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清山变 > 第45节无可奈何

第45节无可奈何(2 / 2)

“你是领侍卫内大臣,想来你也一定知道,不论是内务府、御膳房之地,早已经成为赵双山之流的蠹吏贪利的渊薮,是不是?”

听皇上话中竟然连御膳房也扯了进来,赛尚阿心中打鼓:皇上该不会是要趁这个机会连内务府和御膳房都要大力整顿吧?他为人素称颟顸,在军机处也不过是以旗人之身领衔,平日伴食而已,这一次皇帝为热河行宫大工之事大发雷霆,有意彻查,他是抱着无可无不可的心思,总也要让内务府的人知道,皇恩浩荡之外,也还有不测的君威,日后稍存警惕,略加收敛方是正办。

今天听皇上的意思,竟似有趁机掀起大狱,主张清理这两处的烂帐之意,赛尚阿不免心里发慌:这两个地方的烂帐如何能够清理?一旦抖出来,牵连太广,不但自己要大倒其霉,宗亲王公也要人人自危,就是宫中的嫔妃,包括老太妃、甚至先皇也要给卷进去了

因此沉吟一下,决定还是打消皇上的这个心思为好:“奴才职分是管着内务府的,出了这样的奸狡之徒,奴才难辞其咎。不过,奴才想,内务府积重难返,许多流弊,由来已非一日。糜费自然有之,”他咽了口吐沫,继续说道,:“……有时候,传办事件稍微多了些,也是实情。皇上亲政伊始,相与更新,内务府上上下下,必能洗心革面,谨慎当差。”

‘传办事情多了些’这样的话中之意皇帝自己也很清楚,登基三年来,虽然心中秉持着一个理念就是与民休养,但是宫中这样那样的事情总是不断,花钱的地方也多,更加是给了内务府的人以可乘之机,说起来,他也是有责任的——这就不能再往下问了。

皇帝想了想,说:“总要想个办法,让这些人知晓什么叫做规矩。赵双山,长宏之流真是太不像话了。”

“是,容奴才下去之后会商刑部,将这二人重重惩办,”赛尚阿想了想,又加上一句:“按律治罪。”

“还有那个叫张利剑的商人,也要处置一介卑贱的商贾,居然也可以穿戴五品官服,混入当差官员中,出入景运门内外,肆无忌惮。这成什么话了?着步军统领衙门,先把他关起来再说,派遣得力官员认真审问,和他结交、来往、从他的木厂中得到好处,为他大开方便之门的官员,都要查问个清清楚楚,然后该处以什么刑罚就处以什么刑罚,不要有丝毫的手软”

军机处的几个人退出殿去,皇帝又把惇郡王奕誴、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招了进来,对这几个宗室近人,他说话就没有那么客气了:“看看折子上写的?你们两个身为国家的亲王,若是行得正坐得直,清明在躬,有朕在这里,谁又能动得了你们?偏偏不知自爱,结交下流匪类,弄到阎敬铭具名实参,朕都替你们脸红没出息的东西”

端华和载垣不敢分辨,只是伏地碰头,口称有罪:“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端华,朕问你,张利剑把当年顶出去的商行重新拿了回来,其中给了你多少好处?”

“奴才?奴才?”

“嗯?”

端华心里这个冤枉就不要提了。他是庸人,百无一用,顶着一个亲王的名头,平日里是不大管事的,在皇上面前也从来不发一言以进,张利剑是经载垣的引见,两个人见过几次面,平水之交,没有很深的交情。不过张利剑有意结识,处处打点,弄得郑亲王府上上下下无人不在端华面前颂扬他的好处。

张利剑煞费苦心的拉拢端华之子载垕(音后),让自己的儿子张良与载垕换了帖子,彼此以兄弟相称——载垕二十四岁,和很多旗人公子一样,为人做事不求上进,读书不求甚解,补了个礼部员外郎的职衔,每天退值下来,就在茶坊酒肆、戏园ji馆流连,提起‘垕贝勒’无人不知。

