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臣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殿试(二)

第一百一十四章 殿试(二)(2 / 2)

张信快速翻阅杨维聪的答卷,还真是字斟句酌文采并茂,不点为状元真是可惜了,张信微笑说道:“那皇上的意思是?”</p>

“朕……。”朱厚熜沉默起来。</p>

“既然是礼部的意思,诸位大学士也没有异议,而这杨维聪的才学的确不错,皇上也不妨采纳大臣们的提议。”张信微笑道。</p>

“那好吧。”朱厚熜在心里权衡轻重之后,觉得也不应该为这点小事操心,勉强忍下烦躁的情绪,继续说道:“榜眼是陆釴,探花是……。”</p>

“探花是费懋中。”皇帝金口一开那就不能变动了,张信忙微笑接话说道:“皇上觉得如何?”</p>

“费懋中?”朱厚熜疑惑的看向张信,礼部呈上来的探花名单不是他啊,忽然醒悟过来道:“就是费宏的从子费懋中?”</p>

“不错,这样安排想必礼部的各位大臣应该没有异议吧。”张信笑道:“费懋中无论是才学还是人品,都是上上之选,点为探花也未尝不可。”</p>

张信摆明是睁眼说瞎话,张信从来没有费懋中的本人,怎么可能知道费懋中长得什么样,而且连人都不知道,怎么可能了解对方的人品,只不过张信在王府时,听到袁宗皋提及过费宏有这个儿子,刚才看到名单的时候,这才想起来,既然皇帝不满意礼部制定的名单,那做小小的改动,想必朝廷大臣应该没有意见的,况且费宏在朝中的关系还在,皇帝已经派人召他回朝,朝中大臣肯定不愿意凭白得罪人。</p>

“张侍读言之有理。”朱厚熜露出笑容,提笔在圣旨上按序写起名字来,然后吩咐礼部官员前来领取由皇帝钦定好的第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和二甲前七名的人选,礼部官员按照皇帝给的名单,填写大小金榜,待一切就绪之后,公布天下。</p>

待名单公布出来之后,贡生们纷纷松了一口气,不不怪他们紧张,而是这次科举历时实在是太长了,会试结束之后他们等了一年多,幸好成为贡生之后,朝廷养着他们,不然有些贫困的学子早就支持不下去,身无分文沿街乞讨的可能性不大,但三餐无续的情形还是普遍存在的。</p>

经历一年多的殿试在朝廷举办琼林宴之后,正式宣告结束,三甲共三百三十名进士,分别是一甲三名、二甲一百一十名、三甲二百一十七名,但这些新科进士并不能就此松懈起来,因为后面的日子还长得很呢。</p>

明代科举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等为翰林院庶吉士,取得翰林院的预备资格,三等则委以地方基层官吏或其他职务,能够直接进入翰林院的,肯定是殿试名列前茅之人,而想成为庶吉士却还要经过一次考试,那就是朝考。</p>

翰林院的庶吉士的录取要综合复试、殿试和朝考三次考试的成绩,而以朝考成绩为主,一般说来,殿试二甲、复试、朝考一等肯定可以录取,而且朝考成绩同时也是进士授官的依据,所以说进士们当然要继续努力。</p>

在这最后的考试结束之后,进士们有的进翰林院磨练文笔,待再过二三年提升职位,有的直接就要去基层实战锻炼,运气好的话被上级看中,十几二十年升为知县知府,所以说虽同为进士,但日后的前途却各异,有的日后能入阁参预机务,有的只有在地方为官为吏。</p>

进士们日后的前途张信可没有空理会,忙完殿试的事情之后,张信恢复平静的日子,每天到翰林院混日子,有时皇帝召见就应付一下,轮到沐休之日,要么在京城里闲逛,要么就是到袁宗皋府上拜访。</p>

袁宗皋如今已经正式成为文渊阁大学士,身份虽然不同,但两人的情宜还在,袁宗皋对张信的到访欢迎无比,在京城能与自己说得上话的,也只有张信了,其他人要么是趋炎附势之辈,要么就是下属官员前来办事求情的,这让袁宗皋感到非常的不耐。</p>

“子诚,若你当日进京参加科举,那么今年的琼林宴定有你的身影。”袁宗皋身为内阁学士,当然要参加琼林宴,鼓励新科进士们以后要努力奋斗。</p>

“袁先生,好好的你又扯这个做什么。”张信无奈道:“承蒙皇上恩典,如今我已经身为翰林院侍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p>

“子诚,想必你也知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进内阁。”袁宗皋抚须叹道:“虽然你已经是翰林侍读,但始终不是正经仕途,日后皇上想提拔你入阁,必遭廷臣的反对。”</p>

“先生,你想得也太远了吧,入阁拜相之事,我从来没有奢望过。”张信微笑道。</p>

“子诚,听我一言。”袁宗皋轻声说道:“我虽然年事已高,但这心里却非常明白,皇上如此看重你,日后肯定有召你入阁的意思,到时……。”</p>

“袁先生,日后的事情谁能料到,莫要把话扯远了。”张信淡淡笑道,心里承认袁宗皋的话非常有道理,不过那应该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自己现在的年龄才十八岁,现在说入阁实在是为时过早。</p>

“说的也是,子诚你实在是太过年轻了,若是你再长二十岁,那我现在的位置可能就是你的了。”袁宗皋玩味的笑道:“若真是这样,恐怕皇上的心里也会开心许多。”</p>

“袁先生,不是喝醉了吧,怎么说起胡话来。”张信惊讶说道。</p>

“子诚,并非是我胡言,我人老心可不糊涂,虽然我身为内阁大学士,可是在朝中根本无法帮皇上分忧解难。”袁宗皋心明眼亮,当年知道朝廷如今是什么样的形式,君臣之间的小摩擦显而易见,日后肯定越演越烈,而自己虽然有心为皇上效力,可惜根基威信都不能与其他内阁大臣相比,典型的有心无力。</p>

“袁先生放心,皇上也知道先生的难处,从来没有责怪过您。”张信安慰说道。</p>

“那是皇上仁慈,但我心里却过意不去啊。”袁宗皋想起皇帝的大恩,心情变得沮丧之极,食君之禄,却不能忠君之事,袁宗皋常常自责不已。</p>

“袁先生不用担心,以后慢慢会好起来的。”安慰几句,张信意识到继续这个题目只会徒增袁宗皋忧伤的情绪,连忙询问道:“袁先生,听说先朝的奸臣钱宁,已经被刑部官员处决,这是不是真的。”</p>

这件事在京城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张信不可能不清楚,只不过借故引开话题而已,免得袁宗皋再继续愁闷下去。</p>

“确有其事,钱宁及其子钱永安、养子钱杰等十一人,已并斩于市。”听到张信的询问,袁宗皋勉强振奋精神,侃侃述说起朝中的事情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