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臣 > 第一百零一章 商会

第一百零一章 商会(2 / 2)

“我是来巡查商会的,如果提前通知你,让你做好准备那怎么办。”张信玩笑说道。</p>

“那张典簿视察之后,觉得商会情况如何,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吗?”沈园脸上尽是期待之色,也有几月没有听到张典簿的教诲,难道他又想出什么妙招来。</p>

“从来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知道你十分用心在经营商会,我很满意。”张信清楚知道,在古代能做到这些已经是非常超前,不能再苛求了。</p>

“这都是张典簿的功劳,若不是张典簿的指点,任我如何也想不出来。”沈园佩服的说道,从来没有想到一个举人,居然会对商业这么熟悉了解,随随便便想出一招,就可以把生意扩张几倍,真可谓是财源滚广进啊。</p>

沈园回想起一年来的经历,真是感慨万端,当年计时仪生意火爆,连开五家作坊也不能满足各地的需求,自己准备向张典簿进言要再多开几家作坊之时,没有想到他居然断然拒绝,反而是联合湖广数十家小型作坊,让他们帮忙生产,每个计时仪的利润可以分他们二成。</p>

沈园当时极力反对这个决定,可惜最终没有将张信劝阻,想到凭白分人两成利润,沈园就感到非常的心痛,心里暗暗在骂张信败家的行为,以计时仪的销售情况来看,这两成利润就是数以千、万两计的银子啊。</p>

但没有想到,当把湖广数十家中小作坊整合后,虽然分出去两成利润,但是最后分到的银子居然增加一半以上,这才让沈园心情恢复一些,但还是有些不情愿,如果是按自己的想法,再多开几个作坊,那得到的银子可能更多。</p>

但没过多久,沈园反而庆幸起来,若是用自己的主意,恐怕建作坊的钱刚花出去,不知道能不能回本呢,因为在市面上忽然出现许多仿制的计时仪,做工虽然不及自家的精良美观,不过价格却很低廉,有许多人争相购买,导致计时仪的生意一落千丈,沈园很佩服张信的高瞻远瞩,居然能看到这种情况,计时仪的生意严重缩水,如果当时再再建几家作坊的话,时间长不说,可能建好之后生产的计时仪根本卖不出支。</p>

在没有专利法的古代,计时仪只要被人仿制成功,那生产这个的作坊遍布全国,况且交通运输不便,湖广的计时仪生意怎么能够和别人争,正当沈园以为张信准备要放弃计时仪生意的时候,张信却给他一个惊喜。</p>

全面放弃粗笨沉重的计时仪,改为生产玲珑小巧的计时器,与笨重的计时仪不同,计时器显得非常灵巧,只不过有几斤重,可以悬挂在墙壁上,方便实用,一推出市场,马上受到权贵富豪的追捧。</p>

而且这次生产的计时器,主要是针对上层阶级出售的,计时器的做工非常精美,制作的木料油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其他只会生产仿制笨重计时仪的作坊根本无法与之相争,而且最让沈园佩服的是,当初生产计时仪的时候,张信就让人在计时仪上特意镶上一个小牌子,上面有一个图案,还有兴隆二字,是兴王府与沈园隆丰记二字结合。</p>

有了这个牌子之后,现在买计时器的人,都认准这个图案,就像张信所说的名牌产品质量有保证,当计时器销量倍增的时候,张信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下,下令作坊减产,沈园坚持拥护,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p>

因为张信的表现突然,朱厚熜与袁宗皋商讨之后,把王府下属的商铺全部交给张信负责,而张信干脆与沈园彻底合作,按照后世的公司结构,成立兴隆商会,凭着兴王府雄厚背景与沈园的财力,在张信的建议下,联合开发汉口镇。</p>

现在汉口镇新开的半数以上的商铺都是属于兴隆商会的,衣食住行四大行业全部包含其中,客栈、米行、布店等等就开了几家,商会成立后,又开始出钱对汉口的道路进行修整,特别是商船停靠的码头基础建筑,更加重新扩大整修,这使得汉口来往商船越来越多,地方也越发繁荣昌盛起来。</p>

现在对兴隆商会而言,计时器的生意只不过是占商会产业一小部分而已,大部分的利润来源于汉口镇各个商铺的盈利,以及来往于各省的航运生意,沈园坚信只要给兴隆商会十年的发展时间,兴隆肯定成为大明朝首屈一指的大商会,能与北方的晋商与徽商抗衡。</p>

