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危急战况(2 / 2)

但临阵换将也不容易。

金兵攻入关中,吴三桂肯定也会知道他自己犯下了大错,手中有兵马,他还有和朝廷谈的资本。

但若是被从总兵的位置上撸下来,那他就真什么也不是了,只能由朝廷想怎么处理他就怎么处理他。

如果这时候强行要求换将,很可能会把他彻底逼反。

“诸位卿家的想法,朕都清楚。”

李乾从桌案后站起身来,大臣们的讨论声戛然而止。

“然而此时延原镇已被金虏重重围困,就算朕遣人前往也进不去。”

大臣们的沉默更重了几分。

“但如今边塞连同冀州恐怕都已陷入纷乱,也不可无人操持。”

李乾又将目光转向了早已有些迫不及待的武将们,对最前方的三人道:“皇叔、大元帅、大将军,三位觉得谁最适合去主持大局?”

陇西的府兵、左威卫、还有明国、汉国两边的禁军,若没有个居中统筹的人肯定不行。

“臣愿往。”

还是如前日相同,三个人都是一样的答案。

李乾暗暗叹了口气,看来时间太短,这三人根本就没分出个上下高低来。

另一边的文臣们面面相觑,期间有好几人神色欲动,想开口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憋了回去。

李乾张了张嘴,有心想直接点出一个人来,但如今他也有顾虑。

这种事已经关系到三人的根本利益,这时候李乾这个没兵权的光杆皇帝的话就没那么好用了。

就算他占着大义,可被选中的只有一个,落选的却有两个人,人家占着人数优势,也可以不甩他。

万一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导致这三人在京城里就打了起来,起了内乱,那就万事皆休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虽然没人说话,但店中的气氛却更加紧张。

他们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利益之争了,还存着压制另外两人的心思。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候,突然一道轻笑声传来。

“陛下,臣以为此时局势也不见得已经紧要到无可挽回。”

李乾皱眉转头望去,发现说话的正是蔡京。

在场官员的注意力纷纷被吸引过去,也包括李渊他们三人。

蔡京笑着对李乾拱了拱手,随即道:“有明、汉两国震慑,想必金虏定然不敢继续增派兵马。”…

“而在剩下的十二万兵马中,大部分已经被吴总兵拖在了延平镇外,不敢深入,他们的真正可战之兵也不过五、六万人。”

李乾的眉头稍稍皱起,打量着蔡京现在的模样。

这番话确实是有道理,金兵不可能把延平镇撇在后面,全都南下进入大乾劫掠。

对这些人来说,延平镇就是他们返回草原的唯一通道,如果这条路被赌上,他们就只能被活活困死在大乾境内,抢再多的东西也不管用。

但这样有道理的话从蔡京嘴里说出来,就让李乾莫名觉得有些不对劲。

蔡京继续道:“以左威卫近三万兵马,陇西郡的三万府兵,再加上禁军的后续支援、连同汉、明两边的边军,这数万金虏已非大患。”

朝廷一共有五边边军,其中两边分别为东北和西北边军,规模也最大。

另外三边则分别陈列在秦、汉、明三国的边境,设立的初意也是防备他们。

当然这样的目的不会明说出来,大乾朝廷美其名曰:后备边防。

按照李乾的理解,就是灵活支援机动部队。

一旦东北和西北边关告急,他们这些人就能迅速前方支援,补充边防力量。

最初设立时,这后三边的规模和前两边同样庞大。

但这么多年下来,东北边境和西北边境一直发生战事,而后三边却一直相安无事。

这就导致后三边的边军陆续被抽调到前两边,后三边的规模也因此越来越小。

直到今天,后三边已经快要名存实亡了,每一边的人数都已经不到三万人了。

而且常年处于安稳环境下,这三万人的战斗力……也不好说。

但不管如何,这都是三万人。

所以蔡京这些话也没多大问题。

“以臣之见,当务之急一是要连同各郡县,组织乡勇团练,抵御金兵劫掠,以免百姓生灵涂炭。”

蔡京神色一肃,接着道:“二则是与吴总兵尽快接洽,令他定要拖住金虏,坚守延原镇。”

李乾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目前最关键的不是金人,而是稳住吴三桂。

如果吴三桂依然心向朝廷,那一切都好说,这些金兵就不足为患。

可要是吴三桂投靠金兵……那局势就彻底崩坏了。

非但十二万金兵会全部被解放出来,尽数南侵,东北边关这条要道也将完全被金国握在手中。

朝廷肯定不能接受这种结果。

李乾轻轻点了点头,这些道理谁都能想到,但蔡京又为什么跳出来说这些呢?

他颇为认可地道:“蔡大人,朕听闻你与吴总兵也有些交情,如今你可愿为朝廷担此重任,前往延原镇?”

文官们纷纷一愣,而几个武将们的目光一下子凝重起来。

蔡京则讶然抬头,拱手道:“陛下,若对朝廷有用,臣定不惜此残躯。”

“然以臣老迈之身,奔波万里,游走于兵戈刀刃之间,臣危病痛亡事小,金虏得寸进尺事大!”

蔡京说完,李乾静静地望了他片刻,突然点点头,颇为可惜地道:“蔡大人为朝廷鞠躬尽瘁这么多年,确实不适合再受如此奔波之苦了。”

实际上,就算蔡京想去,李乾也不可能把他放过去。

蔡京是类似于李渊他们的危险分子,而且在有些特定的条件下,他的危险性还大于李渊等人。

把李渊他们放出去还可以稳定战局,但若是蔡京……或许只有反效果。

想到这里,李乾又皱起了眉头。

蔡京说了这么一顿,总不可能是真是闲着没事吧?

他又有何目的?

李乾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一旁的李渊,难不成他是想借此声援李渊?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突然从群臣中传出来:“陛下,臣以为秦相可胜任此职!”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