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臣 > 第一百七十六章 余姚

第一百七十六章 余姚(2 / 2)

来人见状,自知失仪,立即屏气凝神侍立在一旁,安静聆听起来,不久之后,王守仁停下讲学,让学生们认真体会,然后认真回复学生们的疑问。</p>

“叔贤,刚才为何事这般慌乱。”待学生们再没有困惑后,王守仁这才淡淡问道。</p>

“先生,刚才刘县令来报,朝廷使节到来余姚,让先生准备恭迎皇上圣旨。”方献夫,字叔贤,是王守仁座下门生,平时为王守仁处理一些迎来送往之事。</p>

“皇上圣旨?”王守仁也有几分疑惑之色,自从自己回乡省亲守丧之后,虽然自己上过几道疏折为手下请功,可是朝廷一直不闻不问的,怎么突然之间派来使节。</p>

“是的先生,可能是皇上准备起复先生了。”方献夫喜道,真心为王守仁而高兴。</p>

“叔贤,先生正在守孝,皇上怎么可能下旨夺情。”在旁聆听的一位学生说道。</p>

“子实言之有理。”王守仁点头赞许说道。</p>

“大人,听说皇上给您下圣旨了。”这时曹岳兴冲冲的闯了进来说道,自从跟随王守仁回乡省亲之后,见到朝廷没有动静,他都替王守仁感到着急,现在终于有点消息了,他自然兴奋非常。</p>

“先生平乱有功,朝廷自然不会忘记的。”方献夫微笑说道:“可能圣旨之中也有曹游击的封赏。”</p>

“曹某也不在乎朝廷的封赏,只是希望朝廷记得阵亡的兄弟们。”曹岳咧嘴笑道。</p>

“曹岳你放心,我已经上疏为你们请功,想必这次朝廷使节就是带来你们升迁晋级的旨意吧。”王守仁轻微笑道。</p>

“兄弟们盼着这天已经好久了。”曹岳大笑说道。</p>

翌日,在余姚刘知县的陪同下,张信带着百多名锦衣卫,浩浩荡荡的前往瑞云楼,当地的官绅百姓也已经得到消息,纷纷跟随前后。</p>

“大人,这个王守仁在余姚似乎很有威望啊。”看到这盛大的场面,王杰轻声说道。</p>

“怎么说王守仁也是南京兵部尚书,在家乡一呼百应也是正常的。”张信不在意的说道,虽然知道王守仁的名声有多么的响亮,对后世影响有多么大,不过张信也没有因此而崇拜王守仁,对于一个生活在偶像极其容易破灭的时代,张信不会崇拜任何人,况且在京城之时就经常接触那些历史名人,哪怕现在面见王守仁,张信也实在是激动不起来。</p>

“大人,前面就是阳明先生居住之处了。”走了不久,来到北麓瑞云楼前不远之处,刘知县立即下轿走到张信身边说道。</p>

“下马前行。”张信翻身下马说道,怎么说王守仁也是值得尊敬的人,张信不会故意显示自己的高傲,这时瑞云楼旁边已经挤满了围观的人群,见到张信一行人到来之后,勉强退开几步,空开一条狭窄的通道。</p>

“刘知县,将附近百姓都驱散开。”看到这个场景,王杰眉头一皱,人多杂乱,不仅阻碍大人办事,也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当下不客气的命令说道。</p>

