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乱明天下一根钉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惊天(一)

第二百三十四章 惊天(一)(1 / 2)

 “远的不说,就说万历朝至今吧。这段时间当以张居正、李三才、杨涟、左光斗等人最为有名,但只有后三人才为江南士林所敬。不过,以哀家所见,唯一于国有大功、于万民有恩泽之人,却恰恰是被道德君子所诋毁谩骂的张居正张大人。至于李三才,伪君子罢了,他之所以为江南士林所敬,原因和江南士林诋毁张居正张大人的原因是一样的。”</p>

文震孟再也忍不住了,质问道:“皇后,这是什么原因,臣愿闻其详!”</p>

懿安皇后平静依旧,依旧不带丝毫火气,道:“张居正张大人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万民的利益,而损害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而李三才则恰恰相反,他维护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却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万民的利益。”</p>

文震孟怒道:“皇后,难道矿税是对的吗?”</p>

懿安皇后道:“矿税当然不对,抵制反对矿税哀家也赞成,但哀家不赞成的是江南士林的态度。对张居正张大人,忘其天功而彰私德之微瑕,且极尽诋毁之能事;但对李三才,只因抗矿税一事,而尽隐其贪墨乖戾之实。”</p>

文震孟是君子,不是小人,知道懿安皇后说的都是事实,所以一时张口结舌,他想要辩驳,却又无从辩驳。</p>

懿安皇后继续道:“至于杨涟、左光斗诸公,哀家既敬其为人,又哀其不幸,但哀家又不得不说,这些东林诸公虽然一身铁骨正气,但却都是贻害国家之罪人。”</p>

这话一出,不说文震孟的眼珠子瞪圆了,就是满朝诸公也都面现惊容。</p>

“皇后,你这是什么意思?”文震孟是真的怒了。</p>

“是啊,皇后,请您解释清楚。”刘宗周和黄道周也都出班,站到了文震孟身旁。</p>

懿安皇后平静依旧,不带丝毫火气,从容地解释道:“三位大人,你们想过没有,天启朝为什么会有阉党之祸?”</p>

</p>

“如果没有皇帝纵容,又那有阉党之祸?”心情激动之下,文震孟脱口而出,但等到话出口了,文震孟才意识到这话大大的不妥,他这不是指着懿安皇后说人家的丈夫是昏君吗?</p>

点了点头,懿安皇后道:“这确实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如果仅仅如此,阉党为祸就能如此之烈吗?”</p>

众人默然。</p>

懿安皇后继续道:“神宗皇帝欲立储君而不可得,因为大臣群起反对,以致气结于胸,数十年不愿与朝臣见面。先君生性懦弱,能力比之神宗皇帝远有不如,哀家不明白,为什么一介阉宦可以凭之而对满朝诸公生杀予夺,极尽残害发指之事?”</p>

文震孟、刘宗周和黄道周三人无不瞠目结舌,文震孟讷讷地道:“这还不是魏阉勾结不肖……”</p>

文震孟说不下去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意识到懿安皇后跟着要问他什么了。果然,懿安皇后又继续道:“三位大人可否回答哀家,魏阉为什么可以勾结那么多的朝中大臣?”</p>

三人尽皆无语。</p>

等了一会儿,懿安皇后又道:“先君登基之初,当时东林势盛,有众正盈朝之谓,可为什么短短数年,就落得个如此惨局?无他,只因东林众正党同伐异,只问立场而不问是非,非东林之徒虽贤者而倾轧,同党之属虽佞者却一力护之。若无此,一介阉宦何能翻手云覆手雨,酿下滔天大祸?”</p>

满朝无语,班列之中,温体仁双眼微合,面色平静,但袍袖下的双手却不由自主地轻轻颤抖着。</p>

半晌,懿安皇后微微叹了口气,轻声道:“我们评价一个人,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的,道德固然应该是一个层面,但这只应是小处,而大处必须要着眼于其对国家对万民的功过。比如,张居正张大人,不管其私德如何,都应为万民敬仰纪念,而如杨涟、左光斗东林诸公,则不管其德行如何高标,也应难掩其对国家之害,而为后世警之。”</p>

如果是一个男人说这番话,那就是再有理,都是无论如何说服不了这些人的,但懿安皇后轻声慢语,一一道来,却让人的火气无论如何也升不起来,而火气升不起来,那道理就容易进入心中。</p>

