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臣 > 第一百五十三章 筹划

第一百五十三章 筹划(2 / 2)

“卑职明白。”王杰点头说道,看到张信再没有说什么,也知趣的告退离去,况且这件事情虽然不难,但是也不是轻而易举办到的,也要回去好好筹划才行。</p>

其实按张信的意思,恨不得把大明开国到现在,一百多年来的田地变化情况,还有全国赋税征收总额的资料都要的,但是想到这些资料量一定非常大,所以就特意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时期,毕竟也要为手下考虑啊,不仅要从户部浩如烟海的文档资料之中挑出自己所需要的来,而且还要秘密行事,这还是有些难度的。</p>

所以张信也没有给王杰定下日期,也没有下死命令,就是希望他不要有心理负担,如果实现不行的话,大不了自己亲自出马,去拜访户部尚书孙交,如果他不给自己面子,还就去找朱厚熜要道圣旨,看谁还能阻拦自己。</p>

事实证明,张信还是小看了东厂的办事能力,两天之后,在仆役的帮助下,王杰把一箱子的资料交到张信手上,而张信当然大加赞赏起来,随口打发满心欢喜的王杰离开之后,张信马上埋头苦干,开始分析整理起这些繁杂的典册来。</p>

虽然不知道张信最近在做什么事情,但是见到他每日都在书房之中不停忙碌,绿绮心里有些失落之余,对些却表示支持,当张信每日劳累的回到房中时,总是迎来绿绮无边的柔情以及体贴入微的关怀,让张信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p>

乾清宫,朱厚熜例行公事的把龙案上的奏折批阅完成,准备稍微休息下,去清宁宫给蒋后请安,却听到内帑太监鲍忠的求见,朱厚熜知道宫里的太监奴才没有什么事情肯定不敢来打扰自己的,所以也没有多想,吩咐鲍忠前来觐见。</p>

“奴婢参见皇上。”鲍忠行参拜大礼的事情身体在颤抖,这显然不是因为激动,毕竟他身为内帑太监,没少在宫中拜见朱厚熜,情绪哪里会反应这么激烈啊。</p>

“什么事情?”朱厚熜根本没有用正眼看跪拜的鲍忠,更加没有说免礼平身之类的话,只是用冷淡的声音问道,在朱厚熜心里,太监都是奴才,要让他们时常记得自己的身份。</p>

“这是江南承运司上交内帑的金花银,还请皇上过目。”鲍忠双膝紧贴地面,腰也不敢伸直,颤抖的将奏折奉上,而站在一旁的黄锦也不等朱厚熜示意,知灵的走下台阶从鲍忠手上拿过奏折,轻快的呈给朱厚熜。</p>

“今年江南地区的收成不好吗?怎么才收上来三百万石税粮,折银七十万两而已。”由于张信在接管内帑的时候,时常向朱厚熜汇报内帑收入的情况,所以朱厚熜对这些事情并非一窍不通,随意一翻看,马上就发现其中不妥之处。</p>

以前江南各省每年起运粮共五百万石折金花银一百二十多万两,现在却少了近一半,要知道金花银只是少部分作军官傣禄,大部都归宫廷消费,说白了就是朱厚熜自己的私人财产,经过张信的熏陶,朱厚熜现在对钱财可是非常重视的。</p>

“启禀皇上,除去江西因为兵乱,部分州县免去田赋之外,其余各省一切正常,而且还是难得的丰年。”鲍忠小心翼翼的回答道,若是地方收成不好,早就上报户部了,想在这点上欺瞒皇帝,那是在找死。</p>

“那是怎么回事啊。”朱厚熜平淡问道,而黄锦却知道,这时候朱厚熜心里已经动怒了,连忙后退两步屏气凝神起来。</p>

“皇上,据承运司汇报,那是因为……。”鲍忠心惊胆战的禀报起来,虽然不了解皇帝的习性,但是凭着敏锐的直觉,鲍忠知道现在皇帝肯定是生气了。</p>

“事实真是如此吗?你查证过没有?”朱厚熜皱眉说道,这似乎有可能,但是他也不敢确定,毕竟自己没少听说镇守太监欺压百姓的事情。</p>

“请皇上恕罪。”鲍忠没有回答皇帝的问题,反而连连磕起头来。</p>

“有事就说。”朱厚熜冷漠说道,最讨厌有人在自己面前卖关子,但是心里却有些莫明其妙,好奇鲍忠的奇怪反应。</p>

“其实奴婢前几天已经收到承运司的汇报了,但也在怀疑事情真伪,所以特意出宫去请教张侍读,然后……。”鲍忠一五一十的把自己到张信那里的经过给皇帝交待了,毕竟自己出宫的事情恐怕早就落入有心人眼中,与其让人揭发,还不如自己向皇帝禀明呢。</p>

“哼,待会自己到杖刑房领十板子。”不管是否事出有因,朱厚熜都不打算放过胆敢隐瞒自己的内侍,如果不是看在这奴才还算老实的份上,自己绝对不轻饶。</p>

“奴婢谢皇上开恩。”鲍忠心里顿时放松起来,既没有掉脑袋,也没有除去内帑太监的职务,挨十下板子也值了。</p>

“核对的结果是什么?”朱厚熜问道,心里也认为张信的主意不错。</p>

“启禀皇上,奴婢得到张侍读的指点后,连忙查寻弘治年间江南赋税,发现那时上交的数额与现在的并无多大的差异,误差才不过几万两而已。”鲍忠忐忑不安的回答道,不知道等会皇帝有什么反应。</p>