“王百户,百姓是来瞻仰朝廷使臣风范的,这样做不太好吧。”刘知县为难说道,近千人围在这里,自己也毫无办法啊。</p>

“请大人稍候,卑职立即将这些人驱散。”王杰没有理会刘知县的话,向张信拱手说道,准备让随行的锦衣卫动手赶人。</p>

“不要生事。”明白王杰的担忧,张信摆手说道:“百姓无非也是看个热闹而已,不会出什么意外的。”</p>

正当王杰准备劝说的时候,瑞云楼大门打开了,从里面出来几个儒生,不知道对附近的百姓说了些什么,百姓们纷纷退开,门前顿时空出一大片地方来。</p>

“大人,先生已经在院中摆案等候,请这边走。”一位儒生不亢不卑的上前抱手说道,然后转身向瑞云楼走去。</p>

“大胆,无礼。”王杰怒喝道,一个白身儒生就这么傲气,分明是不把朝廷使节放在眼里,定要他点颜色睢瞧。</p>

“刘知县,这人是谁啊?似乎不是普通儒生吧。”张信制止准备冲上前去的王杰,拧头询问起来,敢这样对待朝廷的使节,而且看模样也有些气度不凡,想必也有些来历。</p>

“大人,这人叫桂萼,字子实,是阳明先生门下学生,如今在南京任刑部主事,闲暇时候经常上门求教阳明先生。”刘知县轻声说道。</p>

“原来只是一个闲官而已。”王杰轻蔑说道。</p>

“王杰,别说了,进去宣旨吧。”张信心里一动,随即平淡说道,桂萼还算年轻,却被调到南京去任职,有傲气怨言也是可以理解的。</p>

瑞云楼前院已经摆放好香案,待张信踏入院子时,鞭炮之声也随之响起,硝烟弥漫在院落之中,片刻之后烟雾散去,王守仁也出现在院中。</p>

“王守仁接旨。”张信心中平静无波的从王杰手中接过明黄色的圣旨,大喝一声之后将圣旨摊开。</p>

“臣接旨。”王守仁轻轻跪下,脸色也十分恭谨平静,随后院子之中除了张信之外,再也没有一个人是站着的。</p>

随意的瞄了周围一眼,张信也没有废话,直接照本宣科的将圣旨的内容念诵出来,赐封王守仁为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岁支禄米一千石,曾祖、祖、父三代并妻一体追封,给与诰券,子孙世世承袭等等。</p>

与历史有所不同的是,这次朝廷给予的奖赏都是名副其实的,给与诰券,就是传说中的丹书铁券,也吩咐当地官府每年按此执行,无论朝臣们怎么诽谤王守仁,朱厚熜还是没有忘记他擒获宁王的功劳,这也是间接为兴王报了仇,朱厚熜自然铭记于心。</p>

“臣磕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当张信将圣旨宣读完毕之后,王守仁磕头谢恩道,然后双手接过张信递来的圣旨和诰券。</p>

“恭喜新建伯。”张信拱手笑道,伸手将有些愕然的王守仁扶起。</p>

“请大人到后堂一叙。”瞬息恢复平静的王守仁,将手中的圣旨和诰券递给喜上眉梢的方献夫,随后客气的对张信说道。</p>

“王杰,你们在这里等候。”张信点头,转身吩咐说道,虽然不知道王守仁要和自己谈什么,不过张信也不会断然拒绝他的邀请。</p>

瑞云楼客厅,王守仁和张信分主客坐下,待仆役奉上清茶之后,张信发现王守仁还没有从刚才的事情回过神来,似乎还在考虑些什么,既然王守仁都没有说话,张信自然不会率先开口,十分悠闲的抿了口茶,仔细品味起来。</p>

“张侍读,你知道吗?老夫现在非常惊讶。”王守仁打破沉寂说道,朝廷来人,他自然早已经打听清楚张信的身份。</p>

“新建伯这话是什么意思?”张信迷惑不解问道,不明白有什么地方值得惊讶的。</p>

“老夫知道,朝中有不少大臣争相反对老夫学说,将其说为异学,而且还纷纷谏言上疏想让皇上禁缔。”王守仁淡然一笑,捋须说道,似乎并没有太在意大臣们的做法。</p>

“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可是皇上并没有同意。”张信还是有些糊弄,不明白王守仁想表达什么意思。</p>

“朝中皆是反对老夫之人,皇上如此厚赏,难道他们就不加以拦阻吗?”王守仁带着些微讥讽笑道:“按老夫的猜想,圣旨里的封赏应该只是虚名,不给诰券才对啊。”</p>

“那你的意思是皇上的封赏太厚了,你准备让皇上收回成命?”张信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王守仁的问题。</p>

“老夫正有此意。”王守仁笑道:“请张侍读稍等片刻,等老夫写好奏折之后,请张侍读回京之时呈予皇上。”</p>

“新建伯,既然你知道朝中的情况,那你也应该明白,这样的封赏,不知道有多少大臣因此责难皇上,现在你却要推辞,这岂不是存心让皇上难堪吗?”张信皱眉说道。</p>

“老夫不敢,只是觉得朝廷不公,恕老夫不能接受旨意。”王守仁敛容严肃说道。</p>

“朝廷哪里不公了?”张信问道。</p>

“与老夫一同平定宁王之乱,立功者甚众,可是只有几人得到封赏,其余之人多是名义上给予升迁,而且朝廷久久不见动静,这叫老夫如何心服。”王守仁愤然说道,这时张信可以清楚知道,王守仁其实是一个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后世之人是把王守仁给神化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