据都证明,我们正面临一次绝佳的机会,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切尔温斯基将军提到的那些情况就会成为现实。”

契力亚科夫暗自叹了口气,朝切尔温斯基投去了无助的目光。

之前还信心勃勃的陆军司令更是面容憔悴,因为乔德诺维奇提到的事情让他与总统都无法反驳。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