其实也说明,为什么大明朝这么多皇帝都喜欢向各地派出守备太监,实在是因为这些太监实在是太得力了,虽然明知道他们在地方为非作歹,但是他们上贡的财物可以满足自己的享乐花销,所以皇帝们也睁只眼闭只眼了,只有这些太监弄人群情鼎沸的时候,那就推他们出来做替罪羊,以安抚民愤,然后隔段时候再换上一批新的太监,如此反复继续,反正骂名都由他们顶着,而好处却是自己获得的,皇帝们自然乐此不疲。</p>

“下去吧。”朱厚熜默然挥手,表情淡定,让人猜测不出他此时心中的想法,再轻轻翻看奏折一眼之后,也没有再耽搁,摆驾前往清宁宫了。</p>

虽然相信鲍忠没有这个胆子敢欺骗自己,但是总不能听信他一面之辞,在事情还没有完全查清楚之前,朱厚熜不打算有所动作,况且江南离京城太过遥远了,消息来回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事情总会明白的,也不急于一时。</p>

大明正德十六年十二月,京城下起了鹅毛大雪,天气越加寒冷起来,寒风呼啸的天气中,除了特殊原因之外,谁都宁愿待在家中取暖,也不愿意在外面走动,也是在这个时候,沈园蒸馏酒的生意也变得非常红火起来,就算不怎么富裕的人家,也愿意花钱到商铺之中购买一瓶烧酒驱寒。</p>

随着口口相传,沈园的生意也不在局限在京城里,慢慢的开始向直隶扩散,相信只要这个冬季结束,佳酿可以直销向全国各省,那就是沈园大展鸿图的时刻,现在沈园已经在着手新建作坊的事情了,争取在过完春节之后马上动土施工。</p>

而这个寒冷的天气才是考验朝廷官员们意志的时候,每日清晨,天还没有亮起来,他们就要冒着冰寒刺骨的冰雪天气,穿着不是很保暖的朝服,三五成群的来到午门前来列着班队等候皇帝升殿,虽然还没有说服朱厚熜改变心意,但是有不少忠心正直的大臣心里还是很欣慰的,毕竟往年这个时候,自己冒着严寒风雪在这里等候时,正德皇帝还是后宫里安然大睡,根本不理会他们焦急的心情,让他们站了几个时辰,最后才出来一个太监抛下轻飘飘的一句话:今日皇上不上朝,请各位大人回去吧。</p>

那时百官心里那个恨啊,虽然知道是这个结果,但是他们每天都不得不来,毕竟谁知道皇帝哪天心情好,要上朝的时候自己却没有来,那就是玩忽职守之罪啊,相对而言,现在的皇帝性子虽然孤傲,但还是很体恤臣子的,见百官在这里受冻,居然命令太监准备好炭火让他们取暖,有不少官员决定,待会少和皇帝辩论几句,哪怕是进谏,语气一定要温和些,让皇上感受到自己的真诚。</p>

当然,冒着风雪上朝的官员肯定不包括张信,现在这个时候他还在房中抱着美人温暖娇嫩的香躯做着美梦呢,怎么会愿意起来受罪,除非此时有人用香艳无比的方法唤醒他,不然张信可以一直睡到午时,才因为饥肠辘辘而起床。</p>

卯时,绿绮轻轻的睁开眼睛,看着枕边还在安然入睡的张信,娇媚的小脸上露出亦喜亦羞之色,人虽然睡着了,但是手却不安分,跟主人一样坏,与以前一样,为了能更快的把张信唤醒,绿绮伸出纤指……</p>

辰时,神采奕奕的张信出现在书房之中,把已经整理好的资料收拾好,再在书房之中消磨一段时间,在巳时末的时候,觉得朱厚熜这个时候应该把奏折批阅完了,便向仆役吩咐一声,回房中穿戴整齐,微笑向绿绮告别,然后踩着街上薄薄的积雪向皇宫前进。</p>

抵达皇城的时候,张信也不想在外面受着寒风等候通传,从怀中拿出通行令牌,然后在宫廷侍卫的护送下,直接来到乾清门外,而乾清宫的太监们对张信也不陌生,向张信行礼之后,也没有多加盘问和刁难,立即转身进宫殿内向朱厚熜汇报了。</p>

不久之后,在太监的陪同下,张信驾轻就熟的走进乾清宫,也不等太监的指引,直奔东暖阁而去,这么寒冷的天气,如果朱厚熜不在暖阁处理政务,那才是怪事。</p>

事实证明张信的猜测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这个时候朱厚熜正忙碌着,书案上还摆着十几本没有批阅的奏折,见到张信行礼之后,只是微微一笑,伸手示意张信坐下,然后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在奏折之中来。</p>

张信也没有客气,坐在黄锦搬来的椅子上,仔细的端详起朱厚熜来,一段时间没有见,原来沉稳的朱厚熜越发显得威严,在不断的与百官争执中,不仅迅速变得成熟,而且举手投足之间充满自信,特别是眼睛之中不时闪过的睿智,使人完全忽略他的年龄。</p>

.....................</p>

感谢大家的支持,这么多张月票,看到非常爽,呵呵(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