载垕有几处外室,也生下一些子女,便有人几次劝端华,说都是天潢贵胄,也是他的亲骨血,劝他收归府邸。端华给这些人说得动了心思,又觉得不妥,便去问肃顺,肃顺大摇其头:“皇上(这还是道光皇帝)崇尚简朴,此事若是经由宗人府,必然给皇上知道,到时候凭空生出事来,连带着兄长也要受责,不如就让他们都姓‘觉罗禅’好了。”宗室与人私生的子女,不归入内务府的册籍,也不能姓觉罗,别起一姓,叫做觉罗禅,又叫做觉罗察。

端华觉得弟弟说的在理,便同意了——这样一来,也使得载垕暗中恨上了自己的这个六叔,到后来张利剑有心连肃顺也拉拢上,却给他拦住了:“我这个六叔最是无能,而且为人古怪,你若是给他钱,多了,有事的时候他不起作用;少了,又会落埋怨,倒不如干脆不给。也省了日后烦心后悔。”

张良做生意远不及乃父,请载垕这样一说,也乐得替老父省钱,便放开此事,再也不提了。只把精力用在打点载垕和王府上下,对于肃顺,自然也就不闻不问了。

而几年前张家为了商行之事和别家闹到公堂,载垕特别找了个由头,在部里请了长假,和张良亲自去了一次广东,见到两广总督琦善,最后经由琦善的插手,张家如愿以偿,又把顶出去的商行拿了回来——今天皇帝问起的,就是这件事。

端华代子受过,恨死了这个不孝的儿子。一时犹豫间,竟忘记了回话,“朕在问你的话呢?你受了张家多少好处?”

“啊,是,是。奴才,奴才……奴才拿了张家五万两银子。”

“真是大手笔啊。”皇帝气得几乎想踹他一脚手指指着端华的鼻子,大声对奕誴说:“老五,你是管着宗人府的,你说,端华贪墨如此,该当如何惩治?”

“呃,奴才以为,郑亲王是皇上得用的大臣,不如行小惩大诫之意,着他把贪墨的银子退赔出来,也就是了。”

“不行”皇帝不满意,摇头说道:“不能就这样饶了这个奴才。”

“皇上,郑亲王宣力有年,请皇上为他留一分体面啊。”

“……”皇帝犹豫了一下,转过身去:“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身为朝廷柱石,结交匪类,不尊朝廷律法,忘却人臣仪体,着押往宗人府圈禁,为期六个月。若是日后再让朕知道你们有这样的贪墨情事,仔细你们的皮还有,载垣,”他又转了过来,瞪着载垣:“趁这个机会,把你那烟瘾戒掉,看看你现在,脸色发青,面黄肌瘦,成什么样子?”

“是,是是。奴才今后再也不敢了。”

“都下去吧。老五,你留下,朕还有话要和你说。”

殿中只剩下兄弟两个,皇帝命内侍搬来杌子,让奕誴坐下,惇郡王屁股沾着椅子边,欠着身子等候问话:“老五啊,坐下,坐下说。”皇帝一摆手,示意他毋须起身,“你是管着宗人府的,有些事出了,不要等到大臣们说话,你就要随时报与朕知晓,现在这样,弄到朕也不能不痛下辣手,加以处置,传出去,纵然外间的人颂扬朕的圣明,却也伤了宗室之心。你明白吗?”

奕誴仔细的回味了一下皇帝话中的意思,心中一动:“皇上是在为郑王他们惋惜?”

“倒也算不上是惋惜。端华他们咎由自取,朕又何必为之惋惜?只是百姓不明了其中,只是以为我天朝宗室之中竟是一些像端华,载垣,载铨那般的愚钝之辈,你想想,这样的声音散布出来,端华类人不必提,就是朕的面子上,怕也不好看。”说到这里,皇帝加重了语气,对惇郡王说:“你记住,成全朕的令名,在于国计民生,也在于小民对天朝的观感如何。而这份观感,其中也就包括了宗室亲贵的操行如何。”

“……只要你存了处处为朕之令名着想的念头,行事之间便会有所不同,自然的,你的身家富贵,也就更加可以得以保全。”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