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清山变 > 第150节初议同

第150节初议同(2 / 2)

军机处几个人当面领了谕旨,回到军机处值房,各自休息:“堂公,皇上的旨意说得清楚明白,着我等会商研判,这总理衙门之事在我朝从未有过先例,我于此节略有未通之得,一切都要仰赞堂公高明啊。”

贾祯是体仁阁大学士,入值军机处却是后来居上,代替了祈隽藻的位置,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首辅。盘膝坐在屋中的炕上,手指习惯性的敲击着用来搭手的几案,好半天的时间没有说话:“堂公?”

祯霍然张目:“六爷上的章程,多有语焉不详之处,”他伸过手去,周祖培识窍的取过章程的折本递给他:“你们看这一段……‘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请饬广东、上海各省督抚,举荐有通习英,佛,独三国语言文字者,并挑选诚实可靠者,每省各派二人,共派四人携带各国书籍进京,……仿效俄罗斯馆教习之例,厚其薪水,两年后分别勤惰,其有成效者,给予奖叙。又……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以下者各四人,备资学习。仿照俄罗斯馆之例,妥议章程,认真督课,所有学习各国文字之人,如能纯熟,即奏请给予优奖,庶不致日久荒怠废弛。’”

复述了一段章程上的文字,他把折本放在一边,左右环视了一圈:“老夫不明白的是,这八旗子弟若是挑选出来,可要由什么人为他们授课?讲述外国语言、文字之别?若说是商人,朝廷便是下诏访求,这些人散漫惯了的,又如何能够受得朝廷礼法相束?”

“我想,王爷章程中未及明言,怕也是存着与中堂大人一般的顾虑。”周祖培立刻接上了话头:“若说是在本国人中挑选教习,倒是无可厚非,只怕,王爷的意思,是要请洋教习呢”

“那就更加不成话了。”贾祯哈的一声,又似是嘲笑,又似是冷笑一般:“请洋教习?先不要说人家肯不肯来,就是肯来了,又有哪一家肯于把自家子弟送到这等金发碧眼儿的门下?这成何体统了?”

“那,依老中堂之见呢?”

“这等教习洋人文字、语言之事,要先定死了下来。总要找我天朝百姓中通晓其的为教习,若说请洋教习嘛,从我这里,就第一个不答应”

军机处众口一辞:“设立新衙门专司与外夷接洽事宜,并着派有司员弁充任其间,本是为国谋之言。臣等遵旨议处,皆以为于今夷情强悍之极,正当时也。”不过,从八旗中各自挑选少年子弟入馆书,学习夷人语言文字一节:“……尚需选派我朝有精通此道者教授。若是无人应招,或各省督抚举荐不利,则从四译馆中挑选文理精通者,承担其责。”

军机处上呈的条陈很明确,却也很隐晦。皇帝一看就明白,这是在为堵住自己当初提出的:‘不妨请洋教习……’的说话而张目了。不过现在还不用为这件事与他们纠缠不清。这是因为一来军机处的意见皇帝不能不考虑;二来他的主张也还是先把这个衙门成立起来再说。当下点头诏准。

“就这样吧。”皇帝点头,说:“老六上的折子中,有‘以王大臣领之’的话,你们说,让谁来管理这个新成立的衙门啊?”

“奴才以为,恭亲王年少老成,可专司其职。”

“老六可不行。”皇帝森森一笑,摆了摆手:“他的年纪太小,只能从旁参赞政务,若说总司其责嘛,还是选派一个更加稳妥的老人为合适。左右这个新衙门也不会有太多事体,不虞过劳。”

“那,奴才以为庄亲王可为适当人选。”

“你们说呢?”

“臣等附议。庄亲王先皇胞弟,人品醇和,朝中同僚交口称赞,可称能员。”

“也好,这件事就委派他吧。”

“喳。”

“还有一个事情。”皇帝低头拿起了《章程》的折本,随意的翻看了几眼,又合上了,“这个宝鋆和李鸿章,是个人才啊。朕记得宝鋆是道光十八年的进士,李鸿章呢?”

“回皇上话,李鸿章是道光二十七年丁末科的进士。”

“朕想起来了。上一年朕登基不久,就在太和殿见过他们的。”皇帝点点头:“传旨,宝鋆、李鸿章奉旨办差,谨饬有度。着赏赐玉带钩、奇南香手串各一。另:吏部加一级记录在案。这一次他们和洋人会商,总算也有了一点经验,就让他们在新成立的衙门中学习行走吧。”

“喳。”

注1:“………佛、独………”当时中国对外国的称呼,是以日本人的发音来翻译的。佛、独分别就是法国和德国。

最新小说: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