见无人反驳,懿安皇后从凤椅上站起身来,向前走了两步,在丹墀边上站住了身躯。望着丹墀下的一众朝臣,懿安皇后把声音提高了些,道:“圣人云,世易时移,而我们现在所处的将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剧烈变换的时代,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也不过仅能说明其万一。在这个大变换的时代,如果不能跟着改变,那就只能灭亡,被淘汰,我们现在就处在了灭亡和生存的关头。”</p>

“在任何时代,生存都是第一位的,不能生存,一切都不过是空谈,而且是最为愚蠢的空谈。哀家不想,想必诸公也不想,所以我们必须改变。尽管,这种改变对很多人都将极为痛苦,但这是必须的,因为再痛苦也好过被灭亡。”</p>

“诸公想必清楚,如果我们失败,我们朱家将失去江山,而你们也将失去现在的一切。北方现在施行的是和我们完全不同的一套制度,在这套制度下,你们和你们的子孙都没有出头的机会,而这和以前的改朝换代是完全不同的。”</p>

“哀家今后将决口不提道德二字,因为在乱世,道德没有任何意义,利益才是一切的根本,是利益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同舟共济,而不是道德,我们同舟共济才符合我们彼此最大的利益。”</p>

忽然,懿安皇后的凤眼立了起来,一丝炽烈的光芒放射了出来。</p>

“现在,我们最大的利益首先是生存,而为了生存,我们必须现在就做出牺牲。哀家宣布,哀家监国一日,太监人数不得超过两千,宫女人数不得超过五百,皇家一年用度不得超过十五万两白银。”</p>

懿安皇后说的清清楚楚,但众人听的却是头晕目眩。</p>

数月之前,在北京城,太监有七万之众,宫女也有上万人,一年实际的耗费何止数百万两白银?现在懿安皇后一开口,就是数十倍数十倍的消减,让谁听了都是觉得不可思议。突然,众人之中的那些较机敏的最先反应过来,紧跟着,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看着丹墀上那个静静站立的女人。</p>

大明朝的太监这么多,不是因为皇帝喜欢排场,而是因为有着切实的需要,这是和大明朝的政治体制有着直接关系的。</p>

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都有极为对立的一面,为了压制相权,汉武帝开始设置内廷,以平衡相权。汉武帝以及随后的王朝,内廷都是由皇帝身边的近臣掌管,而到了大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废除相权,把近臣变成了太监,实际执掌相权。</p>

大明朝的内廷有十二监四司八局,既所谓的宦官二十四衙门。</p>

这个宦官二十四衙门极为庞大,以御马监为例,顾名思义,御马监要管理养马和驯马,但实际上这只是御马监最小的职能。御马监最主要的职能是掌管一支独立的禁军,并与兵部督抚共同执掌兵符。此外,御马监还要管理草场和皇庄、经营皇店,与户部分理财政。</p>

这也就可想而知,宦官二十四衙门是多么庞大,所以有个六七万的太监是很正常的事儿,可懿安皇后现在要把太监消减到两千以下,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要废除内廷?</p>

大殿之上,人人都浑身轻轻颤抖,但这里边还有点小小的差别。那些大臣,不管官大官小,他们颤抖都是因为激动,而那些宗室和勋旧的代表,则是因为害怕。</p>

懿安皇后代表的皇室都这么牺牲了,那他们还能有什么指望?</p>

“此外,哀家还要废除内廷。”</p>

当这几个字清清楚楚传入耳中,刘宗周、文震孟和黄道周都是身子一晃。</p>

文震孟趋前一步,大声道:“皇后,此言当真?”</p>

懿安皇后双目如炬,盯着文震孟缓缓地道:“哀家但说一字,至死不改!”</p>

内廷的存在除了有利于皇帝大权独揽,在行政层面,实际上是多余的。同样,除了制衡外庭,内廷的弊端那是数也数不清。</p>

“皇后圣明!”文震孟猛地跪倒身躯,匍匐于地。</p>

“皇后圣明!”随着文震孟,丹墀之下,众人破浪似的跪倒。</p>

稍停片刻,懿安皇后道:“众卿平身。”</p>

待众人站起身来后,懿安皇后道:“钱龙锡钱大人。”</p>

“臣在。”闻召,钱龙锡立刻出班,躬身应道。</p>

懿安皇后问道:“钱大人知道北方给官员的待遇吗?”</p>

钱龙锡道:“臣知道。”</p>

懿安皇后道:“钱大人,哀家命你和内阁几位大人组织人研议一个方案,我们也要比照北方重新厘定官员的薪俸和待遇。”</p>

众人再晕。</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