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臣 > 第九十五章 李构

第九十五章 李构(2 / 2)

“张典簿过誉了,其实我也是经过一年的摸索,最近才把这捣弄出来,却不知道和张典簿所说的摆钟可有差别?”李构期待的看向张信,他总觉得这东西差了些什么,这才去找张信,想让他指点一番。</p>

天才果然是无处不在啊,张信暗暗惊叹不已,当年元朝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郭守敬,在十五六岁的时候看到了一幅“莲花漏图”,这个强悍的天才居然就凭着这张图,把莲花漏给复原出来,而现在的李构也是如此,不过是按张信随意这么一比划,自己经过长期的摸索,把摆钟给做了出来。</p>

“还请张典簿指教。”李构诚恳的说道。</p>

难道天才都是这般精益求精的吗?张信无奈的想到,看到李构坚持的眼神,犹豫片刻之后,张信还是决定把自己所知道的对李构说出来,大不了再次让那几个教授们说自己不务正业,喜好奇技淫巧之物。</p>

“李大哥,你这件东西只不过是摆钟的雏形,还不能正式称之为摆钟,它还缺少一些必备东西。”张信认真的打量这个简陋的的物品,慢慢的说道。</p>

“缺少什么?”李构急切的追问道。</p>

李构做出来的这个摆钟非常的简易,只有一个框架在那,加上一个摆锤和一个指针,这让张信看得直摇头,如果不是李构明说出来,恐怕张信还要费一番功夫猜测呢。</p>

“李大哥,连漏壶上都标有痕迹用来代表时辰,你这里空白一片,怎么让人知道现在是几时几刻?”张信叹气道。</p>

“呵呵,只顾着让它转动,一时之间把这个忘记了。”李构显得有些不好意思:“除了这个还少什么?”</p>

张信也不客气,把后世摆钟的外观一一指明出来,内部构造虽然不懂,不过外观张信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最后这摆钟还要做个盒子,然后再修饰得美观一些,就像你做的家具一样,精雕细刻一番,做得典雅大方才会让人认同。”</p>

“谢谢张典簿指点,我马上按你说的去做。”李构听得激动不已,也不理会张信正在一旁,就地取材,拿起工具行动起来,而张信也因为闲着没有事情做,就在这里对李构指手画脚起来,一连几天下来都是这样,除非是朱厚熜相招,不然其他时间张信就跟李构泡在一起琢磨怎么把摆钟做得更好。</p>

这天袁宗皋正在帐房内核对帐本的时候,与其他人讨论到乡下收租税的事情来,按常理来说租金应该是由佃农亲自上门交付给王府的,但是兴王悯恤佃农秋收之苦,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让佃农辛苦跑一躺,让佃农以村为单位把应交的租金准备好,等王府派人去收取即可。</p>

“诸位,尚有几个村子的租粮还没有收上来,不知道哪位有空,且劳烦他去取回。”袁宗皋望向众人问道,没有交租子的地方非常偏僻,道路崎岖不平,所以房内的几个主事都不愿意去,个个沉默不语,纷纷避开袁宗皋的目光。</p>

就知道会是这样,袁宗皋心里暗暗嘀咕着,仔细的打量着众人,准备捉一个出来让他去,忽然发现没有看到张信,不由询问起来:“为何没有看到张典簿,不是让你们通知他了吗?”</p>

“回长史的话,张典簿如今正在李工正那,他说待会再过来。”负责通知之人连忙上前说道,可不能让袁宗皋认为自己疏忽大意。</p>

“在李工正那?没有事情他跑去那做什么?”袁宗皋皱眉说道,虽然没有看不起李构,但是袁宗皋还是不怎么喜欢他,很少与之接触。</p>

“张典簿好像正跟李工正学习木匠活,整天在那边敲敲打打的,还不让人去打扰。”有知情人回答道。</p>

“胡闹。”袁宗皋紧锁额眉,想起张信这些天来每天在王府闲转悠,觉得应该给点事情让他做了,吩咐仆役道:“你去把张典簿给我叫来,不得延误。”</p>

“张典簿,你觉得这个摆钟怎么样?”王府角落工正房内,李构兴奋的询问道,辛苦几天在张信的指点下,他终于做出一个还算完整的摆钟来,摆钟按张信所说,已经打磨抛光涂上油漆,指针一长一短有两根而且是铁制的,钟表上还铭刻着密密麻麻的痕迹,用的是十二天干计时法,但是给张信的感觉还是不怎么样,因为这摆钟装上盒身之后,实在是太大了,竖起来差不多到张信的胸口,跟大笨钟一样。</p>