当然,这离不开兴王府的支持,还有张信不断的出谋划策,沈园心里很明白,如果没有兴王府的背景,只怕现在早就有官府上门来挑事,兴隆商会生意这么红火,肯定会让许多人眼红,如果不是张信的奇思妙想,运筹帷幄,凭自己的本事,最多在武昌里混,哪里有敢与天下富商称雄的梦想啊。</p>

商会虽然刚刚起步,但以沈园的眼光,当然可以看出,只要不发生什么意外,兴隆商会做强做大肯定不成问题,因为这里有最先进的制度,还有最高级的人才,最坚定的信念,最新的技术,超前的思维能力……</p>

上面的几句话摘写张信语录,沈园到现在还没有彻底理解,不过他已经用纸抄录起来,每天都拿出来体会,认为总有一天自己肯定会明白的,到时自己应该就是全国知名的大商人了,沈园的思虑不由飞了起来,神往之极。</p>

“沈会长,醒醒,典簿问你话呢。”当沈园陷入美好幻境之时,崔文打断提醒道。</p>

“张典簿,有何吩咐?”沈园回过神来,尴尬的笑道,美梦总有实现的一天,现在不着急,还是回归现实之中去吧。</p>

“文昴他们在京城还好吗?”张信轻轻询问道,脸色有些伤感。</p>

“一切安好,前些时候我还命人给他们送去几百两银子,应该够他们花费一段时间了。”沈园当然明白张信到底问的是谁,小心翼翼的答道:“张典簿放心,京城里有我们商会的店铺,他们有需要可以到那里预支。”</p>

“都快一年了,他们怎么还不愿意回来。”张信摇头叹气,落榜有什么了不起的,不用这么沮丧吧,居然说无颜回来见江东父老,死赖在京城不愿回湖广,张信自己恶意猜测,这肯定是他们舍不得京城的繁华红尘。</p>

“听说他们准备等殿试结束后再回来。”沈园悄悄的看了下张信,小心的回答道。</p>

“殿试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凑什么热闹。”张信冷嘲热讽道,沈园可不敢接这话,谁都知道京城里的几位与张信的关系并比寻常,张信每隔几天就要向他打听那边的动静,关心的情意沈园可是深有体会的。</p>

“往年皇上南巡未归,把殿试推辞到现在,听说就这几天的事,他们陪在京城结识的好友考完殿试,就可以回来了。”沈园解释道,心里十分赞成他们的决定,多认识几个在朝中为官的朋友,以后再进京考试的时候,也多条门路啊,同时也瞄了张信一眼,心里暗暗嘀咕,也只有像你这样的异类,才不愿意上京城参加会试呢。</p>

“随便他们。”反正人平安无事就好,张信也没有计较这么多。</p>

“张典簿,准备在汉口视察几天?”沈园知机的把话题移开。</p>

“待两三天吧,这次到汉口,主要是为娘娘采购一些绸缎与香料回去,听说最近有海外的商船运回一批货物,从来广州经过这里,是不是有这回事?”张信微笑问道,绸缎当然是本国的好,但香料却是外国的比较稀罕。</p>

“张典簿消息无误,确实有这事,现在商船还没有走,正停靠在码头,船主与我相识,这点小事就交给我处理吧。”沈园自然而然说道。</p>

“崔文进来。”张信微笑,扬声叫道,崔文应声而入,恭敬的侍立一旁,完全没有刚才的盛气凌人的感觉。</p>

“沈东家,这位崔文是娘娘身边的人,这次采购由他负责,明天你就带着他上商船挑选货物吧。”张信指示道,并没有询问两人的意思。</p>

“劳烦沈东家了。”崔文彬彬有礼的说道,但还是掩饰不住那尖锐的嗓音。</p>

“哪里的话,这是我份内之事,何言辛劳。”沈园连忙回礼说道,他可不敢得罪兴王府中人,特别是王妃身边的近侍,沈园的眼睛雪亮,一眼就可以看出崔文是位小太监,想起朝廷太监的名声,他更加不敢怠慢。</p>

“沈园,汉口现在最好的珠宝店是哪家?明天我去看看。”不知想起什么,张信嘴角露出温柔的笑容。</p>

“金玉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