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策 >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五十六章 由海向陆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五十六章 由海向陆(2 / 2)

众所周知,早在40年代末,俄罗斯当局就对海军部署做出了全面调整,将包括战略潜艇在内的主力全部调往北方舰队,仅在太平洋舰队保留了少量水面战舰,主要以攻击潜艇来削弱共和国海军的制海权。说得实在一点,在此之前,俄罗斯当局还想与共和国海军争夺制海权,至少要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与北太平洋与共和国海军一决高下,而在此之后,俄罗斯当局完全放弃了与共和国海军争夺制海权的想法,太平洋舰队存在的主要价值转变为破坏共和国海军的制海权。显然,潜艇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是破坏制海权、而不是夺取制海权与控制制海权的利器。

战争爆发的当天,准确的说,是在开战后的24小时之内,在共和国海军航空兵与天军战略轰炸机的全面打击下,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水面战舰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数在鄂霍次克海活动的战舰趁乱东进,赶在2057年的最后一天进入北太平洋,逃到了美国海军与海军航空兵的保护范围内,而这些战舰后来全部前往美国的海军基地,并且先后被美国海军强行征用。

正如前面提到的,真正有威胁的,就那几艘潜艇。

如果说,在这场海战之前,俄罗斯海军还对其潜艇有点信心的话,那么在这场海战之后,俄罗斯海军就彻底绝望了。实战证明,俄罗斯已经不是潜艇大国,不但在潜艇数量上远远比不上共和国与美国,还在潜艇性能上大大落后。暂且不管共和国海军公布的战果有没有水分,至少在此之后,俄罗斯潜艇的威胁已经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开赴战场的两栖突击舰队与海上基地船队并未遭受任何损失。

2057年12月31日,天色刚刚放亮,攻打勘察加半岛的作战行动就开始了。

首先登场亮相的不是“长兴岛”海上基地,而是西太平洋两栖突击舰队的2艘两栖攻击舰、以及由其搭载的2个大队的近百架低空攻击机。如果按照火力投送到达时间计算,最先投入战斗的则是护航舰队里的2艘多用途驱逐舰。低空攻击机群还在飞往目标途中,这2艘驱逐舰发射的炮弹就落到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南面的俄军岸防阵地上,让2个岸防导弹营的20多辆导弹发射车与2个岸防炮兵营的2套电磁炮系统还没有来得及参战就成了这场战斗的牺牲品。

毫无疑问,2艘多用途驱逐舰的炮火确实单薄了一点。

事实上,就算把2个大队的低空攻击机算上,火力投入也算不上雄厚。

万幸的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本来就是一座小镇,即便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之一,防御设施也不算完备。更重要的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只是一座单纯为潜艇提供支持的海军基地,除了一套远程防空系统之外,距离最近的防空力量是部署在鄂霍次克海北面舍利霍夫湾西岸的海军航空兵基地,而且这座基地平常只部署了4架战斗机,不具备支持大机群活动的能力。

按照共和国海军陆战队的标准,在两栖突击舰队的火力打击结束后,登陆行动就可以开始了。按照正常战术安排,陆战队官兵将搭乘垂直起降运输机上岸,重型装备则由登陆艇与气垫船送上岸,建立滩头阵地之后,再向内陆挺进。只需要12个小时,陆战队就能完成首轮突击任务,开辟一块宽10多千米、纵深数千米的登陆场,然后等待后继部队到达,再去攻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因为有海上基地提供支持,所以登陆战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考虑到俄军的威胁并不是很大,而且勘察加半岛上的交通情况非常恶劣,不但公路质量差,而且很多地方根本就不通公路,所以在制订登陆作战计划的时候,陆战队完全放弃了传统战术,决定完全依靠空运的方式上岸。如此一来,两栖突击舰队的空运支援能力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即便大部分作战物资用登陆艇与气垫船送上岸,只有人员与主要作战装备以空运的方式投送,也需要投入上百架垂直起降运输机,而在确保有足够多的低空攻击机的情况下,两栖突击舰队最多只能携带不到30架垂直起降运输机,而且半数以上得部署在综合登陆舰上,从而使机群的作战效率大受影响。

更重要的是,勘察加半岛南北长1200千米、东西最宽处近500千米,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有两条纵向山脉与120多座活火山,区域面积相当于5个法国。也就是说,兵力投送的难度超过了火力投送,如何确保登陆部队能够及时获得作战物资,要比将作战部队送上岸困难得多。因为距离最近的军事基地远在1600千米之外,即便在战术运输机的投送范围之内,考虑到投送效率,也得在投送部队之前建立前进基地,而且是一座能够为登陆部队提供足够支持的前沿基地。

这就是“长兴岛”存在的价值。

为了确保登陆作战能够顺利完成,加上俄军的威胁确实不大,所以“长兴岛”按照标准的支援模式进行组装,既24艘快速运输船全部投入使用,其中18艘组成平台,6艘用来提高平台的作业效率。事实上,这一安排在战争爆发前就已决定,不然共和国海军也不会向陆奥湾集结大量运输船只,而这些船只除了运送作战部队所需的弹药之外,还运送了不少的工程物资。按照海军的作战部署,登陆勘察加半岛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借助勘察加半岛,迫使美国在北太平洋上保持一支规模不小的舰队,从而分散美国海军,为其他方向上的作战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正是如此,登陆前的火力准备从天亮持续到中午。

战场时间12点30分,第一批登陆部队才搭乘垂直起降运输机从“长兴岛”海上基地出发。

不得不承认,组建海上基地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情,特别是在北太平洋上。

要知道,北太平洋是世界上风浪最大的海域之一,或者说是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海域之一,其年均浪高与风速与北大西洋相当。正是如此,100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阿留申群岛登陆之后,美军才没有过分担心,因为美军相信,日军不可能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登陆阿拉斯加。

也正是如此,当“长兴岛”投入实战的时候,美国当局也吓了一跳。

在战舰多难正常航行的海域组建海上基地,绝对不是件闹着玩的事情。要知道,在绝大部分时候,海上基地的头号敌人的恶劣天气,而不是反舰导弹与重型鱼雷。事实上,共和国海军没有投入第四代海上基地,而是动用了规模小得多的第三代海上基地,就与北太平洋上极端恶劣的天气有关。

不管登陆行动是否具有突然性,“长兴岛”的出现肯定让对手感到非常突然。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