“李大哥,能不能再把这摆钟改小一些,我想像中的摆钟应该是可以挂在墙上的,而你这个实在是太笨拙,也不好放在屋里啊。”张信提议道。</p>

“挂在墙上……”李构喃喃自语起来,认真思考张信这个想法都底可不可行。</p>

“李大哥,先把这个放一放,以后有时间再思考,现在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它,那么我们这几天就是在做无用功,白费心机而已。”张信知道自己有些强人所难了,在古代还没有精密机械这样的说法,能做出这样的摆钟来已经是非常了不起,还是想些切合实际的事情吧。</p>

“什么问题?”李构紧张问道,难道这个摆钟还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缺陷?</p>

“这几天忙着修饰摆钟,差点忘记这个摆钟最主要的功能――计时。”张信微微笑道:“李大哥,现在就是检验这个摆钟计时能力的时候啦。”</p>

“哦,原来你说的是这个啊。”李构闻言松了口气,旋即认真说道:“张典簿请放心,我已经试验过不下数十次,指针转动都与时辰吻合,简直比漏壶计算的还要精确,张典簿能想出这样精妙的仪器来,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p>

“呵呵,李大哥过誉啦,我只不过是看到一张图,随便这么一说,在地上比划几下,李大哥就凭着记忆把摆钟做出来,更加令人敬佩啊。”这是张信衷之言,如果没有强硬的技术做后盾,李构怎么可能凭空把摆钟做出来。</p>

“张典簿何必欺我。”李构轻轻笑道:“虽然我身份低微,但也曾博览群书,从来没有在哪本古书上见过这样的图纸,如果真有此图,还请张典簿予以赐教,其中出处张典簿应该不会忘记吧,《甘石星经》、《墨子》、……、《梦溪笔谈》?”</p>

李构一一列举从古到现在的关于科技方面的书籍出来,让张信指出这图出自哪里,可见李构并没有虚言,如果不是因为出身匠籍,不能参加科举,不然以李构的才学,考个秀才举人肯定没有什么问题,看来自己眼光不行,张信心里默哀,没有想到平时一脸忠厚老实模样的李构,居然隐藏这么深,王府还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p>

“李大哥,没有想到你这般厉害,瞒得我好苦啊。”张信苦笑不已。</p>

“并非是我存心欺瞒,只不过祖训有示,不能在众人面前随意显露身份。”李构略带歉意说道。</p>

“李大哥,你该不会是传说中的墨家门徒吧?”张信狗血的猜测起来,不能随意暴露身份,害怕别人知道,感觉还真像墨家弟子啊。</p>

“什么墨家门徒?”李构感觉莫明其妙道:“我只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墨子,不明白什么墨家门徒。”张信仔细打量李构,看得出来他真的没有欺骗自己,心念一转好奇询问起来:“那你是公输家的?还是鲁家的?”</p>

“张典簿,我真的不明白你在说些什么。”李构无奈的说道,被人这样稀奇的看着,感觉还真是难受。</p>

“既然你不是什么隐秘流派的传人弟子,还为什么还怕暴露身份?”张信失望的询问道,猜测错误让他大受打击。</p>

“我也不想啊,只不过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李构慢慢解释起来,原来李构的祖辈都是从事匠师工作的,当年永乐皇帝修筑北京城就有李构的祖上,后来就在京城里入了匠籍,没有想到李构曾祖父被迫转行去修筑皇陵,而且还是设计人,这可是倒霉差事,一般皇陵修筑完毕之日,就是负责设计的匠师脑袋搬家之时。(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